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3-3-29
- 帖子
- 2470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642
- 精华
- 2
- UID
- 9436424
   
- 妈币
- 10079
- 宝宝生日
-
- 积分
- 2642
|

本帖最后由 越越爸 于 2013-12-6 10:26 编辑
一直想说说这个话题,想了许久许久,现在的婚姻不经过单位,不经过家庭,双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于是每天就有了报纸上的公而结果一样:今日结婚267对,离婚87对。多么好笑的结局。以前小的时候,父母亲生到我们五姊妹,那时候的条件是艰苦的,一学期学费十几块钱,一到交学费的时候,没有钱了,母亲总是厚着脸皮去给舅舅借,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借钱的日子,却给了我们努力的机会。
小的时候不管日子多么艰苦,父母亲经常吵架,有时候还练练身手,但是都没有说过一句要离婚的话,风雨过后总是能够见到彩虹,为了孩子,为了日子。我们的爷爷和姥姥们总是说不上话,掺不上嘴,只能在一边说说闲话而已,自然小时候的这个家庭就顺理成章的只成了父母的小家庭了,没有所谓的外人的掺和,只有因为穷困的吵闹和争论。
除了这些,却没有伤及婚姻的话语。
看看现在的婚姻,曾经的甜言蜜语却成了后来的笑话和回忆,有些人结了婚,却一样在为自己的家人和姊妹活着,没有很好的完整的融入到自己组建的小家庭中去,有些人结了婚,却一样在洒脱的活着,没有想到已经有了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是需要建立信任和群体性意识的时候,有些人说,传销不好,直销有错,其实不然,透过传销看世事,它也是社会上,生活中的一种游戏规则,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也是需要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段时间,大姐的大儿子结识了一个女朋友,那个娃儿已经到大姐家住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反正我是觉得有些长了,足足有了半年了吧,我曾经轻描淡写的问起大姐:你见过你的亲家吗?她说没有。我说,你儿子见过他未来的丈母娘吗?她说,没有。我最后说了一句,你们还是要按规矩出牌哟,不了解,不去了解,怎么接受。他们的思想观念不一样,仍然是那么随意,可能是我太过于死板,或者是跟不上形势了吧,但是私事更私,不能过多的干涉。
现在的婚姻,正好赶上我们有好几姊妹的时候,姊妹多了,意见就多了,有些姊妹喜欢掺言,喜欢去干涉和涉及人家的小家庭的一些事务,比如说买房子呀,固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生存是需要有一定的居所,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更需要的是钱还是人。昨天晚上,和一个离了婚的人聊天,她已经四十岁了,她说她好想找个人结婚算了,几个朋友中,她在委托我们帮她找找,我说,你有什么要求和条件呀?她回答我说,经济条件要过得去吧,人要对我好才行。表面看来,这些条件无可厚非,没有什么异议,但是深入想来,四十岁的人去找个人,如果以前条件成立的话,那个人至少已经四十五以上了,如果这个人四十五以上了,人很好,经济条件不怎么样,那么他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失败的,她还在说,要没有烂德性。我回答她说,这个世上,因为女人不贤惠或者其他原因离婚的人很少,机率相对男人错误来说小得多,如果他没有烂德行,那么可能他就或许不会离婚,所以说,我们的过程让我们的思想变得如此复杂起来,让我们有所选择而别无选择。
昨天儿子读书回来,老师要求用又·····又···造句,我说了句又横又踹,他不依了,说不太好听,一个小孩子都有这样的意识,作为父亲,我觉得十分欣慰,但是有一些人还真是这样,遇到一个小事,或者可以顺着过的事情,却仍然不依不饶,非得弄得个家破到底,何必呢,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生活和行为是社会的通病,就像我们耍手机一样,男人都爱上了小三,不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当这些东西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这可以这就成了我们的悲哀和无奈,你能说是教育的问题?发展的问题?认识的问题?思想的问题?道德的问题?当然我们不好说,只能让社会和时间去证实,也许就像我们当时穿的确良的时候,最后换成了纯棉布的时候,那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现在的家庭,有些人条件有限,老了的人没有办法,只有和年轻人住在一起,而且有些老年人天生就喜欢管年轻人的事情,也许是出于自私,也许是出于爱意,但是老话有句说得好,任何人的儿女都是儿女,你在爱护你女儿和儿子的同时,也应该要想到人家的女儿和儿子也是一样的心情和期盼。但是在现在 生活中,我们与之交流和沟通的时间还是少之又少,只会更多的利用暴力或者沉默来改变或者忍受。 而内在原因就更多的在于,我们组建成立小家庭以后,没有很好的进入情况,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而相互迁就,相互体贴的时间更少,有许多年轻人,睡到自然醒,今天早上我去坐了一下轻轨,感受到气氛的热烈和人气的热闹,有好多年轻人,二十几岁的,一下列车,飞一样的出了车门,我倒是不赶时间,拿出手机一看,8.57分,可能想像他们是多么迫切地要去签到,心情可以理解,不过话又说回来,任何手机都有闹钟功能,为什么不事先预计好,而非得在地铁上来抢这么几分钟,甚至不太安全的一些行为。有好些年轻人,天天每顿都在外面吃,可能更多的是习惯,殊不知家庭的餐饮会让人更加温暖。但是几曾享受过这份温暖,也许只有父母亲在的时候,他们赋予了你们这份温暖吧,因为我们少有或不曾去创造过这份温馨。
因为本人文笔有限,昨天本来想好的思路,结果被一外来人给打断了,谢谢大家,只有点到为止了。
希望大家幸福安康,万事如意!奉献快乐,必定会得到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