‹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3 | 浏览: 801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9:5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首先非常感谢孙老师来到重庆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讲座。
主题就是“完整的成长”


总体来说,今天讲座归来,收获颇丰。当然,个人处境不一样,所以听的感觉和接受到的信息也不一样。所以欢迎大家把感受和收获说出来,这也也许会让大家更加的清晰和明了。


我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对我本人而言,我觉得收获很大,很有帮助,在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在内疚,又一直在欣慰。内疚的是我想女儿法国太多的脾气,欣慰的是女儿的反应和行为大多符合孙老师的教育行为。所以整个讲座过程,实质上是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过程。


我说说几点收获:
一,生命本身就是应该被尊重的。
    这是我们很多人没有做到的,甚至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提升的。所以,我自己理解的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无论她优秀与不优秀,我们都是要无条件的接纳他的。
而不是把我们的意识强加于他。

二,人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爱一半有形,一半无形)
    这一点我也是很触动的。外在世界我们是看得到的,有形的。宝贝做了对的事情,你会很高兴的夸奖他聪明。

内在的无形的世界:宝贝伤心了,哭泣了,知道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了,你却不会夸奖宝宝聪明(这一点是我们父母都爱犯的一个盲点)


三,自由是无形的

自由是完全无形的,是创造自己,体验自己,做自己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开心愉悦的事情。

很多妈妈到这里的时候就晕了,那么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有的人会走入两个误区:1,完全的放纵,什么都怕限制孩子。2,茫然,不知道怎么办?到底是适当控制还是完全的放纵?这个度怎么把握。(到这里,也许更多的妈妈期待孙老师在给大家讲如何建立规则感,如何把浙西理论变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四,情绪

婴儿从一个小的空间到一个无形的大空间的时候,靠什么来过度?情绪

情绪没有征服之分,情绪的存在是正常的。

我联想到的收获点就是孩子的感统发育问题

五,人的九种层面

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精神,精神胚胎,自我,小我

应该说这是孙老师今天课堂的核心吧,这个环节。
很多妈妈也是在这个环节开始晕了的

这九个环节,孙老师分析的很清楚明了

精神胚胎是整个的核心

所有部分都要听他的指挥。

孩子最先被唤醒的就是身体

身体出了问题-----情绪就会出问题----情绪出问题了感觉就会出问题------感觉出问题了------心理就出问题-----大脑就出问题(认知作出错误的判断)-----精神就会出问题------精神出问题了------就会失去自我-----小我


1,身体出问题。
                人首先被唤醒的就是身体,身体被唤醒最关键的就是前六年,前六年,主要是需要我们帮助孩子不断的去运动,只有孩子在动,思维才会发展,孩子不动,思维发展停滞。

  我的理解:因此,从孩子一出生,我们就应该帮助孩子发展他每个阶段应该有的技能,帮助他运动,不要限制他的运动,不断操作和体验探索的能力,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充分的刺激,这就是所谓的早教。
      如果身体唤醒,刺激没做好,也就是我们的基本技能,运动,比如,抓握,爬行等等没做好,孩子的情绪就会出问题。

2.情绪出问题了

   情绪出问题了,首先我们孩子的反应就是哭闹,小一点的孩子,大一点的孩子可能有其他更过激的举动。然而此时我们家长也许只顾自己的情绪,因此,会面对孩子内心情绪的处理的时候,也许方法不对,也许想当然的处理,也许家长本身情绪不好,太多的可能,让我们强暴而粗俗,或者不重视的处理
因此引发了孩子感觉除了问题


3,感觉出问题了

感觉除了问题,大脑认知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当孩子受到家长不当处理后,孩子会认为:“妈妈不爱我了,妈妈吗不喜欢我了”“妈妈说这个不可以摸”。

4.大脑出问题

大脑认知出问题了,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错误的判断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问题

5.心理有问题

心理有问题了,精神状态就必然不好
6自我

当这些都出了问题的时候,就失去了自我。

如果没有自我,就产生了依赖或者恐惧的小我,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这样是很多中国孩子的通病。


基本上以上就是孙老师的核心内容。

六,情绪处理

孩子情绪来的时候,一切都要停止。先处理情绪,在处理事情

1,给情绪命名(你现在很难过吗?你现在很伤心吗?)
2,想生气就生气吧(接纳情绪)
3,你需要我陪你吗?


七,情绪的共生
孕期身体与情绪的共生
出生后,妈妈和孩子情绪共生。

也就是妈妈的情绪和宝宝的情绪没有完全剥离。妈妈焦虑,孩子也焦虑。

(这一点我其实有点表述不清楚哈,那个美妈可以补充一下)

后面还分别将了感觉心灵认知等哈,我不列出来了。

总之,孩子从出生,要完全的由身体到自我发展过程,最核心的是精神胚胎,最核心的年龄是6岁前,而最终形成自我需要到18岁。
因此,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今天对我而言收获很大。

对很多人我想也有触动

但是我觉得这场讲座也有缺点:专业性相对较强,作为教育工作者或者心理工作则而言,可能找到了理论的源头。但是队友部分普通妈妈,也许会有些茫然,听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回来以后依然不知道如何面对宝宝,依然不知道如何面对带宝宝的家人。
还有很多婆婆去听的,我估计更是云里雾里。。

所以,如果可以,大家可以组织一场聚会。大家讨论一下,相互里一下,探讨一下,估计更加有意义。

对于下午那场“父母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我就不敢恭维。不做评价哈。

有点乱哈,大家将就看吧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395  
宝宝生日
2008-10-27 
积分
2122 
呵呵,谢谢love甜儿笔记整理。也谈谈我的想法吧
孙老师一开始谈到了对价值的认识,对于价值有两个价值体系:社会价值与生命价值,当前两种价值体系(在中国)是混乱的(因为我们中国人大多都有社会价值体系来评价孩子)。
  生命价值体系本质是:爱、平等、尊重。。。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而对孩子的评价应归结于生命本身的价值体系。
  对此我认为孙老师所说的精神胚胎就是对人内在生命力的一种认识。对人性本质的需求,这样我觉得就好理解多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395  
宝宝生日
2008-10-27 
积分
2122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人生来从属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从来就没有人类生命本身的思考,缺乏对人性本身的尊重和关注。所以现在的教育也就没有人的内在的个性和创新。
  作为国人是必须要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2134  
宝宝生日
2010-02-06 
积分
4975 
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造就了社会价值体系的无限膨胀,生命价值体系的畸形萎缩。

物质条件贫乏的父母在社会生活压力下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多的生存技能,创造获得更多物质的能力基础。来不及考虑生命价值。

物质条件富足的父母在惯性的驱使下行走在追求物质的狭窄轨道上,已经不知道还有生命价值体系。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293  
宝宝生日
2005-12-27 
积分
771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5-30 19:50 发表
首先非常感谢孙老师来到重庆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讲座。
主题就是“完整的成长”


总体来说,今天讲座归来,收获颇丰。当然,个人处境不一样,所以听的感觉和接受到的信息也不一样。所以欢迎大家把感受和收获说 ...



甜儿妈笔记做的好详细啊,
不过一点不同意见,我倒觉得早上的讲座专业性一般,讲解得很细了,就是操作性太少了,很多妈妈听了会很茫然。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173  
宝宝生日
2007-12-28 
积分
2718 
我想听到应该怎么做,不应该做什么这些操作性强的东西. 孙老师的讲座我觉得虽然讲解的方式很新颖, 但听了之后还是觉得操作性不强, 理论的东西太多,适合学者不适合一般的人,  不如看她的书.  我觉得她的书写得很好,  颠覆了我们很多传统的思想,也通过一些例子让我们了解她的教学的先进性.
      如果孙老师的学校开在重庆,我觉得还想把娃儿送起去也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395  
宝宝生日
2008-10-27 
积分
2122 
原帖由 hw1516 于 2010-5-30 21:53 发表
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造就了社会价值体系的无限膨胀,生命价值体系的畸形萎缩。

物质条件贫乏的父母在社会生活压力下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多的生存技能,创造获得更多物质的能力基础。来不及考虑生命价值。

物质 ...

是啊,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如果能坚持下来的确不容易呀!所以可怜了这些孩子们从小就承受了父母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可悲、可叹啊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4499  
宝宝生日
2009-12-09 
积分
9560 
首先依然要谢谢love甜儿妈,一直都很专注于教育这块哈:)
说说我的感受吧!孙老师讲课的方式我很喜欢,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会用一些让我们常人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给我们诠释知识的核心,更透彻的分析。
下午的讲座确实很差劲,语调完全一致,没有让人兴奋的感觉在里面,完全就像是在放催眠曲一样》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币
9613  
宝宝生日
2008-01-23 
积分
17702 
今天孙老师讲的很多基本上比较理论上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正向楼上一个妈妈说的,也许马上能到手就用的可操作性的东西不多。
可是对于我来说,对于一个非常急于培养和教育孩子确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方法的新手来说,我觉得是一场思想的革命。正向孙老师的一个理念:教育孩子,从自我修为开始。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并且帮助他完整的发展自我,那就是今后我要去学习和做的。

Rank: 4

妈币
53  
宝宝生日
2008-03-01 
积分
192 
  好详细呀 真厉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妈币
580  
宝宝生日
2009-07-24 
积分
1064 
我觉得单凭一场讲座就能让大家的教育方法得到质的飞跃是不太现实的,如果孙老师只讲实际的操作方法那么3个小时也不够,我觉得对我来说就是从心里有了这个意识就像城城妈说的是“思想的革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能有意无意的想起来去矫正自己的一些行为,还是要自己去探索、去印证哈!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7851  
宝宝生日
2008-01-02 
积分
16990 

Medal No.1

真的很有收获,真真的改变是从思想上的改变,技巧是一时的,如果没有思想的改变,技巧上的东西根本就不会去做,就算做了,也坚持不久,就算坚持了,最后也会变质,孙老师的讲座是纯理论的,打开了我的思路,扩展了我的见识,真的万分感谢
  下午的讲座,可以说是上午讲座的补充,是操作性很强的内容,操作性一强,难免会有偏差,所以甜甜妈不喜欢,但是我觉得应该对很多妈妈会有不少帮助的
  我就来补充一下甜妈的笔记吧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7851  
宝宝生日
2008-01-02 
积分
16990 

Medal No.1

完整的成长
主讲:孙瑞雪

我们拥有什么?

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角色,金钱,地位等是变化的
生命价值体系:自我角色,爱,支持,尊重 生命本身具有的价值,就应该被尊重的,它体现在你的敏感度,善良,发现美的能力,这些是不变的
个人感悟:一个人拥有两者的时候,才是完整的人,而现在社会和家庭的误区是太注重社会价值体系,我们要求孩子出色,成绩好,其实背后都是关注社会价值体系,一个具有强大生命价值体系的人,才是一个强有力的人,才能坚守立场,宠辱不惊 ,如果只重视社会价值体系,忽略人本身的生命价值体系,这个世界将会变的无比可怕

我们拥有两个世界
外在世界:有形的
内在世界:无形的
外在的世界是物质的,内在的世界在我们心里,物质世界是有限的,而我们的心可以无限扩大。孙老师提到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当一个人爱上他或者她的某个美好的一面,他会扩大他内心的世界,容纳他(她)的美,爱可以使一个人扩大内心世界,只要是能扩大内心世界的爱,单纯的爱,都是道德的,游戏态度不能扩大内心世界的才是不道德的

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
往外走
往内走
在这里孙老师提到了爱和自由,爱是一半有形一半无形的,我们可以用拥抱,亲吻来表达,我们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就知道彼此相爱,而自由却是全然无形的,给孩子充分的爱,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体会成长的快乐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一个完整的成长过程(这个标题是我自己加的)

当精子和卵子相遇,不只产生一个胚胎,而是两个
一个是肉体上,可以用X光看到的胚胎
同时,在精子和卵子相遇的一刻,还产生一个精神胚胎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开放的,毫无保护的状态,核心是精神胚胎,环绕着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头脑六者,精神胚作为指挥,指导孩子不断的通过后六者向外界接触,进行成长,举例:孩子吃手的行为,孩子爱捏细小东西的行为,孩子爱吃一切东西的行为,孩子爱摸东西的行为,这都是在精神胚胎指导下进行的,只要这个过程不被干预,不被被打断,孩子会慢慢发展出精神,精神像一个保护壳一样对精神胚胎起到一定的保护做用,如果顺利孩子会在精神和精神胚胎的指导下慢慢发展出自我,这个时候孩子就长大成人了,变的强大,是个完整的成长过程,孩子从出生到18岁,在顺利的情况下形成自我,核心还是在6岁之前,0-3岁这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但是孩子这个发展过程往往会被干预,被打断,孩子首先发展的是身体,身体行为被打断,孩子会用情绪来表达,情绪表达被打断忽略,孩子感觉会出问题,感觉出问题心理就会出问题,心理有问题影响认知,认知出问题,头脑的判断就会错误,如果精神胚胎的反应长期被忽略,精神胚胎就会萎缩消失,从而不能形成自我,孩子从自我保护的角度会产生一个小我,小我是软弱的,服从权威的,这样成长出来的人,会出现很多问题,再哪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停留在那个层面,不能发展,种种烦恼有此而生
  
孙老师讲到这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是,这个不仅仅是对孩子有用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用来检讨自己的问题,看看我们那个地方出问题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呼唤我们的精神胚胎,在这里我联想到了修行,其实大道是相通的,世间有那么多修行的人,都在寻找自己,我们可以通过种种方法找到最终的自己,在这里是指精神胚胎,也许这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

最后一节内容,是关于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头脑,精神七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于身体
这段请妈妈们看甜甜妈的,她写的很详细,很到位

关于情绪
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先管理情绪,而不是事情本身
如果孩子情绪出了问题,请这样处理
1、给情绪命名,比如,孩子你生气了么,孩子你伤心了么(让孩子认知情绪)
2,你想···就···样吧,比如,你想哭就哭吧,你想生气就生气吧
3、你需要不需要我的陪伴你
处理完情绪,孩子就知道怎么处理事情了
孩子刚出生,他的情绪和母亲是一体的,所以亲们不要用自己的负面情绪来影响孩子,你焦虑,孩子焦虑
孩子慢慢长大,情绪才会和母亲分离,在发展到后来,可以体会母亲的情绪,从而可以帮助母亲调节情绪
精神情绪能够达到精神,听平和的音乐能让孩子具有平和的精神,音乐绘画能引发孩子的精神情绪

关于感觉
人们通过感官系统感觉外界,是感觉世界的开始
人们还有一种感觉,是心理的感觉,是一种更高级的感觉
爱是长久感觉到,积累到内在

关于心理
生命体不接受非意识状态的东西
图像,声音等储存在脑子里,结果处理转化为概念意识才能被我们接受
如果有什么场景让你难为,过不了这个坎,反复在脑子里过电影,是你没有把它转化为意识,你还不能接受它
我们的心理空间是可以无限扩展的

关于认知
认知:智能对反射、组合式以及再生式的活动的总和,同时,这些活动能促使心智自我构建
反射不仅仅指生理反射,还有心理反射,这是无形的,举例,当一个人对你出言不逊,你一定会产生心理反射,它会表现在你的呼吸和心跳上
孩子是使用身体来认知,儿童在活动,儿童在认知在思维,所以不要责怪自己家的孩子一天动个不停
认识到环境中的共同点
用一个图来表达一下认知的过程
使用感官——知觉——心理活动——心智加以组织整理——有序系统(这就是意识状态的东西了,我们生命体可以接受了)
举个例子
孩子看到一个人在喝水(使用感官)——把它记在脑子里(知觉)——下次又看到一个人喝水,想起了以前记住的人喝水图像(心理活动)——噢,知道了,这是在喝水(心智加以组织整理)——无论在哪里见到喝水就知道这是喝水了(有序系统)
知觉只在孩子中出现,而成人没有了,所以儿童比我成人更敏锐,更能接近事物的真相
举例:比如误解,成人总是会被别人误解,却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只会去解释,去改变别人的看法
孩子一次被人误解了,他会记住,第二次误解他能分析为什么会被别人误解,然后改变自己

关于头脑
智能的外在表现
1、遇到刺激时的反应灵敏度
2、反应的刺激性
由于时间很紧了,孙老师一带而过,我也没多少印象了

关于精神
生命捕捉到了真善美,形成精神
用艺术,爱来滋养孩子
现在的误区:太重视孩子的认知,忽略了其他几个方面,这样的成长不是完整的成长
成长要靠精神内在的胚胎
本人感受:让孩子自己引导自己成长,我们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和条件


太累了,晚上补充黄世明老师的父母的情绪管理,感谢黄老师哈,如果不是用了他的方法,前面我打的一大段文字丢了,按我以前的脾气就不会在打了

[ 本帖最后由 抟抟妈 于 2010-5-31 18:14 编辑 ]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甜妈你好厉害呀,居然这么快就整理出笔记了,动作硬是麻利。

其实上下午两场讲座是承前启后的。下午的讲座是纯操作性,我也黑意外。我相信对于学过专业理论的人来说,感觉很简单很小儿科,但就是这些简单的语言,却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力量。孙老师的学校里,老师在跟孩子们交流的时候,用到的语言跟黄老师提到的很类似,所以我的感觉是很清晰也很亲切。现在想来,孙老师他们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是向不少心理专家咨询和切磋过,才总结出这么一套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操作方式。

比如孙老师提到的那三句话,不知道有妈妈还记得不,其实非常重要,且有智慧:
1、你现在很生气吗?
2、你想生气就生气吧
3、如果你愿意,我会陪着你

就这么三句话,你试着对孩子说,对老公说,对父母说,对朋友说,都是非常有效果的,当然,如果对对方没有真心的关怀,是万万说不出口的。就算是学校的老师,恐怕也得有几个月的实践和磨练,才能自然而然的从内心里流淌出来,不至于让孩子觉得茫然。

下午黄老师的讲座里,我最有感触的是最后一个环节,说出你最害怕让人知道的部份。
当别人告诉我她最害怕什么时,我试着用黄老师讲的方式来安慰对方,觉得老别扭,不自然,很好笑。但当我把最害怕的告诉对方,对方用同样的方式来安慰我时,我心里老舒服,这种被对方认同和接纳的感受,一下子让我变得清爽坦然。真的,如果这些话是从身边的亲人嘴里讲出来的,我会感动的流眼泪。

之前我对孩子总是脱口而出一些我都不知道可能伤害她的话,比如她觉得害怕了,我会说:这有啥好怕的。比如她说题很难的时候,我就会说:这个哪里得难哦。其实这些话都是对孩子的感受的否定。否定,就是不接纳,孩子不被接纳,会产生更严重的负面情绪。就如同我们买了新衣服,老公说不好看,第一次也许就有点不高兴,如果多来说几次,那种滋味还是很不好受的,何况一个孩子,她愿意将她的感受告诉我们,那是多么荣光多么庆幸的事,我们何尝还不晓得珍惜。

还好还好,我很早就改过来了,呵呵~

上午孙老师的讲座,主要是时间不够用了,所以讲到后面的理论时,没有足够的刨析和举例,让很多家长觉得没听懂,其实按孙老师的脾气,她是巴不得连续不断直到讲解清楚到位为止。所以大家都知道孙老师最喜欢拖堂了,我们还自备干粮做好了饿肚子的准备呢。可惜,因周六孙老师在深圳讲座,当天是晚上10点才到重庆,休息非常不充分,太辛苦了,孙老师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了。

[ 本帖最后由 乐果 于 2010-5-31 09:12 编辑 ]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3669  
宝宝生日
2008-10-17 
积分
11208 
甜儿妈总结很好给
象甜儿妈说的那样,做为一个普通的妈妈,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可具体的实施无从下手了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币
4883  
宝宝生日
2008-07-23 
积分
30153 
昨天对于我来说最受用的三句话
1、你现在很生气吗?(认识情绪)
2、你想生气就生气吧(接受情绪)
3、你需要我陪着你吗?(看她需要你陪伴不然后平复情绪)
以前一看到芒果哭我就会制止她不许她哭,说妈妈不喜欢哭娃娃喜欢看笑脸,昨天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错 ,宝宝有情绪很正常而且她必须得宣泄出来,如果堵住了感觉就会出问题,然后就是思想再到认知。。。。
知道他有情绪指出来认识到它然后接纳它,然后陪宝宝平复情绪后再来解决问题,一定不能带着情绪去做事。无论是大人还是宝宝这三句话都很受用。

[ 本帖最后由 芒果妈@cq 于 2010-5-31 11:27 编辑 ]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币
6566  
宝宝生日
2006-03-22 
积分
16119 
由于时间原因,周末没有去听到孙老师的讲座,今天看到甜儿妈的这个贴子,感觉我又受用无穷了。特别是乐果提到的两点:
这三句话,我很受用:
1、你现在很生气吗?
2、你想生气就生气吧
3、如果你愿意,我会陪着你
我觉得这三句话就是父母放下身子,把孩子当作知心朋友来对待的一种态度,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乎他的情绪,在乎他的感受的,并且有了自由发泄的空间。
在这方面,我觉得目前我做得还不够好,特别是没有做到第三点。以后我会注意
另外,还有一点我也觉得很受用:
之前我对孩子总是脱口而出一些我都不知道可能伤害她的话,比如她觉得害怕了,我会说:这有啥好怕的。比如她说题很难的时候,我就会说:这个哪里得难哦。其实这些话都是对孩子的感受的否定。否定,就是不接纳,孩子不被接纳,会产生更严重的负面情绪。就如同我们买了新衣服,老公说不好看,第一次也许就有点不高兴,如果多来说几次,那种滋味还是很不好受的,何况一个孩子,她愿意将她的感受告诉我们,那是多么荣光多么庆幸的事,我们何尝还不晓得珍惜。
从这些话中我反省我自己,我觉得我目前做得不够好,孩子三岁前我自认为我做得还不错,但现在孩子长大了,我却由于自己的一些因素对孩子不够耐心了,不够仔细了。并且还容易说出一些否定的话语。今天看了乐果妈妈的这些话,我感触很深。
谢谢各位妈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币
16295  
宝宝生日
2007-04-09 
积分
25560 
有一点我做到了孩子哭的时候我对她说:你想哭就哭吧。希望更多的妈妈交流感受!  谢谢!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293  
宝宝生日
2005-12-27 
积分
771 
原帖由 香香妹的妈妈 于 2010-5-31 13:05 发表
有一点我做到了孩子哭的时候我对她说:你想哭就哭吧。希望更多的妈妈交流感受!  谢谢!


表达要多样化一点,要多借助身体语言,甚至无声胜有声。
首先家长情绪要平静,不能看见孩子哭就上火。这个时候需要“冷酷麻木”一点。
自己不上火才能处理问题。但说实话很难,尤其是夏天的重庆!

这个周六带孩子去教堂结婚观礼,打车前老大(四岁多)就嚷着要坐公共汽车,赶时间没管他,结果一下出租车,他不小心跌了跤,成了引火索,他开始歇斯底里的大哭,人家结婚,新娘子在门口,他却哭得伤心欲绝。
很自然,看见小孩哭,旁边的人都过来哄,每有人靠近,他更是大哭。路也不走,要往地上躺。------耍浑了。
正是旁边来哄的人多了,他才会耍浑!人家哭的时候还是有面子问题的!
我把所有人支开,说,好吧,躺地上哭好了,于是把他放马路上。他尖叫着起来,但哭声还是不减,丝毫没有停歇下来的意思。
我要让他明白,哭可以,伤心可以,但不能没有道理的耍赖。
然后慢慢的牵着他,和他坐在花台上。很有趣的一幕,观礼要开始了,人家焦急的等我们进去,穿着小礼服的伴娘在一旁看着我们,他还是放声大哭,我陪着,时不时问他要不要纸巾擦鼻涕,问他是不是饿了要尿尿这些基本生理需求。
问到饿的时候,他点点头。原来是午饭没吃饿了。问要吃什么,说要汉堡。我说,那我们走吧,不去教堂了,去吃东西,但是你走之前要把眼泪擦干净。他又哭,但明显没那么有劲了。
又过了阵,听他哭声小了,我说,好了?他转过身着急的指后面的教堂,原来他心里面去教堂和肚子饿这两件事情在打架!无法解决的矛盾让他自己很沮丧!
到这里,哭终于停了!但是他的沮丧心烦意乱依然还在,因为肚子还饿着!新娘子都还没走完,他大概也看腻了,说要吃汉堡,我说走吧,路上,明显的沮丧加肚子饿他似乎走路都不稳了!要哭不哭的样子。我不停的鼓励他认清现实:)我们必须走下去才能坐到车,要吃汉堡就必须自己走下去。结果一上出租车,他就睡着了!可怜的家伙!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080  
宝宝生日
2004-03-16 
积分
2374 
原帖由 芒果妈@cq 于 2010-5-31 11:25 发表
昨天对于我来说最受用的三句话
1、你现在很生气吗?(认识情绪)
2、你想生气就生气吧(接受情绪)
3、你需要我陪着你吗?(看她需要你陪伴不然后平复情绪)
以前一看到芒果哭我就会制止她不许她哭,说妈妈不喜欢哭娃娃 ...

没有参加此次讲座,不过看了那么多妈妈们的分享,似乎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了。有那么多妈妈们都在关注认知-接纳-平复孩子情绪的话题,其实这只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第一步,在此推荐两本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怎样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会说》,家有已经上了学前班的孩子,更要看看《怎样说孩子才会学》,上面有很多操作性强的方法和技巧。当然,思想的革命是前提,如果自己思想还没有改变,技巧的东西是不会有长久生命力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听孙瑞雪老师讲座归来(欢迎讨论)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