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2 | 浏览: 133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14721  
宝宝生日
2010-09-12 
积分
4846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0:4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瑞德妈妈 于 2011-6-10 22:07 编辑

食滞是小儿常见病,多数父母都不知道小儿会食滞,因为食滞的表现并不是单一的吃撑了。
食滞已经是一种疾病,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症状,如:拉肚子,挑食,胃口大开吃不饱,便秘,睡觉不安稳,经常肚子痛,经常有各种炎症产生,有个别小孩表现为经常发烧等等。这些表现都和食滞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何我的小孩食滞呢?
导致食滞的原因很多,并非单一的吃多了,才会产生食滞。      
小朋友每天吃的都很少,还很瘦,也会食滞吗?也会食滞,起因于初期的饮食导致肠胃功能减弱,不能自行调节恢复。      
小孩睡觉很不安稳,整晚在床上挪动,爱说梦话,这是什么原因?
这也是食滞的一种,黄帝内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      
发烧不是因为感冒或者有炎症吗?从西医的观点出发就是如此,但是中医经过辨证论治,食滞也是发烧病因中的一种,经常发生食滞导致发烧的机率也会增多。      
经常给宝宝吃健脾的营养食品,脾胃还是不好?这类情况比较多,例如:山药是一种健脾祛湿的药食,社会上都把它当作圣品,似乎实际效果与理论总是有出入,达不到宣传中的效果。这是因为山药虽然健脾,但是也容易滞胃,食入不当,导致食滞。营养品虽好也要正确食用才能起效。      
小朋友只爱吃素菜,基本上不吃肉,这是什么问题?这种情况也可以纳入食滞范畴,属于偏食一类,吃肉多有肉积,吃素多有素积,吃水果多有水果积,一些成人经常喝茶也会有茶积。      
脸色不好,青白青白的,听说是肚子里有虫,这是什么情况?这种看似气血不足的表现,也有食滞的可能性,气血无法升华到脸部导致,由于食滞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也就减少了,形成脸色苍白。      
食滞的问题已经在小朋友当中流行开来,但是父母们还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食滞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关键就在于,一旦发生食滞,脾胃运作能力就大大下降,整个身体营养输送就会出问题,身体没有得到营养就会远离健康
食滞的产生有几种情况:
一、小孩脾胃柔弱,运化力不够强大,家长无法了解与衡量,给予过多食物导致负荷超重形成食滞。至于吃多少量为之合适,并不是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每个小孩体质不同,脾胃运载能力不同,无法用量来衡量
二、父母给予的营养过量,品种过杂。      
1、小儿时期身体脏腑的机能都是比较单一的,协同工作的能力不足,例如在语言方面,行为方面,思想方面都是单纯的,并没有构成复杂的组合。成人可以处理复杂的事情,而小孩肯定不行,就是同理。      
2、脾胃在消化方面也同样是单一为主,对食物的识别和消化吸收是单纯的,例如婴儿只是对母乳或者某种奶粉吸收,随着生长开始对各种食物识别吸收。在儿童期,思维没有复杂化之前,脾胃的功能仍旧是单纯的。      
3、由于父母们对这种生理因素并不认识,一直受到社会上商业化的引导,在饮食调理上给予多种营养组合的调理。又如早餐,不是给予一种食物,而是多种食物的配合,就导致脾胃对多种复杂食物处理上增加了工作负担,虽然量少,仍然使得脾胃忙碌工作,这与我们日常工作都是同样的原理,最终导致的就是早上的工作还没有完成,中午餐就到了,工作任务继续累积,日积月累食滞也就产生了。      
因此建议父母在饮食护理上不要复杂化,食物搭配一荤一素即可,五谷杂粮上,吃一种就是一种,不要杂合而吃。对于难消化的五谷要少吃,相隔时间要长。
三、小儿生病期间,受到现代营养学观念的影响,生病了多吃些营养才能抵抗疾病,素不知反而增加负担导致食滞,影响了身体对疾病的抵抗。生病期间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胃口没有原来这么好(若胃口仍然好的,就不必担心病会有多重),身体各个机能正在全力抵抗疾病的时期,此时增加营养以及食入量,反而导致脾胃负担过重,营养输送转化失常,病就会拖延,久了变成慢性。忽略了这个因素就导致病情反复产生。
四、 饥饱失常也会导致食滞产生,小儿脾胃幼弱(注意不是虚弱)对过饥过饱的调节难以平衡,饥时拼命大吃,饱时食入则吐,这就导致脾胃产生损伤,食物消化慢,食滞产生。有些父母看见小孩不吃饭,就产生了饿几顿的做法,虽然是好,刚开始见效,过后又不行了,这就是饿的不得法导致。      

如何让小孩三分饥是讲究科学的,当小孩脾胃食滞了,消化慢,我们就采取少吃,甚至不吃,给肠胃减负是对的,在饮食上需要给予少量的美味的食物来吸引小孩口水,使得想吃,却吃不够,食欲力提升,同时饭量减少,经过2-3餐的调整,基本上能恢复比较好的食欲,严重的甚至4-5天都可以这么做。
还要提醒注意的是不能以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来做诱饵,还有甜食和零食.


衡量宝宝食用量是否合适的方法:   
1、  油腻与非油腻性食物,油腻性食物消化没这么快,容易饱肚子,当小孩吃第一口很快吃完后,接着第二口,如果速度开始减慢,就说明此食物不能再继续添加了。非油腻性食物,比较容易消化,不必担心,只要不是很想吃就可以了。   
2、  甜食与香烤类,这两种都是容易上火的,易引起嘴馋,吃了又想吃。这个必须根据下一餐食欲力来判断,如果下一顿食欲下降了,就说明上一餐所食已经过量,必须减量,加强运动帮助消化。这方法适合所有情况。   
3、  当小孩晚上睡觉时,有点入睡困难,也说明当天的饮食有过量了。胃不和则卧不安!   
4、  当小孩近来脾气变得有点坏时,说明有火气了,火气的来源多数与饮食有关,饮食食滞气机不顺畅,滞而化火,导致脾气坏。对于小孩来说脾气不好就是脾不好,非肝也!   
5、  观察大便,如果大便臭味明显时,也说明开始出现食滞了,因为粪便积累时间久了才会特别臭,所以可以判断,食滞即将到来,此时就要做好措施了。有些宝宝大便不臭,但是拉不干净,也是一种食滞的表现,此类食滞夹湿为主,吃水果过多也会如此,称为果滞。   
6、  经常突然性的发烧,容易咽喉炎的,食滞都会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看完这些,父母们是否已经明白自己的小孩病从何来了吗?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14721  
宝宝生日
2010-09-12 
积分
4846 
古人云:要想小儿安,留得三分饥与寒!每一种食滞的情况都是不相同的,并非单一的服用消食化滞的药物就能解决,还得从整个饮食情况和父母家长的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宝宝食滞情况不严重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1、不给吃饱。2、每餐按时吃,不愿吃,只能喂几口饭,以保持饮食习惯。3、开胃了,不能马上给吃多,仍需掉胃口不给吃饱。4、零食水果少吃,营养品少吃。做到这几点都能很快解决问题。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14721  
宝宝生日
2010-09-12 
积分
4846 
古人云:要想小儿安,留得三分饥与寒!每一种食滞的情况都是不相同的,并非单一的服用消食化滞的药物就能解决,还得从整个饮食情况和父母家长的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宝宝食滞情况不严重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1、不给吃饱。2、每餐按时吃,不愿吃,只能喂几口饭,以保持饮食习惯。3、开胃了,不能马上给吃多,仍需掉胃口不给吃饱。4、零食水果少吃,营养品少吃。做到这几点都能很快解决问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7647  
宝宝生日
2011-02-17 
积分
2959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82  
宝宝生日
2007-12-12 
积分
805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7453  
宝宝生日
2008-08-18 
积分
11676 

备案团长

谢谢LZ。。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14721  
宝宝生日
2010-09-12 
积分
4846 
呵呵呵,我用手机编辑的看起密密麻麻,终于改过来了,各位,现在可看了

Rank: 10Rank: 10Rank: 10

妈币
832  
宝宝生日
 
积分
551 
这贴必须得顶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1309  
宝宝生日
 
积分
8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4

妈币
202  
宝宝生日
 
积分
161 
精华,要求转贴

Rank: 6Rank: 6

妈币
444  
宝宝生日
2010-08-27 
积分
354 
学习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2843  
宝宝生日
2011-03-30 
积分
1430 
不错不错,我儿最近正有这种现象,晚上睡不好又爱发烧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2843  
宝宝生日
2011-03-30 
积分
1430 
不错不错,我儿最近正有这种现象,晚上睡不好又爱发烧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转帖!!!!哪些孩子容易积食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