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3 | 浏览: 801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7851  
宝宝生日
2008-01-02 
积分
16990 

Medal No.1

很痛苦,打了那么多字,一点发表帖子,就没了
当我辛苦打的字,一下子没了
我感觉很愤怒也很沮丧
这种感觉好像,圆鼓鼓的皮球一下被人放了气

[ 本帖最后由 抟抟妈 于 2010-5-31 14:39 编辑 ]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7851  
宝宝生日
2008-01-02 
积分
16990 

Medal No.1

好了,调整完情绪,继续来打字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2644  
宝宝生日
2008-03-27 
积分
5058 
还想了解更多的东西,没去参加。看见很多妈妈都是在情绪方面很有感悟,还有更多的我们容易犯的错误吗?
  说出最怕的事情,没看得很明白。是指的什么?怎样给人家指导?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2712  
宝宝生日
2009-06-23 
积分
3723 
虽然没有去听课但是LZ的整理很详细先谢谢哈 ,从笔记中了解到孩子最核心的年龄是6岁前,所以还是有点感触滴。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抟抟妈 于 2010-5-31 14:36 发表
很痛苦,打了那么多字,一点发表帖子,就没了
当我辛苦打的字,一下子没了
我感觉很愤怒也很沮丧
这种感觉好像,圆鼓鼓的皮球一下被人放了气



加油加油!等着你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bob_pang 于 2010-5-31 09:48 发表
甜儿妈总结很好给
象甜儿妈说的那样,做为一个普通的妈妈,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可具体的实施无从下手了


你想对孩子怎样下手?

其实每听一次孙老师的课,感觉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是父母自己的成长。然而,自己的孩子你是最了解的,需要如何操作,应该自己多思量,多总结,多提升。

我记得参加过一个敏感期和一个关于爱的沙龙,父母们都讨论了3-4个小时,还意尤未尽。如何对待孩子,细说下来,又哪是花这几个小时就能解决的呢。

对待孩子的情绪,其实只是第一步而已。
整个讲座的目的,孙老师是想告诉家长们,孩子的成长是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该什么年龄做什么样的事,就让孩子慢慢的长大吧。

[ 本帖最后由 乐果 于 2010-5-31 16:14 编辑 ]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7851  
宝宝生日
2008-01-02 
积分
16990 

Medal No.1

13楼,孙老师的讲座整理完毕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妈币
3583  
宝宝生日
2007-12-14 
积分
52459 

魅力大使 最佳版主

我也没有去听
看了你们的笔记,我真的很多感触
对于孩子的情绪的照顾,我也做的不够好
还有哦,我觉得讲座对于自身的修养也会有一定的帮助的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1105  
宝宝生日
2009-03-21 
积分
4381 
非常赞同甜儿妈说的,如果可以,大家可以组织一场聚会。大家讨论一下,相互理一下,探讨一下,估计更加有意义。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2872  
宝宝生日
2008-04-02 
积分
4448 
比较详细,甜儿妈真认真,谢谢,正好可以让我知道前面没听到的是些什么内容。不过我觉得很多地方都对我触动很大,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呀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5-31 16:10 发表


你想对孩子怎样下手?

其实每听一次孙老师的课,感觉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是父母自己的成长。然而,自己的孩子你是最了解的,需要如何操作,应该自己多思量,多总结,多提升。

我记得参加过一个敏 ...
\\

这样的讲座我也希望经常听

如果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的人听了会更加的有收益

我也是收益非浅,而且我觉得孙老师用很形象的人的来做一个形象的人的几个部分,非常形象的而清楚的讲清楚了一个完整人的形态


但是,每一个讲座无论你讲的多么的好,由于人的理解力不一样,也由于人的关注层面不一样而产生了一些认识差异

所以,我并没有说这个讲座不好的意思,你说的意思我也是那样理解的

但是不是所有妈妈都跟你我一样,可以很容易理解孙老师的内容

尤其是很很多新妈妈,还有很多平时对教育讲座和书籍关注的不太丰富的妈妈

我是下来做了调查的

我身边有很多妈妈都会是云里雾里的感觉

所以,这不能说明孙老师讲座讲的不好
也不能说明妈妈理解力不好

而是直接平时关注不一样和需求点不一样


不管一个讲座,一个人有多么的好,多么的完善,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所以,我们是谁都必须去接受这个现实

孙老师是人,不是神,所以即便是他也做不到。


对于妈妈而言,精神的洗礼,理论的充实都很重要

但是很多妈妈更多的希望得到的是操作性容易的的东西,这也不能说明妈妈们挑剔,而是说明妈妈们更加需要而已。

所以,我想,我的表达应该没有触及到什么吧?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5-31 09:08 发表
甜妈你好厉害呀,居然这么快就整理出笔记了,动作硬是麻利。

其实上下午两场讲座是承前启后的。下午的讲座是纯操作性,我也黑意外。我相信对于学过专业理论的人来说,感觉很简单很小儿科,但就是这些简单的语言, ...

对头,说的非常好

这三句话
是我经常对孩子说的

呵呵,也小小的自恋一下。
以前我没有看过孙老师的所有书籍

也没有看过别的书籍这么说

我只是凭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一些知识的沉淀

经常跟孩子说:你很生气吗?(你很难过吗?你很伤心吗?你喊想哭吗/)
                        你想气就气吧(想哭就哭吧)
                        你需要妈妈帮你做些什么呢?需要我陪着你吗?

所以在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这一点,我一直跟孙老师和下午黄老师讲的很一致,也很庆幸自己做到了一些哈
所以我前面写道的是不断的自责有不断的欣慰。


对于孙老师上午讲的,我完全收益,而且觉得意犹未尽,感觉怎么就完了呀,要是继续讲,多好啊。
我巴不得他把爱和自由,敏感期等都讲完

而且那些理论对我而言也是非常好理解的,我平时很懒不喜欢看书,所以我想我理论的充实来源于更多的讲座。


我所说的是很多忙于其他工作的大众妈妈们的一些想法和看法,还有就是吸收的程度而已

对于下午那场,也许是因为我听过类似的讲座太多了,而充分触动我内心的讲座太多了,所以,感觉跟我以前听的专家们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差异吧

所以,我听了没感觉。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抟抟妈 于 2010-5-31 07:44 发表
完整的成长
主讲:孙瑞雪

我们拥有什么?

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角色,金钱,地位等是变化的
生命价值体系:自我角色,爱,支持,尊重 生命本身具有的价值,就应该被尊重的,它体现在你的敏感度,善良,发现美的 ...

转妈更加的详细哟,谢谢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861  
宝宝生日
2009-07-04 
积分
2144 
一口气看了楼上各位妈妈的评论,需要消化下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6-1 09:36 发表


咦,我记得我的回复是针对“bob_pang”同学 关于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有感而发的。我还是上面那些话,操作性不是一场讲座就能解决的,而且急于知道操作性,而不知其因,不知其理,也是行不通的。

我曾上过“完整的 ...

其实对于你我而言,消化起来还是容易的
因为你听过无数次孙老师的课
而我虽然是第一次去听,但是专业的育儿讲座和心理学讲座以及各种育儿理念都有一定的了解

所以理解起孙老师的东西,也就没那么多难度

消化消化,还是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改进或者怎样对对待我们的孩子。

但是,有些妈妈,真的不是那么回事给。

说个很简单的例子
就是孙老师说的那三句话:你很生气吗?
                                          你想生气就生气吧
                                          你需要我陪着你吗?

这三句话,不同的妈妈去用效果都会不同。
如果把这种理念深入骨髓的人去用这三句话,也许会同样一模一样的话,说出来会非常有效果
但是如果对理念根本没理解,或者一知半解,只是把他当成公式去套用:我敢说百分之百达不到效果。

这个方法我百式百灵,对不同的孩子我都试过,但是我就亲眼看到有人用这个就是不行。

这就是区别在于:我说出来的时候我的神态很语气都充满的真诚和信赖
而我看到的其他妈妈:语气很神态就是很平板,孩子感受不到真正的被接纳。



所以,很多新妈妈连基本的一些东西都没具备,因此茫然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他们孩子也想我们的孩子这么大的时候
他们也坚持爱学习的时候

他们也会像我们这样觉得不难理解

因此,站在这些小宝宝妈妈的角度,我还是理解他们的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6-1 09:36 发表


咦,我记得我的回复是针对“bob_pang”同学 关于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有感而发的。我还是上面那些话,操作性不是一场讲座就能解决的,而且急于知道操作性,而不知其因,不知其理,也是行不通的。

我曾上过“完整的 ...

其实,把孙老师的精神胚胎和自我剖析开来

就是一个有积极心态良好情绪,有思维,有自己的想法,有创新,创造性的这样一个人。

那么,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了,就会影响到思维形态和自我的定义

还有,很多妈妈书的所谓的操作性就是:我宝宝今天哭了,我给怎么办?我宝宝今天打架了该怎么办?……但是这样的讲座也不可能来给你讲这些具体的细节

而孩子也有个体差异,很多方法也不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

所以,作为一个妈妈,只有多学习,勤学习,把理论性的东西变成切实可行的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


比如我女儿,开始自己飞需要选择舞蹈,后来又要放弃
我就觉得人不应该一会选择一会放弃


所以我尽量的沟通,让他接受
他不断的想放弃,又不断的接受我的心理沟通


那么,遇到哦啊这种困难,你不可能是某个专家可以给你切实可行的办法
即使给到你这一次解决了
也不能给你下一次

因为孩子是反反复复的成长过程

所以,你只有掌握理念的大前提,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帮助他选择和帮助他解决掉心理的困难

抓住孩子的特点,不断的提起新的兴趣点,才可以坚持某件事情。
这些是专家帮不了你的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1544  
宝宝生日
2008-06-17 
积分
3367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6-1 23:51 发表

其实,把孙老师的精神胚胎和自我剖析开来

就是一个有积极心态良好情绪,有思维,有自己的想法,有创新,创造性的这样一个人。

那么,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了,就会影响到思维形态和自我的定义

还有,很 ...

甜儿妈说得很有道理。我在听完讲座回来以后,也曾跟我一个朋友讨论过,她没有去听讲座,因为她的孩子已经九岁了,我也认为她没必要去听。但是她给我回答的第一句话就是,她以前也去听过类似的讲座,都是纸上谈兵的多。所以,我很能理解甜儿妈所说的有些妈妈晕乎的现象存在。
但是我在听了讲座以后,却觉得不是这样的。理论可以指导实际,如果我们理论上都不正确,那实际肯定会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理论是正确的,那实际至少可以少犯错或尽可能的不犯错。在情绪处理这一块上,我认为中国人真的是非常欠缺的,包括我自己,所以亡羊补牢是有必要的,我们都不会想自己的孩子再去走自己的痛苦之路吧。
而且正如前面的妈妈所提到的,我不但从讲座中听到了如何对待孩子的方法,而且也从讲座中知道了自己在处理问题,对待人际关系上的不足之处,确实是受益匪浅。
下次孙老师如果还来讲座的话,我一定也会去听。下午的讲座我提前早退了,可能是我不太喜欢那种讲述方式吧。见谅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6-1 23:37 发表

其实对于你我而言,消化起来还是容易的
因为你听过无数次孙老师的课
而我虽然是第一次去听,但是专业的育儿讲座和心理学讲座以及各种育儿理念都有一定的了解

所以理解起孙老师的东西,也就没那么多难度

消 ...


甜妈你高看我了哈,加上这次讲座,我也只见到孙老师2次

对各位美妈的学习心得,我也是感同深受的。我只是提醒那位妈妈,如果抱着立杆见影的心态去学习,那么自然是觉得获得的东西不是她想要的,目的不同,感受自然不同。就如同我们去教孩子一样,是三下五除二就将答案告诉孩子呢,还是授之以渔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我这样说是对她的腑肺之言,因为我始终觉得父母自己的成长,胜过我们对孩子的千言万语。绝不是评批她不该对讲座抱怨哈,这个太正常了。因为说听不懂,和说操作性不强是不一样的,后者完全不是理解能力的问题了,而是观念问题。如果真的需要操作性的东西,那还不如直接去看冯德全了

我认为此次讲座的目的是要告诉你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是如何长大的,什么样的帮助才是更有利于他们成长的,至于细节问题,我认为是需要自已花时间去提练了。而提练的最好方式就是沙龙,摆龙门阵哈,有空我们一起整一盘嘛。

另外,对于这次讲座我的感觉就是没有讲完啊没有讲完,结束得匆忙,意犹未尽。。。重庆没找到速记高手,录了音的朋友们可能也还在整理中,我先把北京上海的讲认文稿贴到论坛来大家看哈先过哈瘾嘛。我硬是把老公拉切听,就是看了上海的文稿,觉得对老公的教育意义重大,可惜我们不是讲那个题目,只有等下盘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听孙瑞雪老师讲座归来(欢迎讨论)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