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6 | 浏览: 1689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币
7270  
宝宝生日
2008-08-08 
积分
18244 
原帖由 我爱西西 于 2009-1-11 23:52 发表
非常谢谢畅妈,更坚定了我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的决心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3991  
宝宝生日
2008-10-07 
积分
5805 
母乳喂养确实好处多,看了这贴子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乳房不涨,12吃不饱了,PZM再说我可以反驳他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2095  
宝宝生日
2009-01-24 
积分
2180 
据说母乳半年最好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3668  
宝宝生日
2008-07-02 
积分
26437 

Medal No.1

原帖由 牛牛 于 2009-1-13 23:04 发表
呵呵,真是能干呀.把这么多的东东摘抄下来要费很多功夫呢.我一直以来都想告诉更多的妈妈坚持母乳.可就是没时间把内容摘抄下来.只是建议大家去当当网上买小巫的书.呵呵.一定要此贴顶上去.建议妈网客服.把此帖置顶.让更 ...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3907  
宝宝生日
2008-08-24 
积分
7903 
受益匪浅啊,看来我也要杜绝断奶的念头,坚持喂养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币
19167  
宝宝生日
2008-08-11 
积分
25596 
我坚持到自然断乳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1317  
宝宝生日
2009-03-10 
积分
4562 
我个人经验总结是:母乳到了4个月的时候是不够12吃了,因为12天天在长大,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小胃变大胃,自然就该装更多的辅食,所以开始添加辅食,而且一定要添加辅食,但是并非母乳不够营养,母乳仍然有营养和给12的免疫保护。所以有母乳的妈妈们还是继续喂吧!而且吃母乳的宝宝更爱妈妈些哈!呵呵

给母乳喂养的妈妈小提示:不要吃燕麦片,或参有麦芽糊的食品。麦芽糖更不能吃哈,麦芽是回奶的哟!喜欢吃快餐面的妈妈,要把调料包拿出来,只放蔬菜包和油酱包哈!珍珠奶茶也不要喝了哈。咖啡,巧克力都少吃哦!油条也不吃哈!

可以吃水果,柚子都是很不错的哟!米饭,面条,汤,蔬菜,鱼虾,肉类!
一定要多喝水哈,不然你喝了油汤不喝水,奶水出不来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妈币
671  
宝宝生日
2009-03-15 
积分
1195 
LZ好辛苦哟,谢谢LZ,真是受益匪浅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1669  
宝宝生日
2008-11-28 
积分
3049 
好贴,顶!改变了我好多错误的关念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5668  
宝宝生日
2008-03-27 
积分
7712 
看到更多的妈妈看到此贴.真是高兴呀.加油.顶.

妈币
157  
宝宝生日
2008-09-16 
积分
344 
坚持母乳喂12了,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3612  
宝宝生日
2008-08-14 
积分
6077 
顶!!!
关于母乳喂养,大家还可以去篱笆论坛的母乳最好版看看,有很多妈妈提供了很实用的知识喔,大家努力给12提供最好的粮食吧,坚持母乳喂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551  
宝宝生日
2008-09-28 
积分
1650 

别咬我,疼

相信不少把孩子母乳喂养到5个月以上的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怀抱着吃奶的宝宝,很舒适地享受着喂奶的愉悦,内心一片安详,突然间,乳头上一阵钻心的疼痛袭来,你几乎失去控制地惨叫一声,低下头看看,原来是小家伙刚刚咬了你一口。这时,如果小人儿没有被你的惨叫声吓呆或者吓哭,就是被这样的反响逗乐了,正看着你坏笑着呢!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估计你会一股怒气冲上心头,第一个本能的反应就是拔出乳头,狠狠地批评小家伙一通。其实即便宝宝被你的惨叫声吓哭了,你可能也挺生气:明明是你咬了我、我疼,你哭什么劲哪?
妈妈们的这种强烈反应可以理解,也值得同情,但是它带来的后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l 首先它不能够有效地防止宝宝再次袭击,很多宝宝对于妈妈的过激反应感到好玩儿,以为这是一场游戏,从此更加喜欢刺激这样的反应。而乳头本是十分娇嫩的器官,咬上几次就会受伤,给喂奶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有些妈妈因此放弃哺乳。
l 其次,也是更加难以调理的后果,就是宝宝被妈妈的强烈反应吓坏了,或者由于不理解妈妈的痛苦、不明白为什么妈妈对自己这么凶,反而生了妈妈的气,从此以后的几天之内拒绝吃奶,母乳喂养的术语称其为“罢奶”(nursing strike)。
了解宝宝为什么咬奶头能够让妈妈们更好地掌握如何防止被咬。一般来说无非以下几种情况:
l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宝宝在长牙,牙床又痒又疼,十分不舒服,恨不能见什么咬什么;柔软的乳头,恰好做了唾手可得的牙胶。
l 比较少见的情况是,如果宝宝的衔乳姿势不正确,宝宝觉得自己没有被抱稳当,快要掉下去了,也会本能地咬住乳头防止自己摔下去。
l 十分罕见的情况,是那些天生有神经性缺陷的宝宝,无论什么东西碰到自己的嘴,都会本能地“咬紧牙关”;这样的宝宝,从一出生就开始咬奶头,而不是等到5个月以后长牙期间才咬。
妈妈们要记住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一个奶吃得正香的孩子是不会咬奶头的。咬的时候,宝宝已经结束了吃奶。因此那些挨过咬的妈妈在喂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看到宝宝已经吃够了奶,吞咽动作减缓,开始娱乐性吸吮时,就可以试着将乳头拔出来,防止宝宝咬。有些时候,宝宝用咬奶头来告诉妈妈:我吃饱了。
另外两种方法也比较有效:
感觉到被咬,平静地将手指头插进乳头和宝宝的牙床之间,撤掉乳头,并且坚定地对宝宝说“不可以咬妈妈”;
被咬时,将宝宝的头轻轻地扣向你的乳房,堵住他的鼻子。宝宝会本能地松开嘴,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不能够一边咬人一边呼吸。如此几次之后,宝宝会明白,咬妈妈会导致自己不舒服,他就会自动停止咬了。
妈妈同时要注意观察,到底宝宝因为什么咬乳头。如果是长牙,就准备一些牙胶或磨牙玩具放在冰箱里,或者冰冻一只香蕉,平时多给宝宝咬这些不会感到痛苦的物品,甚至在喂奶之前先让宝宝把这些东西咬个够。挨了咬、停止喂奶,也应该及时地让宝宝咬这些磨牙的东西,缓解宝宝牙床的不舒服,同时也是告诉宝宝:不可以咬妈妈,但是可以咬东西。
无论是用哪种方法终止宝宝的咬,都最好语气和缓地告诉宝宝:别咬妈妈,妈妈疼。
对于那些生来就咬奶头的宝宝,如果只是属于肌肉张力亢进,建议妈妈在喂奶前先给宝宝洗一个温水澡或者轻轻地按摩宝宝的四肢,用冷热水交替擦宝宝的脸。并且严格控制宝宝衔乳姿势,用手指头坚定地按下宝宝的下唇或者下巴,阻止宝宝咬牙;喂奶过程中始终把手按在宝宝的下巴上也会让宝宝吃奶吃得更舒服。
如果咬牙情况持续6-8周以上,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看看是否有神经性的天生缺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551  
宝宝生日
2008-09-28 
积分
1650 

难道都是母乳的错?

我在《父母》杂志上主办母乳喂养专栏已有8个月,在某育儿网站上主持母乳喂养主页也有半年,来访率已经突破一万人次,回答了几百个问题。回头看看,对于乳汁分泌的道理和操作方法已经反反复复说了无数遍,但是仍然有一些妈妈告诉我,无论怎样按照我的指导去做,她们的奶就是不够宝宝吃,宝宝就是要哭,无奈她们只好添加奶粉,用不了多久,他们自己的奶就干了,母乳喂养就此宣告失败。
纵观这些妈妈们的留言,我发现其中一些相似之处:
1、 她们在哺乳之初,一般都经历过下奶的困难;
2、 看到她们“没有”奶,孩子饿的直哭,家人(一般是孩子的姥姥或者奶奶)就来干预,给孩子直接喂奶粉;
3、 即使乳汁分泌正常,仍然会出现喂奶后孩子哭闹的情况,家人便说这是因为妈妈的奶“不够”、或者是奶“不好”,孩子没有吃饱,继续给孩子添加奶粉;
4、 有些婴儿睡眠时间不长,一两个小时就醒,有些婴儿的体重增长不如其他婴儿迅猛,这些都被怪罪到母乳质量上,不仅家里人,就连一些医生都劝告妈妈不要继续哺乳,改喂奶粉吧;
5、 这些宝宝们每次吃完母乳后,都能再吃一些奶粉,被大家判断为母奶没有吃饱,需要奶粉。如果母亲不主张喂奶粉,家人会批评她是饿着宝宝了。迫于这样的压力,也因为没有经验,心里没有底儿,妈妈们屈从了,喂了奶粉,从而导致母乳真正分泌不足。
坚持母乳喂养,有时候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最大的困难,其实不在于乳汁分泌不足,反倒是其他因素的干扰,尤其来自外界的压力。最大的干扰和压力,来自于一些对于母乳喂养有很深的误解的家人或者知识老化的医生。
中国有老人帮助照看第三代的传统,对于新生儿的看护,喂养是最重要的活动内容。但是如果母亲选择喂母乳,每一次的喂养仅仅需要婴儿的母亲参与,势必将其他人排除在外。有些老人会感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感到不安和焦虑,因而会抓住母乳喂养一开始都会产生的困难和问题,有意无意地将其夸大,试图阻拦母亲在哺喂母乳方面进行努力。她们往往明明知道母乳喂养的巨大好处,内心深处却悄悄盼望孩子吃奶粉,因为这样她们就能够为孩子的喂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人的心情我们固然能够理解,但是她们的行为却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因为她们的地位和权威,新手妈妈们往往迫于压力,不敢违抗,匆忙地添加奶粉,酿成恶果:孩子出现“乳头错觉”,偏向于容易得到奶水的奶瓶,不愿意费力吸吮母乳,甚至拒绝乳头;吸吮频率的降低,导致乳汁分泌量急剧下降,最后真的没有奶了。
另外,新手妈妈由于没有经验,容易偏听偏信一些老人的老观念,比如一位妈妈告诉我,她不想给孩子加奶粉,家里老人就指责她会把孩子“饿细了肠子”。这是一种毫无科学道理的说法,却会产生足够的压力,让妈妈屈服。老人的说三道四,会让妈妈心里产生焦虑,这种焦虑情绪所产生的荷尔蒙,导致妈妈的身体即使有丰盛的乳汁,却不会分泌出来。越是担心、着急、心虚的母亲,乳汁分泌越有困难。
母乳最无辜,却又最冤枉。人们对母乳的偏见十分深重,无论孩子出现怎样的问题,人们首先要怪罪母乳,—孩子哭闹、睡眠不良、烦躁不安、体重增长看似缓慢,等等、等等,人们第一要批评的,就是母乳。很多人说这样的话往往不假思索:“是不是奶不够、或者奶不好?断了奶,吃奶粉吧!”
其实这样的思维缺乏逻辑。吃奶粉的孩子也经常出现以上的问题,而且概率绝对不亚于吃母乳的孩子,为什么人们不首先怪罪奶粉呢?为什么没有人说,“是不是奶粉不好?断了奶粉,改吃母乳吧!”尽管很多人都明白,母乳大大优于奶粉。
母乳不是万能的,不是吃了母乳就万事大吉了。婴儿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细心观察、耐心体察、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够什么都一古脑推诿到母乳身上,仿佛母乳要为孩子养育的一切承担责任。
新手妈妈们要切记的是我说过无数次的一句话:孩子哭,或者频繁地寻找奶头,并不一定就是因为饿了。新生儿对于一切需求和不满的表示,只有一哭。所以当孩子哭起来时,别急着下结论,认定是饥饿导致,还可以从以下原因中找一找:
-- 宝宝需要母亲的怀抱,需要满足额外的吸吮要求;
-- 尿布脏了;或者小屁屁上长了尿布疹;
-- 穿的太多,感觉太热;或者相反,感觉冷;
-- 吃奶时肚子里进了气,感觉不舒服;
-- 妈妈吃了某种孩子过敏的食物,比如芥蓝、葱蒜、辣椒、酒等刺激物,或者乳制品;
-- 妈妈心情过于焦虑,导致孩子烦躁不安;
-- 其他身体或者心情方面的不适。
很多人不了解的一个事实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即使吃饱了母乳,还能够再吃下去50到100毫升的奶粉。这并不表明他们仍然饿,而是新生儿的一种天性。有些孩子吃完奶粉就安静了,家人误以为这是因为母乳没吃饱,奶粉喂饱了。实际上孩子只是需要额外的吸吮,奶粉不过是满足了这个吸吮要求,所以孩子安静下来,孩子其实并不需要这些额外的卡路里。最好的满足,依然是妈妈的奶头。
另外,有些孩子睡眠时间长,有些短。母乳本来就比奶粉容易消化,一两个小时吃一次是很正常的。
国际母乳会的权威建议那些奶水不足的母亲,无论孩子多大,都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 象喂新生儿那样频繁哺喂,24小时之内喂12次以上;
2、 如果有条件,安排几天时间,让孩子不离自己身体,把孩子整天抱在怀里,一有机会就喂奶;这样坚持三天,肯定见效;
3、 喂完一边乳房,如果孩子哭闹,不要急着给奶粉,而是换一边继续喂。一次喂奶可以更换乳房数次,乳汁不会被吃干的,而是越吃越多;
4、 如果已经混合喂养,逐渐减少奶粉次数,而且不要先喂母乳、再喂奶粉,而是在确认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另外加一顿奶粉。要让孩子有几顿纯粹吃母乳,不期待着奶粉。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妈妈们要顶住压力,相信自己,放松心情,保证乳汁顺利分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551  
宝宝生日
2008-09-28 
积分
1650 

母乳喂养婴儿体重增长

最近经常有妈妈问,“我坚持母乳喂养,但是我的宝宝的体重增长却不够标准。家人说是我的奶不够好,保健医则建议我改喂奶粉。我该怎么办?”
许多新妈妈对宝宝的体重增长十分上心,因为在某些传统的观念看来,宝宝体重的增长是衡量一个母亲是否称职的标准。母乳喂养的妈妈在这方面承受的压力,比喂奶粉的妈妈更大。母乳喂养不象奶粉喂养那样有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每一位喂母奶的妈妈都要根据自己宝宝的独特性,建立起和谐的喂养/供需关系,每一对妈妈和宝宝都有仅仅适应自己的特殊“旋律”,所以在出现问题时,根源并不一目了然。然而,一旦宝宝的体重不“达标”,人们首先要怪罪妈妈没喂好孩子。如果因此而放弃母乳喂养,改喂奶粉,更会令妈妈感到自己做母亲是失败的。
一般来说,测量宝宝体重增长的标准,都是一些书上所提供的“增长表”。这些表格也许对于忙碌的保健医来说比较方便,但是却有诸多弊端。比如,它们丝毫不考虑地区、遗传基因以及人种等方面的差异。而且最大的缺点就是,所有的数据都是根据奶粉喂养的婴儿来制定的。由于奶粉含有的脂肪是母乳的两到三倍,又由于奶粉喂养的婴儿普遍辅食添加的早,在成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比奶粉喂养的婴儿“苗条”。奶粉喂养的婴儿往往有超重的担忧,过多脂肪的摄入,会导致今后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婴儿体重增长表”是根据成千上万个婴儿的体重增长情况而总结出来的“平均值”,“平均”并非等同于“正常”,只不过 “常见”而已。根据增长表,你的宝宝的体重落在某一个百分比上。虽然大多数宝宝的体重在50%左右,却并不意味着达到95%高度的就“更好”,落在5%低度的就“不好”。宝宝的发育,应该根据多方面观察,综合测评;而不是刻板地参照一个表格,单方面判断他是不是“不够格”。一个爱笑、警觉、皮肤滋润光鲜、肌肉紧凑结实、情感智力等方面发育良好的宝宝,就是正常的。
什么是正常体重增长呢?首先,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头三、四天内,会因为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和胎便而丢掉一些体重,大约是出生体重的5%到8%,二到三周内会恢复回来。因此,计算宝宝体重的增长,要从他体重最轻时开始计算。新生儿从出生到三、四个月之间,体重增长最迅猛,大约每周113到227克,到了五、六个月左右,就达到出生体重的两倍。从四个月开始,体重增长缓慢下来。四到六个月之间,母乳喂养宝宝体重的每周大约增长85到142克;六到十二个月之间为每周42到85克。满一周岁,母乳喂养宝宝的体重一般为出生体重的2.5倍,身长增长50%,头围增长33%。
但是,有个别宝宝的确存在体重增长过于缓慢的问题。以下两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宝宝是否属于这种情况:   l 宝宝在两、三周之内没有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或者
       l 宝宝在头四个月内体重增长不足每月450克。
在排除了疾病因素的前提下,我们要仔细观察一下宝宝的吃奶模式以及其他生活习性,从中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体重增长缓慢。国际母乳会的专家认为,体重增长缓慢的最常见起因是母乳喂养方法不得当,宝宝的奶吃得不够多。其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以下几种:
l 喂养次数不够频繁:有些妈妈被告知每三、四个小时喂一次奶就够了;还有一些妈妈误以为宝宝应该按时喂奶,人为地制定宝宝的吃奶时间;而有极少数宝宝则天生比较安静嗜睡,不是很积极地吃奶。新生儿应该平均每24小时喂奶10到12次。有些宝宝不用吃这么频繁,有些宝宝却需要更频繁的哺乳才能够成长。如果宝宝每天吃奶次数在10次以下而又体重增长缓慢,妈妈应该采取措施,增加喂奶次数,以增加宝宝对养分的摄取,也同时增进乳汁分泌量。
l 热量摄取不足:有些妈妈的乳汁虽然十分充足,但是由于宝宝吸吮的时间不够长,没有得到高脂肪、高热量的“后奶”,即使小便数量正常,发育也良好,仍然会体重增长缓慢。有些时候是因为妈妈误以为应该人为地限制宝宝对于每一边乳房的吸吮时间;有些时候则是因为宝宝吃着吃着奶就睡着了。对于前一种情况,妈妈应该尽量让宝宝长时间吸吮,让宝宝决定什么时候吃够了,吃空一边再换到另一边。对于后一种情况,妈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唤醒宝宝继续吃奶。比如先让宝宝尽情吸吮,在瞌睡来临时换到另一边喂;还可以在宝宝将要睡着时换尿片,以便唤醒孩子。有些宝宝只需要一边乳房的奶就吃饱了,有些则需要两边乳房的奶才能够满足成长的需要。
l 哺乳姿势不正确,宝宝吸吮效率不高:每次喂奶时,宝宝一开始的吸吮刺激妈妈的乳汁“下来”。妈妈乳汁“下来”之后,宝宝的每一次吸吮都应该伴随着吞咽。最初的饥饿感被满足后,宝宝的吸吮会缓慢下来。如果妈妈听不到宝宝的吞咽声,可能宝宝没有正确地衔住奶头,也可能没有进行有效吸吮。这时最好断开,重新让宝宝衔叼。
l 其他添加物干扰了宝宝对母乳的吸收: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喝水或果汁。母乳中含有宝宝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液体和营养。错误地添加水或者果汁,只会稀释母乳的热量,导致体重增长缓慢。添加奶粉,也会减少宝宝对母乳的吸吮,引起母乳分泌量下降。又因为奶粉不容易消化,导致宝宝减少奶量以及哺乳的频繁度。过早添加低热量辅食也会降低宝宝摄取的营养质量。
l 其它因素:烦躁不安的宝宝、早产儿等,容易产生哺乳无力,甚至拒绝哺乳;分娩过程顺利与否、是否剖腹产等,有时会影响最初的哺乳;宝宝的健康状况,是否黄疸、低血糖,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母亲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是否生病、吃药、怀孕、使用口服避孕药,有否荷尔蒙问题病史,是否规律性吸烟、饮酒,是否为了恢复体型而节食,乳房是否动过手术,是不是心情紧张焦虑(即使有充足的乳汁,紧张的情绪会阻碍乳汁的泌出),等等,等等,都会影响哺乳。
另外需要观察的是宝宝的大小便情况。新生儿在头六个星期之内,每天应该至少尿湿6到8片尿布,有2到5次甚至更多的大便。两个月以后的婴儿的大小便会减少频率,但是量仍然保持。如果宝宝的排便量明显稀少,并且出现皮肤干燥松弛、头发枯干、无精打采、囟门下陷等脱水和生病症状,则需要和医生联络。
解决体重增长缓慢,不仅需要在哺乳方面做出努力,还需要母亲经常地与宝宝有亲密的皮肤接触。美国的育儿专家推荐用婴儿抱带将宝宝每天数小时、甚至整天挂在妈妈身上,搂在妈妈怀里,一方面增进宝宝的哺乳频率,一方面协助妈妈更好地掌握和满足宝宝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刺激宝宝体内的生长荷尔蒙,促进宝宝的成长。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对于宝宝的体重增加,有着“神奇”的效果。
最后强调西尔斯医生在《育婴手册》中有关章节里的观点:“让你的宝宝制定标准,而不是什么成长表格。如果宝宝体重增长有持续而合理的速度,他表现的健康、满足,那么他就挺好的。”
英国著名的育儿书籍作者Miriam Stoppard在列出体重增长表格前强调说,“衡量宝宝成长的最重要的标准是快乐和总体发育良好。当这些是显而易见时,你没有必要担心他的测量数据。…我相信一个生长良好的孩子不需要被测量。”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551  
宝宝生日
2008-09-28 
积分
1650 

夜间哺乳

经常听到一些妈妈抱怨,孩子夜里总要醒来几次吃奶,弄得自己疲惫不堪。有些妈妈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宝宝的睡眠。也有些妈妈十分厌烦夜间被宝宝吵醒,干脆地问“怎样才能改掉这个坏毛病?”在这些妈妈心目中,让孩子睡一整夜觉不醒来,是最理想的状态。
这种情况之所以成为问题,源头恐怕在人工喂养那里。是啊,吃奶粉的孩子一旦夜里醒来,做父母的就要睡眼惺忪地去沏奶粉、热奶瓶,一边等着奶粉升温(或降温),一边要哄住因不耐烦而哇哇大哭的小人儿,一边还要注意自己别困得扶不住奶瓶或者把孩子摔了。因此,喂奶粉的父母都巴不得孩子一觉睡到大天亮。
幸运的是,喂母乳的妈妈就不必有这样的麻烦和负担。婴儿的睡眠迥异于成年人,没有一个孩子能够睡一整夜不醒。越小的孩子就越需要成年人的辅助入睡,而这种辅助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喂母乳。
有关夜间哺乳,可以分几个阶段来看:
一、婴儿出生后头几个月里,由于生长迅猛,夜里起码要起来一次吃奶。很早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10个月大的婴儿,对于母乳的汲取也有25%是在夜间。另外,如果夜里间隔5、6个小时不喂奶,母亲的乳房会因涨奶而肿胀,到了早晨再喂时,宝宝会叼不住奶头。而且这样也会引起乳汁分泌量的下降。
对付婴儿夜间哺乳需求的一个妙方就是学会躺着喂奶。有些妈妈在一开始可能不大习惯,需要尝试各种不同的卧姿,背后多垫几个枕头。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姿势,一天中起码有8个小时做母亲的辛劳就被大大缓解了。宝宝夜里醒来时,把他抱到妈妈的床上来,一边喂他,一边母子一同重入梦乡。
国际母乳会以及以西尔斯医生为代表的诸多育儿专家,都鼓励母婴同床而眠这样一个流传于世界各地文化的古老习俗。不仅有利于哺乳的方便、有利于母婴双方的睡眠,更会增进母子感情联络与交流,增进母亲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孩子对母亲的信任感。夜间同床哺乳使得婴儿得到与母亲更多的肌肤接触,对于宝宝大脑的发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促进。人类学家蒙太古就此题目曾有专著,他指出,“婴儿有着无比强烈的对于身体接触的需求。”
有些妈妈可能担心自己会压着孩子,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诸多母亲的经验以及调查研究表明,健康正常的婴儿会在不适时向母亲发出信号,母亲也会开发自身的第六感,在睡眠中保证宝宝的安全不受侵害。
二、一般在宝宝六到十个月之间,妈妈的产假就会结束,需要重返职场。这个时期的婴儿,已经结束纯母乳喂养阶段,在六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但是母乳仍然是宝宝最主要的营养来源,有能力和条件的母亲,应该将母乳挤出来,交给白天的看护人喂给孩子。这个时期,也最容易出现宝宝在夜间频繁醒来吃奶。
可能不少妈妈都遇见过这样的情况:下班回家后,看护人很得意地向你汇报,“这孩子可乖啦,上午一觉睡三个小时,下午一觉睡四个小时,一点儿麻烦也没有。”但是入夜之后,麻烦来了,宝宝一夜醒七、八回,要吃你的奶。本来上班就很辛苦,夜里也不得安宁。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宝宝是在故意将白天黑夜睡颠倒了,把他珍贵的清醒时间留到夜里,跟妈妈亲热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这很烦,但是要记住,婴儿所做的一切都有原因,你的宝宝不是成心跟你过不去,而是在告诉你:“妈妈,我要更多跟你在一起的时间!”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和宝宝同床而眠,享受和宝宝亲密无间的夜晚。你会发现,宝宝醒来的次数很快就减少了,而且即使醒来,你也不用费什么劲就能满足他的需求。夜间的哺乳对于保持乳汁分泌量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你白天一整天都不在家,喂不着孩子,乳汁产量会因此下降。
千万不要因为怕夜里喂奶而采取断奶这个办法,因为你白天已经没有和宝宝亲密接触的时间了,再不喂奶,就更失去建立牢固亲情关系的大好机会。不用担心夜间哺乳会影响你的睡眠,其实恰恰相反,你奶中含有天然的催眠成分,有利于宝宝的睡眠,同时,夜间哺乳提高你体内有镇静作用的荷尔蒙水平,你也会更加放松。真可谓一箭双雕。
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以及美国卫生部,都提倡母乳喂养到两岁。在一岁多到两岁之间,母乳喂养对于孩子来说,情感和心理的功用要大于以前。有些孩子喜欢夜里长时间“赖”在妈妈奶头上,有些孩子不是因为饥饿,也一夜要起来多次吃奶。
我们先要理解孩子这样做的原因:从他生命起始到现在,你的宝宝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规律—在他无论因为什么(饥饿、干渴、孤独、焦虑、长牙等等)而烦躁时,得到安抚的形式是妈妈的奶头。其实你也习惯了,只要宝宝一醒,你就会把奶头送到他嘴里。也许他只是需要几分钟来安定下来,重新入睡。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首先是要适当增加宝宝白天的进食量。大一些的宝宝,有时白天忙于玩耍,忘记吃奶吃饭。到了夜里才感到肚子饿,妈妈的乳房又是24小时都开张的小吃店,随时都可以补夜宵。宝宝需要知道:白天是吃饭玩耍的时间,夜里是休息睡觉的时间。
其次是要宝宝学会,夜间生活除了吃奶之外还有别的花样。不要宝宝一醒就给他奶头,而是采用一些其他安抚方法,比如抱着他、拍他、唱催眠曲等等,同时也可以让他触摸到妈妈的乳房,获取一些安全感。也可以试着让爸爸来安抚宝宝,要让宝宝明白,“奶奶”(或者其他宝宝对乳房的昵称)在夜里也要睡觉的。一般孩子到了一岁半左右,都会明白这个道理。
总之—
如果你听说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开始睡整夜觉,而你自己的孩子还要夜里起来吃奶时,不要马上觉得自己的情况不如别人,而是先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孩子睡整夜觉对我来说很重要吗?”最重要的,其实是宝宝的满足和快乐,是你能够满足他白天以及夜晚的需求。对于一个婴儿来说,太阳升起和落下没有什么区别,他对于母亲的需要在白天和夜晚都是一样的。做母亲是一件24小时的工作,没有上下班之分。
附:宝宝夜间频繁醒来的各种原因
有些宝宝是因为饥饿,有些因为个性使然,也有些是因为正在经历某个成长阶段的关键时刻。但是令宝宝夜间醒来,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1、 身体方面的不适:
*出牙的痛苦在夜间尤为明显;
*过湿或粪便污染的尿片—大多数孩子在撒尿时会醒来;
*穿的睡衣不舒服,皮肤对某种纤维过敏;
*鼻子堵了—尤其小婴儿,尚不会用嘴呼吸;
*感觉太热或者太冷。
2、 环境方面的原因:
*温度和湿度忽高忽低;
*空气中含有令宝宝烦躁或过敏的成分,比如烟味、爽身粉、油漆味、香水味、植物、粉尘,等等;
*床单太凉;
*不熟悉的声音。
3、 隐藏的病理原因:
*感冒;
*耳朵发炎;
*胃食管回流;
*发烧;
*过敏以及由其引起的肠胃不适;
*尿路感染;
*蛲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551  
宝宝生日
2008-09-28 
积分
1650 

哺乳之初

凡是见过喂奶妈妈的人,都会觉得给孩子喂奶,是一件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你看她们,一边说着话吃着饭,一边撩起衣襟,把孩子放到胸前,多么自如多么娴熟,好像喂母乳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就连医护人员有时都会有这样的错觉,似乎只要把产妇和宝宝放到一起,她俩就能配合默契,乳汁横流,宝宝添膘。
可是一旦落到自己身上,许多新妈妈们却发现,没有任何一样事情是自然而成的。首先,无论你怎样努力,都无法让宝宝叼住奶头,更不用提吸吮了。孩子急得哇哇叫,你急得一身汗,过不了多会你们俩都涕泗滂沱。其次,你喝了好多猪蹄汤、鲫鱼汤等等传说中下奶的汤水,增加不少脂肪,却不见一滴奶下来。这时,旁边家里人看不下去了,一声“算了吧,你没有奶,还是给孩子吃奶粉吧。”即宣告你作为母亲的最基本功用的失败。今后你再见到那些娴熟自如哺喂母乳的妈妈们,只能尴尬地说一句,“唉,我当初没有奶。”
北京和睦家医院美国助产士乔伊的一句名言就是,“每一个女人都是一头母牛,都有奶。”就看你是否掌握下奶的几点要素:
一、早早开始
如果条件允许,孩子刚一出生,就抱到怀里让她吸吮你的乳头。新生儿在出生后有45分钟的时间,十分安静而又警觉,直视父母的脸,并且对说话声做出反应。出生后20到30分钟之间,新生儿的吸吮反射最为强烈。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里,大多数宝宝们都准备好了、甚至急于吃到妈妈的奶头。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时间,宝宝的吸吮反射在今后的一天半之内会有所减弱。
早早的吸吮,对于宝宝和产妇都有很多好处。吸吮帮助消除宝宝在分娩过程中承受的紧张,帮助宝宝适应新环境。吸吮有助于宫缩,有利于胎盘的分娩以及产后恢复。
二、和宝宝同室相处
母乳喂养是需要你和宝宝两个人一起进行的事业。要是你和宝宝分离,还怎么喂奶呢?无论你喝多少汤,如果宝宝不频繁地吸吮你的奶头,还是于事无济。最理想的情况是妈妈和宝宝同室相处,不必依靠护士定时定点地把孩子抱过来,而是想什么时候喂奶就什么时候喂。母乳喂养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按需喂养,只要孩子一哭,妈妈马上就可以把孩子抱到怀里喂奶。而且也可以保证孩子吸吮的只是母乳,不是什么别的添加物。
三、刻苦练习、频繁吸吮
大多数新妈妈和新生儿都需要学习成功母乳喂养的技巧:正确的哺乳姿势 (positioning) 和正确的衔乳方式 (latch-on)。并且在一开始,母子俩要经过一番磨合,才能达到默契自如。
就把奶下来之前的喂养当作练习吧,不要担心孩子得不到养分。首先,你的奶是根据孩子的需要而生产的,新生儿在头几天需要很少,他们的小小的胃承受不了太多的食品。其次,即使你看不到有明显的乳汁分泌出来,你的乳房其实在分泌初乳,里边含有丰富的抗体,是给宝宝的天然预防针,所以一定要让宝宝吃上。
宝宝的吸吮,刺激你体内催乳素和催产素这两种激素的分泌,这两种激素继而敦促你乳房内的腺体生产母乳。因此,频繁的吸吮有助于乳汁的分泌。吸吮的越勤,乳汁分泌的越旺盛。
四、拒绝奶瓶
有些医院为解脱医护人员的负担,常规给新生儿喂葡萄糖水;有些父母或者老人急于平息孩子的哭声,给孩子喂奶粉。这些都会破坏母亲喂母乳的努力。添加物会满足孩子的胃口以及吸吮要求,使得孩子更想睡觉,而不是吃妈妈的奶。吸吮母乳是一件比较费劲的活动,而吸吮奶嘴却会很容易地吃到东西。一旦宝宝适应了奶嘴的轻而易举,就不再愿意花费力气去吸吮妈妈的奶头。吸吮频率的降低、吸吮时间的减少,都会导致乳汁分泌不顺畅,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在特殊情况下(新生儿脱水或低血糖),必须喂添加物,一定要让宝宝先吸吮妈妈的奶头,然后再喂糖水或奶粉。最好不用奶瓶,而是用小勺或者针管。要给宝宝培养成习惯,就是必须经过吸吮的努力,才能吃到东西。
五、耐心等待、持之以恒
没有任何一对母子是在第一天就顺利地建立起成功的母乳喂养关系。宝宝肯定是初出茅庐,你大概也是一点儿经验都没有的新手。你们俩都需要学习,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耐心。一般来说,成功地产奶,需要三到七天的时间。在母子的供需关系达到默契之前,肯定会经历一些困难与错误。不要着急,不要气馁,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
而且要记住,如果分娩过程不很顺利,下奶的过程可能就会更加缓慢。尤其如果分娩过程中使用了麻药,产妇和新生儿都昏昏欲睡,没有精力去学习母乳喂养的艺术,那就睡足了再说吧。
六、保持冷静、心情舒畅
对于一个新手妈妈,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中国的产妇,产后环境十分不如人意。往往是七八个产妇和新生儿一间屋子,病房里人来人往,闹哄哄乱糟糟,令人无法平静。中国又有老人越俎代庖照顾新生儿的传统,使得一些妈妈虽然有决心喂母乳,却苦于没有权利决定孩子的起居。
但是,保持心情舒畅,对于成功母乳喂养至关重要。焦虑会妨碍乳汁的泌出,也就是说,即使你的身体生产了母乳,如果你不放松,乳汁就不会流出来。
因此,最好在产前就取得家里人对于母乳喂养的理解和支持,在产后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努力。尽量放松,保持心情愉快。
“万事开头难”。每一个成功喂母乳的妈妈,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初始阶段的各种困难。恒心、耐心、和信心这些精神因素,比多少鱼汤骨头汤都更起作用。就象《完全母乳喂养手册》里所说的,成功母乳喂养的诀窍在于这样一种信念:I think I can. I think I can. I think I can.
我认为我能。我相信我能。我知道我能。
一旦度过了最初的难关,奶下来之后,当你怀中抱着温暖的小人儿,你心中千丝万缕的母爱化作香甜濡热的乳汁,奔涌而出,输送进宝宝着急的小嘴中;当你感觉到小宝宝急促的吸吮、听到他响亮的吞咽、看到他的小脸因为这样贴近妈妈的身体而流露出无比舒适无比幸福的表情,你心中的感觉啊,用我的一位当了妈妈的朋友的话来说,“就好比在天堂一样。”
正确的哺乳方式要点:
1、 妈妈要坐舒服了:全身的肌肉要放松,腰后、肘下、怀中都要垫好枕头。如果坐在椅子上,踩一只脚凳,将膝盖提高。如果坐在床上,就用枕头垫在膝盖下。不要前倾身体将奶头送进孩子嘴里,而是利用枕头将孩子拥抱到你胸前。
2、 宝宝要躺舒服了:横躺在你怀里,整个身体对着你的身体,脸对着你的乳房。注意宝宝不应该扭转头和脖子来找奶头,他的头应该枕在你的前臂或者肘窝里,你的前臂托住他的背,你的手托住他的屁股或者腿。
3、 将乳房提供给宝宝:用另外一只手握住乳房,拇指在上方,另外四只手指头捧住下方,形成一个C字。注意手指头要离开乳晕一段距离。
4、 鼓励宝宝正确地衔住乳房:用乳头逗引宝宝的下唇,或者,如果宝宝的脸转向另一边,轻轻地划过他的脸颊,觅食的本能会令宝宝转头向你。再次逗引他的下唇,轻声鼓励宝宝张大嘴。等到宝宝嘴张的最大时,迅速地将乳头送进他的嘴里,压在他舌头上方,同时用抱宝宝的手将宝宝紧紧地搂向你。你可能要试几次才成功,如果宝宝不耐烦,暂时停下来,带到宝宝平静下来再试。
5、 含住乳晕:宝宝不仅要含住你的乳头,更重要的是,要含住大部分的乳晕,你的乳头应该完全越过宝宝的牙床。仅仅吸吮乳头不仅不会让宝宝吃到奶,而且会引起乳头皴裂。一旦发现宝宝的衔乳方式不对,应该用小手指伸进宝宝下唇和乳方之间,断开衔接,重新来。
6、 有效的吸吮方式:注意宝宝应该吸吮你的乳房,而不是他的舌头或下唇。如果发现宝宝的下唇窝在嘴里,可以用手轻轻拨弄他的下巴和嘴,将下唇释放出来。宝宝吸吮的,应该是你的乳晕,这样才能有效地刺激乳腺分泌乳汁。
7、 协助宝宝的呼吸:宝宝的下颌应该紧贴你的乳房,鼻子轻轻地碰到你的乳房。这样他的呼吸还是很通畅。如果你的乳房阻挡了他的鼻孔,可以试着轻轻按下乳房,协助宝宝呼吸。
8、 母亲要多摄取液体:每次喂奶之前以及中间,最好喝一杯水、果汁或其他有益液体,有助于乳汁的充盈,免得母亲自身脱水。
9、 按需喂奶、多喂、勤喂:在奶下来后的最初一段时期,平均每24小时至少哺乳8到10次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关于母乳要喂养多久?(有更新哟)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