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儿子已9岁 于 2014-11-5 22:45 编辑 . {- d/ K' j8 c
8 J* j% T0 w& G! t
(十) 8 g M. X$ ~# |% p
重庆的小面,从采购到制作再到销售,基本上都是老板亲力亲为,据说是因为佐料必须由自己亲手调制,才有那个味道。 * V9 C' \" _0 `
开店的人,基本上都夫妻俩,且年龄偏大,年轻人嫌这份工作苦、枯燥,收入不高,不愿意接班。
( H4 R4 k8 f6 I" I
很多老板,就是在路边、树下、屋檐、拐角,随意摆一个摊,没有店铺,也没有工商**,雨里来风里去,生意很受限制。 ) O0 Z3 @. o/ L, [
也有一些思想超前的老板,想到了加盟,比如老太婆摊摊面、金刚米线,但似乎并没获得真正的认可。 1 s2 \( m9 h( Z- v* R
可我看着紫燕百味鸡、廖记棒棒鸡、草原牛肉、鸭脖子,这类同样凭味道闯天下,也得现场调制的品牌,在重庆做得风生水起,我不禁有些不解。
, P) q7 S2 E, n3 v9 }" D, q; X
重庆小面无法无法做大做强,到底是技术问题,还是思想没有开窍。
5 x, [5 d8 t1 @4 ~
“我很担心,” 2 c* e$ Q3 D* h# G+ Y% V, d* z. j
我对一位面老板说到:“你们年龄都这么大了,怕以后再也吃不到你们的面了。” - d) E- R6 h g7 s
0 Y. j# R) ~$ Q+ r0 b" k
写于2014年10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