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217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Rank: 10Rank: 10

妈币
2658  
宝宝生日
 
积分
58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21:1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各位妈妈爸爸,大家好哈,有没有那位知道斜颈手术的?我先来说说我妹妹的情况吧,三个月的时候在儿科确诊是斜颈,就开始药物治疗,两个月注射一次强地松,至到一岁,然后一岁半,两岁各复查一次,今年3月我妹妹复查的时候医生说是注射治疗的效果不好,需要手术,我当时觉得娃娃这么小,就要做手术,伤害好大呦,医生说是小手术,只要伤口不感染就没有什么问题,我还是怕,做手术要住院,当时家里又没有人腾得出手,外公去年脑出血瘫痪了,离不得人,爸爸上班请不到假,我就问医生可以过一段时间来做手术不?医生说可以,我就准备过年的时候,爸爸放假的时候做的,上个月,娃娃外公还是没有撑住,今年住了两次院,差出来是肺癌,就在上个月,咳嗽很厉害,最后那天吐血,120拉到医院的时候就没有气了,办完丧事,一直陪在外婆家,现在外婆也没什么了,我就想起来妈网请大家818知道这个手术不,我心里也好有个底,我妹妹现在这个颈子平常看不出来,摸起还是有个硬块,还是准备天气凉快了就去做了,谢谢大家!知道的妈妈爸爸些来聊一聊~~~

回帖推荐

妙手无针 发表于6楼  查看完整内容

回复 妙手无针 的帖子 小儿斜颈,医学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 ,导致缩短,颈部向一侧编斜畸形 ,同时伴有脸部发育受影响,小于对侧。该病在早期进行正确有效的非手术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完全得以治愈。[1-2] 临床表现  婴儿出生后1月后 ,被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有梭形肿块,较硬不活动,至5个月后逐渐消退,胸锁乳突肌纤维性萎缩变短呈条索状。牵扯拉枕部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肩 ...

Rank: 10Rank: 10Rank: 10

妈币
2658  
宝宝生日
 
积分
583 
哎,没有麻麻知道的吗?
11

硕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币
12086  
宝宝生日
2010-01-10 
积分
14991 

败家女王 亲子达人 育才女神 时尚潮人 教育达人 摄影达人 败家达人 打折情报员 魅力大使 模范夫妻 玩乐潮人 终身成就

美吗,你要坚强点
在找家儿科权威点的医院检查咨询下

Rank: 10Rank: 10Rank: 10

妈币
2658  
宝宝生日
 
积分
583 
回复 chenxin_007 的帖子

谢谢美妈!我现在比以前刚知道要做手术的时候淡定些了,但是还是很担心手术的危险性,必竟颈子这个部位很多血管,也担心妹妹颈子有疤

Rank: 3Rank: 3

妈币
205  
宝宝生日
 
积分
67 
可以试试推拿呀,现在我就在给1个月的宝宝按摩,一个疗程了,效果还不错

Rank: 3Rank: 3

妈币
205  
宝宝生日
 
积分
67 
回复 妙手无针 的帖子

小儿斜颈,医学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 ,导致缩短,颈部向一侧编斜畸形 ,同时伴有脸部发育受影响,小于对侧。该病在早期进行正确有效的非手术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完全得以治愈。[1-2]
临床表现  婴儿出生后1月后 ,被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有梭形肿块,较硬不活动,至5个月后逐渐消退,胸锁乳突肌纤维性萎缩变短呈条索状。牵扯拉枕部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肩部,面部健侧饱满,患侧变小眼睛不在一个正确水平线,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2]诊断鉴别  先天性肌斜颈的诊断无困难,但应与其他原因所致斜颈鉴别。如: 骨性斜颈、颈部炎症、眼肌异常。
辅助检查
  B超检查对比二侧胸锁乳突肌厚薄,质地,有助于鉴别是否肌性斜颈。
鉴别诊断
  1.骨性斜颈:颈椎异常如寰枢椎半脱位,半椎体等X线继续检查可确诊,胸锁乳突肌不挛缩 。   2.颈部炎症:遇见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及全身安排症状,胸锁乳突肌无挛缩。   3.眼肌异常:眼球外肌的肌力不平衡,斜视以颈部偏斜协调视物,建议眼科就诊排除。[2]疾病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婴儿期采用保守治疗,大多数疗效满意。1岁后,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则采用手术治疗。一般认为3岁以上,面部畸形难以完全恢复正常。
保守治疗
  适用人群:适用于出生后和不满半周岁的婴儿,应积极采用保守治疗,以促进血肿早期吸收,防止肌纤维挛缩。   1.手法按摩:可先在医院按摩,患者家长掌握手法操作要点后,自行在家按摩,既方便也易于坚持。方法是用手指对挛缩的胸锁乳突肌进行柔和的捻散捋顺,边揉捻边,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动作轻柔。轻度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可以逐渐得到舒展,头颈姿势恢复正常。   2.沙袋固定:让婴儿仰卧床上,脸向患侧,枕部向健侧,用沙袋(或米袋)固定,保持头在以上体位。   3.局部按摩:涂以滑石粉,用拇指或食指在肿块反复按摩,可活血、消肿、散结、解痉,促进肿块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4.牵拉:持续将头牵向健侧,每日30~50次左右,可分次做。做时把患儿平放于床上,父母用双手按住其头,将其下颌转向患侧肩部(即颈部包块处),转过去之后停顿1分钟左右,让肌肉处于拉长伸展状态,手法要轻柔,防止用暴力。    5.体位疗法:亲人或者保姆要根据不同的病变位置,选择自己在喂奶和睡觉时的位置关系。比如说孩子是右侧斜颈,就要在喂奶和睡觉时把孩子放于您的左侧,反之亦然。

Rank: 10Rank: 10Rank: 10

妈币
2658  
宝宝生日
 
积分
583 
回复 妙手无针 的帖子

谢谢美妈,才在儿童医院确诊的时候也是注射强地松加按摩,但是两岁复查的时候医生说治疗的效果不好,还是要做手术,没法!

Rank: 6Rank: 6

妈币
745  
宝宝生日
2010-12-31 
积分
235 
我看到新桥医院儿科康复中心有宝宝在那里按摩至斜颈咯,你看你家的要不要去咨询哈

Rank: 1

妈币
4  
宝宝生日
 
积分
回复 妙手无针 的帖子
可以试试推拿呀,现在我就在给1个月的宝宝按摩,一个疗程了,效果还不错

你是自己做还是去医院做的?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关于小儿斜颈的,有木有美妈些了解的呀?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