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9 | 浏览: 203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0:2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比拂晓美丽 于 2013-3-8 15:57 编辑

大家好,我是个新人哈,才注册的新号,嘿嘿。。。
看了几天的帖子,有很多关于孩子教育的,相当不错,值得学习和借鉴;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我最关心的话题,估计也是所有麻麻们最关心的一件头等大事吧!!!今天通过自己成长岁月中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教育孩子的一些认识和想法,希望大家能给予一些宝贵的意见,提出大家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共同寻找一个对孩子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已有 1 人评分妈币 收起 理由
~铁扇公主~ + 100 谢谢分享,希望大家一起多交流教育问题。.

总评分: 妈币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本帖最后由 比拂晓美丽 于 2013-3-8 10:28 编辑

有个叫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父母亲的第一职业是做一个合格的爸爸、妈妈,其次才是努力挣钱工作的职业。
因为任何的成功都取代不了对孩子教育的失败!
孩子始终面对未来而成长,而作为父母亲能够给予孩子的是,和他在一起的每一个当下为他添加一份内在力量,与他没有在一起的时候给他一份祝福的力量!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1999  
宝宝生日
2010-12-08 
积分
981 
努力学习做合格的父母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回复 凤凰妖姬 的帖子

谢谢亲支持哈!我们相互学习啊!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本帖最后由 比拂晓美丽 于 2013-3-8 10:50 编辑

当一个人成为父母时,莫名其妙的“优越感”随即产生,我们会赋予自己新的职责,并戴上“父母”这个面具。渐渐地,我们会一本正经的行事、言谈中都充分流露已经是为人父母的气息。进而我们忘了自己仍然是人,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就会有七情六欲,而且我们的情绪可能因为孩子、因为工作、因为人生思考,会有不同的变化,并会把这种情绪投射在孩子身上。成为父母后就面临需承担重责大任的挑战,我们会认为必须言行一致,对每个孩子一律平等看待、疼爱,并且无条件的接受、忍耐、牺牲,完全将自己抛诸脑后、所做一切都是为孩子,甚至为他而活……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父母的一番美意是可以理解的,却往往带来反效果——因为要为他好的价值判断与标准是由父母决定的,不是由孩子亦或商量决定的!有时候正是基于这份“为他好”反而破坏了亲子之间最亲密的关系,本来无条件的付出变成了对孩子的“条件”与“筹码”。一旦这份亲子关系开始破裂的时候,更不知如何积极地去发展亲子的新关系。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爱不要作为筹码,因为:
  ● 父母对孩子的爱超越一切事物,应该是孩子在世界上永不会失去的东西。因此,父母不应随便地用它作出要挟或作为交换的筹码。
  ● 这份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泉源。因此,这份爱是无私、单纯的付出。
  ● 这份爱若在父母的语言中表现出带有条件的话,孩子会对父母亲养育自己的目的有所怀疑。因此,这份爱,正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支柱。
  ● 这份爱若因为孩子做的某些事失去的话,孩子渐渐会变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这份亲子关系。孩子并会潜移默化的移植到自己的生活、工作、甚至是下一代教育中。因此,不要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以条件作为交换。
  ● 父母若对孩子开出条件,这份爱便作为了筹码,孩子他日也会把对父母的爱作为筹码,来对待父母。因此,今天爱给了你什么权利的社会中,很多父母子女关系完全破碎亦或者子女与父母产生相处的抗拒,便是这个原因。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记得以前小时候我特别的调皮,又一次打烂了学校的玻璃,心头害怕极了,因为老师已经通知了我的父母,回家不是挨打就是挨骂;那时候就像逃跑,跑远点,那样就不会被父母和老师责罚了;但是我又不知道跑去哪里,于是就胆战心惊的回了家!果然,我妈妈一见我就是劈头盖脸的一正骂,甚至要打我,我除了害怕还是害怕。。。虽然到最后,父母还是没有打我,但是,那晚我过得非常不安,我情愿他们打我一顿,因为打完了,事情也就过去了!
我父母平常很少打我,除非我做了什么严重错误的事情,但是他们对我的责骂,可能比打我一顿还要让我更加痛苦!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其实,到了现在我明白,父母为何要对我那样,因为在父母心中有太多的律条标准,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太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良好、不愿露出瑕疵;而孩子的表现,正是父母形象与尊严的代表,父母的爱是建立在孩子的表现达到他们所期望标准才会是“无私”的。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因为这种心态,难免在孩子有错时,无法去接受,其根本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律条与标准被“践踏”,所以难免会夸大情绪地责备孩子了。
  人的情绪一直是个很难处理的问题,就像行为一样,也是有目的的。当人根据自己的信仰和目标来行动的时候,情绪能供给所需的能源。当别人违反自己的律条标准时,情绪就提供负面的破坏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某种信念,相信如何去生活最正确,依这种标准生活。若不是依这种标准过日子的人看起来好象做错事了、行为不当、或是很坏,至少没像依照我们方式那样活得好。
  因此,引起现今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信念就是,替对方的喜怒哀乐负责,好像那个发生的事情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在情绪、言行上不能去接受,甚至会歇斯底里的做出爱给了你什么权利伤害对方的事情。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本帖最后由 比拂晓美丽 于 2013-3-8 15:55 编辑

因为你爱孩子,也许你就以为有权力去要求他的思想和行为必须按照你的意思,并且以你的是非标准判断孩子言行举止的“对与错”这个态度,便是把爱当作一个控制别人的工具了。本来很崇高的一份感情,便沦落到成为一条绳子——让别人受制于你的工具,这个是有问题的!于是,当孩子进入青少年期后,便想逃离这份控制!更严重的是:一旦进入青少年期,父母越不要的就越要,父母越反对去做,就越去做。因为孩子也想和父母一样证明自己是“对”的!这不仅仅体现在成长阶段,在后期的学业选择、工作选择、配偶选择上,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潜意识”叛离。当这一切正在发生的时候,父母只是为了表达:我是为你好;我是为了你的将来;我是爱你的!但是这样的爱,孩子能否接受?!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所以,真正爱孩子就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因为作为父母来讲,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孩子可以做的父母就不要代替孩子去做;更不要控制孩子成长!控制孩子成长就是说:指定孩子要学钢琴而不能学打鼓,必须学会跳舞而不可以去爬山、露营等;
所以,最佳的办法是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只要他选的项目学习得好,给他鼓励,支持他去继续或者转学其他项目;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很多父母注重孩子是否听话这个问题;父母之间的见面问候,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孩子乖不乖?听不听话?难道孩子今天没有听话,明天就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就不能出人头地?当然不是!父母觉得孩子不停话,出现很大的情绪反应,是应为父母的权威和尊严受到了挑战,父母本身的一套信念受到了冒犯;
父母表面上觉得:孩子这样不听话,长此以往,不能成长为成功的人!其实根本原因或是自己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或是对孩子的失控感觉、又或是想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教训套入孩子的人生中!

点评

narentuoya  我爸爸应该就是这种思想,觉得做父母的有很权威的地位,还在家里表示附近很多老人都打骂孩子,表示出对我对孩子不实行打,的教育方式的不满  发表于 2013-4-1 23:25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其实,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去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明白而且感到事情应该怎样去做,更因为事情能够给他足够的价值而主动的去做。若孩子什么事都主动的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就不需要听话了;
人都不是一样的,就算是自己的孩子,他也不能在每一件事上与父母有绝对相同的看法!
不要让孩子复制父母的信念与经历,要让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体验!孩子的人生经历才是他通往生命觉悟的法门!!

开心

幼小班

Rank: 1

妈币
21  
宝宝生日
2012-06-01 
积分
孩子的教育确实是我们关心的头等大事,多交流下吧!有些是很头痛的,现在的小孩子不好管!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我在一本叫(父母亲圣经)的书里,看见了这么一个分析:
家长典型的三大心理特征:
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二、喜好面子、攀比孩子;
三、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就是这三大特征,才使得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重重的压力之中,从小就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学习竞争中;


Rank: 2

妈币
143  
宝宝生日
2005-02-22 
积分
21 
虽然现在有的小孩已不再信服权威式的亲子关系,但一些父母仍然相信不打不成器、黄黄金棍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念;可是他们没想到这种观念却导致孩子的抗拒心增强,沟通难度升高,自尊心低落;孩子叛逆的情绪也许暂时被压抑在父母的权威下,但隐藏在孩子背后的自我伤害,需要家长警惕!整个大环境的改变,我们必须明白今日的养儿育女不仅是提供生理上的温饱和安全环境,更多的要考虑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

Rank: 4

妈币
153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99 
回复 比拂晓美丽 的帖子

对头对头,不知不觉就变这种了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1037  
宝宝生日
2009-09-27 
积分
8661 
学习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4004  
宝宝生日
2009-12-11 
积分
2870 
很多父母注重孩子是否听话这个问题;父母之间的见面问候,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孩子乖不乖?听不听话?难道 ...
我爸爸应该就是这种思想,觉得做父母的有很权威的地位,还在家里表示附近很多老人都打骂孩子,表示出对我对孩子不实行打,的教育方式的不满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谈谈个人对于孩子教育的总结、经验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