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常常会听到父母们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他就根本不让我省心,我说什么都好像是放屁。”“我要他去睡觉,他就偏要玩。”“告诉他吃这个好,他就是不听,要给他剪个头发吧,跟要他命似的”…… 更糟糕的是,孩子好像生来就跟家长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即使把家长让孩子这么做的原因讲给给孩子听,孩子好像也并不买账,家长还为此耗尽了精力。并且,我们上期提到过的一些新方法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就算知道要与孩子产生共情,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肯定孩子的感受,家长也难免感觉不轻松,毕竟要改变自己惯有的一些“家庭霸权”,而且肯定了孩子的感受之后就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引导孩子乖乖跟自己合作。 要鼓励孩子和家长合作,其实家长们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陈述事件:描述你所看见的现象,或者陈述你所看到的问题。 当人们不断指出你做错的时候,你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你该做的。如果只向你描述现象和问题,你就能把精力放在问题本身上面。大人描述问题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告诉了孩子该怎么去做。 2、 提供选择:解释不清的问题,给孩子一些提示就行,暗暗地引导孩子往自己的思想靠拢。 孩子在无形中接受你的提示,比接受你的谴责要容易得多。而且,当给出孩子提示的时候,他们往往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3、 尽量用简单的词语来表达,人都有厌烦说教的心理。 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不喜欢长篇大论,对孩子来说更是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4、 家长自己的感受也要表达出来。 孩子其实也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变得更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别人。其实,父母只单纯说出自己的感受的方式通常比较有效,可以用“我觉得……”这样的词语。只要不受到攻击,孩子还是可以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的。 5、 写便条 有时候,文字比口头说更有效,总比大吼大叫无法沟通要好得多。善用这个方法,孩子会更愿意与你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