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64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妈币
14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2:3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自转基因技术出现的那一天起,争论一直不绝于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是力挺发展转基因技术的专家之一,在闭幕不久的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黄大昉又指出:“转基因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第一年开始至今,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已达到10亿公顷;至2010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达到29个。”他认为,转基因技术是现代农业史上发展最为迅速的作物技术,全球转基因作物育种产业已进入至关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发展势头强劲
黄大昉在报告中指出,201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48亿公顷,是1996年的87倍。
另外,先已有29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有53个国家批准了110多个转基因产品进入市场。全球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允许进行试验研究或进口转基因作物原料用于饲料和食品加工。这些数据反映了世界各国对转基因育种产业的重视,带动数以万计的农民对转基因技术的认识逐步走向科学和理性。
我国始终没有动摇过
2008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11月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又明确提出“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0年,生物育种被正式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与推动下,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包括功能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品种选育、安全评价、产品开发、应用推广等各环节在内的转基因育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开发的整体水平已在发展中国家中居领先地位。
针对公众最关心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黄大昉一再强调:“经过严格科学评价依法批准生产应用的转基因作物是安全的,其风险是可以控制的。转基因在国内外大规模应用16年以来,从未发现任何有实证的安全事故。”
“若我国能充分利用在制度、资源、人才和技术上一定的优势,抓住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发展的有利时机并大力推动其产业化,一定能够增强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反之,如果我们犹豫不决甚至止步不前,就将失去这一难得机遇,不仅农业发展会受制于人,还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黄大昉说。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转基因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必然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