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41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

妈币
1022  
宝宝生日
2011-05-30 
积分
37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4:3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在真正有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以前,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位好妈妈,一位在子女教育问题方面的专家。然而,当和自己的孩子朝夕相处的时候,才又让我重新开始虚心地学习如何做父母。每天清晨,我都会鼓励自己说:“今天将会有所不同。”但每一天都只不过是前一天的翻版。“你给他的比给我的多!” “这是粉杯子,我要的是蓝色的。”“这麦片真恶心,像呕吐出来的”“他推我。”“我根本没碰他!”“我不回房间,你别管我!”
  我被他们折腾得精疲力尽,想到了去加入了一个父母小组(这是我以前没想到的)。我参加了这个小组在“地方儿童辅导中心”的一次讲座。主讲人是年轻的心理学家汉姆?吉诺特(Ham Ginott)博士。他讲的主题是“孩子的感受”,内容非常有趣。两个小时的课程很快结束了。当我回到家的时候,脑子里充满了新的想法,笔记本上也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还没完全理解的新理念: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常见问题:父母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例如:
  “你并不是真的那样觉得。”
  “你是因为累了,才这么说。”
  “你没必要这么难过。”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听完讲座以后,我在想:“也许别的父母那样做,我不会是这样的。”后来,我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行,发现事实上我也和他们一样的。下面是仅一天之内发生在我家里的对话。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赶快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累了!
  孩子:妈妈,这儿好热。
  妈妈:这儿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妈妈: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孩子:这个电视节目真无聊。
  妈妈:不会吧,多有意思啊。
  孩子:这个节目真傻。
  妈妈:不对,这多有教育意义。
  孩子:这个节目真烂!
  妈妈:不许你这么说话!
  大家看出问题来了吗?我们所有的对话最终都演变成了争吵,并且,我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的孩子不要相信他们自己的感受,而要依靠我的判断。
  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后,我决心改变自己。但并不知道该怎样开始。后来对我最有帮助的做法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我问自己:“假设我就是那个感觉累或者热或者无聊的孩子,希望让那个对我的生活至关重要的成人理解我的感受,会是什么样?……”
  随后的几个星期里,当我试着了解孩子可能会有的感受时,我说话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了。我并没有刻意使用一种说话技巧,而是发自内心地体会孩子的感受:“虽说你刚睡过午觉,但你仍感觉累。”或者“我觉得冷,但你觉得这里很热。”又或者“你好像对这个节目不感兴趣。”不管怎么说,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真实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
  我的新方法在开始的那段时间内非常见效。我和孩子们的争吵也明显少了。直到有一天,女儿说:“我讨厌外婆!”我脱口而出:“这样说外婆,太不象话了!其实你也不是故意的。我不想再听到你这样说。”
  这件事情让我重新反省自己。孩子的大部分感受我已经可以接受,但如果孩子们说的话让我生气或者焦虑时,我立刻恢复到了从前的自己。
  如果我们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就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他人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
  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1.安静专心地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哦……嗯……原来是这样……”
  3.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我看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其实,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有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
  在所描述的四个技巧当中,最难的恐怕是倾听孩子情绪的宣泄,并说出他们的感受。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演练,才能看到孩子的内心,从孩子的叙述中确定他/她的真实感受。
  说出孩子的内心感受非常重要。一旦孩子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便能开始着手帮助自己。
  ……
lin chen

高 三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26473  
宝宝生日
2012-11-24 
积分
4458 
亲,学习了,很有道理哦。

Rank: 6Rank: 6

妈币
1022  
宝宝生日
2011-05-30 
积分
374 
有这本书的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怎样讲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会讲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