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3 | 浏览: 8022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9:5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首先非常感谢孙老师来到重庆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讲座。
主题就是“完整的成长”


总体来说,今天讲座归来,收获颇丰。当然,个人处境不一样,所以听的感觉和接受到的信息也不一样。所以欢迎大家把感受和收获说出来,这也也许会让大家更加的清晰和明了。


我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对我本人而言,我觉得收获很大,很有帮助,在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在内疚,又一直在欣慰。内疚的是我想女儿法国太多的脾气,欣慰的是女儿的反应和行为大多符合孙老师的教育行为。所以整个讲座过程,实质上是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过程。


我说说几点收获:
一,生命本身就是应该被尊重的。
    这是我们很多人没有做到的,甚至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提升的。所以,我自己理解的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无论她优秀与不优秀,我们都是要无条件的接纳他的。
而不是把我们的意识强加于他。

二,人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爱一半有形,一半无形)
    这一点我也是很触动的。外在世界我们是看得到的,有形的。宝贝做了对的事情,你会很高兴的夸奖他聪明。

内在的无形的世界:宝贝伤心了,哭泣了,知道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了,你却不会夸奖宝宝聪明(这一点是我们父母都爱犯的一个盲点)


三,自由是无形的

自由是完全无形的,是创造自己,体验自己,做自己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开心愉悦的事情。

很多妈妈到这里的时候就晕了,那么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有的人会走入两个误区:1,完全的放纵,什么都怕限制孩子。2,茫然,不知道怎么办?到底是适当控制还是完全的放纵?这个度怎么把握。(到这里,也许更多的妈妈期待孙老师在给大家讲如何建立规则感,如何把浙西理论变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四,情绪

婴儿从一个小的空间到一个无形的大空间的时候,靠什么来过度?情绪

情绪没有征服之分,情绪的存在是正常的。

我联想到的收获点就是孩子的感统发育问题

五,人的九种层面

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精神,精神胚胎,自我,小我

应该说这是孙老师今天课堂的核心吧,这个环节。
很多妈妈也是在这个环节开始晕了的

这九个环节,孙老师分析的很清楚明了

精神胚胎是整个的核心

所有部分都要听他的指挥。

孩子最先被唤醒的就是身体

身体出了问题-----情绪就会出问题----情绪出问题了感觉就会出问题------感觉出问题了------心理就出问题-----大脑就出问题(认知作出错误的判断)-----精神就会出问题------精神出问题了------就会失去自我-----小我


1,身体出问题。
                人首先被唤醒的就是身体,身体被唤醒最关键的就是前六年,前六年,主要是需要我们帮助孩子不断的去运动,只有孩子在动,思维才会发展,孩子不动,思维发展停滞。

  我的理解:因此,从孩子一出生,我们就应该帮助孩子发展他每个阶段应该有的技能,帮助他运动,不要限制他的运动,不断操作和体验探索的能力,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充分的刺激,这就是所谓的早教。
      如果身体唤醒,刺激没做好,也就是我们的基本技能,运动,比如,抓握,爬行等等没做好,孩子的情绪就会出问题。

2.情绪出问题了

   情绪出问题了,首先我们孩子的反应就是哭闹,小一点的孩子,大一点的孩子可能有其他更过激的举动。然而此时我们家长也许只顾自己的情绪,因此,会面对孩子内心情绪的处理的时候,也许方法不对,也许想当然的处理,也许家长本身情绪不好,太多的可能,让我们强暴而粗俗,或者不重视的处理
因此引发了孩子感觉除了问题


3,感觉出问题了

感觉除了问题,大脑认知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当孩子受到家长不当处理后,孩子会认为:“妈妈不爱我了,妈妈吗不喜欢我了”“妈妈说这个不可以摸”。

4.大脑出问题

大脑认知出问题了,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错误的判断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问题

5.心理有问题

心理有问题了,精神状态就必然不好
6自我

当这些都出了问题的时候,就失去了自我。

如果没有自我,就产生了依赖或者恐惧的小我,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这样是很多中国孩子的通病。


基本上以上就是孙老师的核心内容。

六,情绪处理

孩子情绪来的时候,一切都要停止。先处理情绪,在处理事情

1,给情绪命名(你现在很难过吗?你现在很伤心吗?)
2,想生气就生气吧(接纳情绪)
3,你需要我陪你吗?


七,情绪的共生
孕期身体与情绪的共生
出生后,妈妈和孩子情绪共生。

也就是妈妈的情绪和宝宝的情绪没有完全剥离。妈妈焦虑,孩子也焦虑。

(这一点我其实有点表述不清楚哈,那个美妈可以补充一下)

后面还分别将了感觉心灵认知等哈,我不列出来了。

总之,孩子从出生,要完全的由身体到自我发展过程,最核心的是精神胚胎,最核心的年龄是6岁前,而最终形成自我需要到18岁。
因此,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今天对我而言收获很大。

对很多人我想也有触动

但是我觉得这场讲座也有缺点:专业性相对较强,作为教育工作者或者心理工作则而言,可能找到了理论的源头。但是队友部分普通妈妈,也许会有些茫然,听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回来以后依然不知道如何面对宝宝,依然不知道如何面对带宝宝的家人。
还有很多婆婆去听的,我估计更是云里雾里。。

所以,如果可以,大家可以组织一场聚会。大家讨论一下,相互里一下,探讨一下,估计更加有意义。

对于下午那场“父母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我就不敢恭维。不做评价哈。

有点乱哈,大家将就看吧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1398  
宝宝生日
2008-09-29 
积分
3420 
记号~~~~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076  
宝宝生日
2009-10-20 
积分
2603 
各位妈妈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得去听讲座的信息呢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495  
宝宝生日
2010-02-01 
积分
919 
谢谢分享!
我也因为别的事情耽搁啦,没听到这么好的讲座,可惜呀
不过有这么多美妈的感触分享,多少弥补了一些遗憾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12988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2098 
虽然简单的三句话,真正用起来可不简单。谢谢甜儿妈的分享,我很后悔我那天没能去,现在票还在我桌子上摆着,我是通过另一个渠道有机会得到票,但是阴差阳错让我当天没拿到,手机收到了短信,加上孩子上兴趣班,因为没有票,无奈的放弃了,现在看到这么多妈妈的笔记,真的觉得遗憾。很想去听,结果却没听成。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543  
宝宝生日
2010-02-11 
积分
835 
收藏起来,谢谢美妈们。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妈币
32026  
宝宝生日
2006-02-02 
积分
82555 

备案团长 魅力大使 荣誉骑士 特殊贡献 玩乐潮人 尝鲜族

谢谢甜儿妈妈的笔记,谢谢楼上妈妈的分享。。

我再看几遍,好好消化下。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317  
宝宝生日
2009-02-24 
积分
2843 
在这里给你说谢谢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317  
宝宝生日
2009-02-24 
积分
2843 
亲爱的甜妈:我要留一个大大的脚印好好的看看你为我们整理的笔记,非常的有用。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xiaoyuer501256 于 2010-6-3 17:05 发表
看了你们的贴子真的是受益匪浅,我是一个初学者,望多指点,你们是如果得知有孙老师的讲做的!是怎样参加!听各位谈起,我也想听听育儿类的讲座。

多到妈网上霍就知道了

Rank: 3Rank: 3

妈币
24  
宝宝生日
2009-01-23 
积分
53 
看了你们的贴子真的是受益匪浅,我是一个初学者,望多指点,你们是如果得知有孙老师的讲做的!是怎样参加!听各位谈起,我也想听听育儿类的讲座。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7102  
宝宝生日
2009-03-30 
积分
8580 
那天有事不能去,现在看了甜儿妈的笔记和美妈些的评论,感触还是很深,谢谢美妈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6-2 20:01 发表


是的,你说的很正确
教育本身就不可以立竿见影
与其说是在谈孩子的教育,不如说是在教育家长

与其说学习孩子教育的方法重要,不如说家长教育更重要


是这样的!

我记得在王树的书中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我无法教于你步骤和技巧,只有真正想为自己做一些事情,才会自然而然涌动出独特的体验和悟,使你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飞奔。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6-2 08:52 发表


甜妈你高看我了哈,加上这次讲座,我也只见到孙老师2次

对各位美妈的学习心得,我也是感同深受的。我只是提醒那位妈妈,如果抱着立杆见影的心态去学习,那么自然是觉得获得的东西不是她想要的,目 ...


是的,你说的很正确
教育本身就不可以立竿见影
与其说是在谈孩子的教育,不如说是在教育家长

与其说学习孩子教育的方法重要,不如说家长教育更重要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6-1 23:37 发表

其实对于你我而言,消化起来还是容易的
因为你听过无数次孙老师的课
而我虽然是第一次去听,但是专业的育儿讲座和心理学讲座以及各种育儿理念都有一定的了解

所以理解起孙老师的东西,也就没那么多难度

消 ...


甜妈你高看我了哈,加上这次讲座,我也只见到孙老师2次

对各位美妈的学习心得,我也是感同深受的。我只是提醒那位妈妈,如果抱着立杆见影的心态去学习,那么自然是觉得获得的东西不是她想要的,目的不同,感受自然不同。就如同我们去教孩子一样,是三下五除二就将答案告诉孩子呢,还是授之以渔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我这样说是对她的腑肺之言,因为我始终觉得父母自己的成长,胜过我们对孩子的千言万语。绝不是评批她不该对讲座抱怨哈,这个太正常了。因为说听不懂,和说操作性不强是不一样的,后者完全不是理解能力的问题了,而是观念问题。如果真的需要操作性的东西,那还不如直接去看冯德全了

我认为此次讲座的目的是要告诉你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是如何长大的,什么样的帮助才是更有利于他们成长的,至于细节问题,我认为是需要自已花时间去提练了。而提练的最好方式就是沙龙,摆龙门阵哈,有空我们一起整一盘嘛。

另外,对于这次讲座我的感觉就是没有讲完啊没有讲完,结束得匆忙,意犹未尽。。。重庆没找到速记高手,录了音的朋友们可能也还在整理中,我先把北京上海的讲认文稿贴到论坛来大家看哈先过哈瘾嘛。我硬是把老公拉切听,就是看了上海的文稿,觉得对老公的教育意义重大,可惜我们不是讲那个题目,只有等下盘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1544  
宝宝生日
2008-06-17 
积分
3367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6-1 23:51 发表

其实,把孙老师的精神胚胎和自我剖析开来

就是一个有积极心态良好情绪,有思维,有自己的想法,有创新,创造性的这样一个人。

那么,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了,就会影响到思维形态和自我的定义

还有,很 ...

甜儿妈说得很有道理。我在听完讲座回来以后,也曾跟我一个朋友讨论过,她没有去听讲座,因为她的孩子已经九岁了,我也认为她没必要去听。但是她给我回答的第一句话就是,她以前也去听过类似的讲座,都是纸上谈兵的多。所以,我很能理解甜儿妈所说的有些妈妈晕乎的现象存在。
但是我在听了讲座以后,却觉得不是这样的。理论可以指导实际,如果我们理论上都不正确,那实际肯定会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理论是正确的,那实际至少可以少犯错或尽可能的不犯错。在情绪处理这一块上,我认为中国人真的是非常欠缺的,包括我自己,所以亡羊补牢是有必要的,我们都不会想自己的孩子再去走自己的痛苦之路吧。
而且正如前面的妈妈所提到的,我不但从讲座中听到了如何对待孩子的方法,而且也从讲座中知道了自己在处理问题,对待人际关系上的不足之处,确实是受益匪浅。
下次孙老师如果还来讲座的话,我一定也会去听。下午的讲座我提前早退了,可能是我不太喜欢那种讲述方式吧。见谅了。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6-1 09:36 发表


咦,我记得我的回复是针对“bob_pang”同学 关于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有感而发的。我还是上面那些话,操作性不是一场讲座就能解决的,而且急于知道操作性,而不知其因,不知其理,也是行不通的。

我曾上过“完整的 ...

其实,把孙老师的精神胚胎和自我剖析开来

就是一个有积极心态良好情绪,有思维,有自己的想法,有创新,创造性的这样一个人。

那么,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了,就会影响到思维形态和自我的定义

还有,很多妈妈书的所谓的操作性就是:我宝宝今天哭了,我给怎么办?我宝宝今天打架了该怎么办?……但是这样的讲座也不可能来给你讲这些具体的细节

而孩子也有个体差异,很多方法也不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

所以,作为一个妈妈,只有多学习,勤学习,把理论性的东西变成切实可行的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


比如我女儿,开始自己飞需要选择舞蹈,后来又要放弃
我就觉得人不应该一会选择一会放弃


所以我尽量的沟通,让他接受
他不断的想放弃,又不断的接受我的心理沟通


那么,遇到哦啊这种困难,你不可能是某个专家可以给你切实可行的办法
即使给到你这一次解决了
也不能给你下一次

因为孩子是反反复复的成长过程

所以,你只有掌握理念的大前提,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帮助他选择和帮助他解决掉心理的困难

抓住孩子的特点,不断的提起新的兴趣点,才可以坚持某件事情。
这些是专家帮不了你的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6-1 09:36 发表


咦,我记得我的回复是针对“bob_pang”同学 关于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有感而发的。我还是上面那些话,操作性不是一场讲座就能解决的,而且急于知道操作性,而不知其因,不知其理,也是行不通的。

我曾上过“完整的 ...

其实对于你我而言,消化起来还是容易的
因为你听过无数次孙老师的课
而我虽然是第一次去听,但是专业的育儿讲座和心理学讲座以及各种育儿理念都有一定的了解

所以理解起孙老师的东西,也就没那么多难度

消化消化,还是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改进或者怎样对对待我们的孩子。

但是,有些妈妈,真的不是那么回事给。

说个很简单的例子
就是孙老师说的那三句话:你很生气吗?
                                          你想生气就生气吧
                                          你需要我陪着你吗?

这三句话,不同的妈妈去用效果都会不同。
如果把这种理念深入骨髓的人去用这三句话,也许会同样一模一样的话,说出来会非常有效果
但是如果对理念根本没理解,或者一知半解,只是把他当成公式去套用:我敢说百分之百达不到效果。

这个方法我百式百灵,对不同的孩子我都试过,但是我就亲眼看到有人用这个就是不行。

这就是区别在于:我说出来的时候我的神态很语气都充满的真诚和信赖
而我看到的其他妈妈:语气很神态就是很平板,孩子感受不到真正的被接纳。



所以,很多新妈妈连基本的一些东西都没具备,因此茫然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他们孩子也想我们的孩子这么大的时候
他们也坚持爱学习的时候

他们也会像我们这样觉得不难理解

因此,站在这些小宝宝妈妈的角度,我还是理解他们的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861  
宝宝生日
2009-07-04 
积分
2144 
一口气看了楼上各位妈妈的评论,需要消化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听孙瑞雪老师讲座归来(欢迎讨论)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