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欢喜红孩儿 于 2014-7-10 09:53 编辑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家。小女果果,三岁八个月,幼儿园,果妈是教师,果爸是军人,在外地的部队。当教师好些年,见过不少性格迥异的学生和无数离离合合的家庭,果妈想说的是,有孩子前,婆媳关系也许是关乎家庭和睦的主线,而有了孩子后,孩子的发展绝对是决定家庭走向的重要因素。所以,请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应当用正确的教育观来指导孩子的成长。
我会从三方面谈谈自己的育儿感受,可能冗长,肯请大家多担待哈。有异议的亲,欢迎一起讨论哦。
第一方面,孩子的日常教育。我喜欢宏观把握孩子的教育,一些细微琐碎的问题我一般不会干涉孩子。
1.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孩子,学会尊重孩子,也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记得果果两岁时,一次在和小朋友玩,突然尿裤子了。我当时惊呼“啊,尿裤子啦?”随之,果果嚎啕大哭。无论如何安慰她,开解她,就是痛哭不止。果爸知道此事后,跟我说,要像对成人一样对待孩子。我当时觉得委屈,我并没有责怪孩子,就是叫了一声,有必要哭得那么伤心吗?果爸反问,如果一个成人在外面不小心尿裤子了,你会当场这样惊呼吗?我顿悟。之后,果果凡有类似情况,我会尽力替她掩饰,并悄悄带她回家,帮她换掉裤子,不再让周遭的人知道。小孩子犯了错,没必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他,让他难堪。可以事后教育。甚至在教育时也要维护他的自尊心,学会转换方式教育,比如,编个类似的小故事,和他讨论这种行为是不是合适,正确的应该如何去做。
2.从小给孩子灌输自立的观念,对于小女孩,这点尤为重要。 果果爸爸从小就和果果说:“你生在一个只能靠自己的时代,别人永远是靠不住的。你强大,别人是你的菜,你弱小,你是别人的菜。”这种比喻虽通俗但易懂,果果从小就知道。虽然她不能完全理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观念一定会在她心中根深蒂固,并指导她的人生。
光说不行,当爸妈的还必须做出表率。如今各大论坛都在讨论全职妈妈的话题。全职妈妈们的核心观点基本都是“我之所以放弃工作放弃高薪,就为了多陪陪孩子。对我而言,孩子的教育比工作更重要。”诚然,这段肺腑之言我们无力辩驳。但是亲们,是否全职和孩子教育真的没有半分关系,工作和孩子也不是非得对立的双方。当老师这么久,我们最怕的就是和全职太太打交道。第一,他们大都不能正确客观的定位自己的孩子,第二,他们的教育观念并不符合社会的需要,跟她们很难沟通。而我们遇到的所谓“问题少年“也大都出现在单亲家庭或者全职妈妈的家庭。注意是大都,不绝对哈。 我知道妈网里面有好些全职妈妈,其中也不乏真正有能力,确实能在职场中挥洒自如的OL。那么,请在孩子幼儿园或小学后回归吧!生活的重心可以是家庭和孩子,但不要和社会脱节,更不要让孩子的教育与社会脱节。果爸是军人,部队随军的嫂子不少。但是果爸果妈却从未考虑过。老实说,一方面是家庭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我确实希望从小给孩子传递一份正能量-妈妈虽然是女性,妈妈同样在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社会存在。妈妈的家庭角色绝不逊于爸爸,妈妈对家庭的贡献甚至可能超过了爸爸。嘿嘿,小嘚瑟一下哈。
3. 要学会保护孩子,并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我们对孩子的保护往往是在孩子的身体受到伤害时。但是当孩子遭受的不是肢体伤害,而是言语伤害时,家长更该挺身而出,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这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相当重要。记得一次,一位妈妈当着两家孩子的面说:“你们果果胆小,不像我们**,是该锻炼一下。”亲们,根据说话人的语气,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善意的提醒,另一种则是有意的讥笑。这位妈妈的态度明显属于后者,于是我立马笑着回击她:“小女孩,胆子小点好,今后少吃点亏。”对方顿时无话。另一次,果果逗一个小弟弟玩,弟弟不懂事,突然一把朝果果抓去。周围的人愕然,这时,旁边一个妈妈不怀好意的发话了:“他抓过啦,你们果果怎么不知道反抗,不知道躲啊,要是我们**,早躲一边去了。 ” 我见果果脸上的红色抓痕,一幅委屈的样子,很心痛,不是为孩子被抓,而是为孩子受到这样伤人的评价。于是我转身跟那位母亲解释:“果果很喜欢小孩,我们经常教育她,对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一定要爱护,他们小不懂事,你要让着他们。她只是遵守了和我们的约定而已。显示出了一个姐姐该有的大气!”
4. 孩子的消费。穷养儿子,富养女。
对于这句话的阐释已经有了无数的版本。从果果出生到现在,砸在她身上的银子真的不再少数。但是给她花的钱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确实需要。第二,在我们的承受力内。不要误解富养的意义,富首先得具备富的条件,相信绝大多数家庭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所以请不要动不动就说富养,因为养不起。其次,即使您的孩子确实是富二富三代,她也终会遇到比她家庭环境更优越的男士,所以这种逻辑是行不通的。女儿最终的宿命不可能由金钱来堆砌,而得靠她自身的素质和判断力。衣食无忧就好,何需攀比。
我要讲的第二方面是关于孩子的学习。 众所周知,现在孩子所面临的竞争更激烈,所以,好多小朋友都不得不在三岁后就进入各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特长班补习班学习。对我而言,果果在现阶段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少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好学上进的意志品质。幼儿园阶段,学习的好习惯体现在阅读上。必须培养孩子爱看书爱阅读的习惯,父母闲暇时,一定要定时陪孩子一起阅读。阅读完后要引导孩子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提问和思考。阅读一定会让孩子终生受益。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上课该做什么,课后该做什么,作业有何要求,复习如何进行,周末如何安排,考前如何安排,假期又该如何度过等。有了这些学习的基本概念,孩子的中学学习才会游刃有余,家长在孩子的中学阶段也会过得比较轻松。
我要说的第三方面是孩子的语言。 首先说哈,果妈大学主修英语。所以经常会有妈妈问我果果的英文情况。黑惭愧的说,果果快四岁了,我还从来没教过她一丁点英语。但是对她的英语学习,我一直有自己的计划和考量。首先,妈妈们该明白这代孩子学英语的目的,绝不是像我们当年,仅仅为了考试拿高分,考个好学校。我相信绝大多数妈妈和我的想法一致,希望孩子能借助这门语言在其他国家继续求学,甚至生活,能够在将来过得更好。那么我们的立足点也该是一样的,英语是拿来用不是拿来考的。所以,关键不在于让那幺小的,连中文都无法表达完全的孩子去学英语,而是想法给她缔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因此,果果从小到大,只要跟我出门,凡遇带小孩的老外,我都会想尽办法去和他们搭讪。为的是让孩子有机会跟外国人接触。中国人学英语,一旦遇上跟老外交流就会有心理障碍。所以在果果说话以前,让她和外国孩子玩是为了克服惯有的恐惧心理。现在带她和老外玩,是为了让老外教会她地道的英语。果果仅会的几个英文单词和表达,要么是和老外学的,要么是看《爱冒险的Dora》学的。在与老外玩耍的过程中,她渐渐对英语有了一些认知,并且已经有愿望要学英语了。 这个假期开始我会教她一些常用的英文单词和表达,不刻意抽时间教,而是贯穿在生活中,随时都教。到六岁左右,我会让她参加一些英文小班学习,就是由大学英语老师自行开办的,几个孩子一起的小班。每周该会有一节外教课,没有固定教材。课程重在孩子听说,介绍国外的一些风土人情,一些情景剧表演及小游戏。据说川外有老师开办这种班。到时我再去打听啦。等果果再大点,让她阅读一些简单的英文儿童读物,童话或小说的缩略版。并且趁假期,带她去各国看看,不跟团,呵呵,我们娘俩自行办签证,开启穷游之旅。
总之,孩子的教育是门大学问。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有效期仅仅只有十年,换言之也许十年之后,你给孩子的教育已经不具备时效性了,他们也许会听,但不定能遵照执行了。所以,我们必须在第一个十年把我们能教给孩子都教会她。其实我说的这些,我自己也没法完全做到,毕竟好多东西是“知易行难”。写出来,是希望与各位美妈共勉。祝福每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花期,只要我们耐心教导,宝宝的花期定会如约而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