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91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

妈币
20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6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6:5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冬季是蔬菜的淡季,不仅数量少,品种也单调,尤其在我国北方
地区。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
,并因此导致发生口腔渍疡、牙龈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

  冬季选用蔬菜的建议
  扩大食物来源。冬天绿叶蔬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
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特别是红心
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
  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
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
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只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是可以
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的。
  不同种类的蔬菜富含的营养成分也不同。坚持每天吃蔬菜,
一周最好若干次,从5种蔬菜(深绿、橘黄、豆类、淀粉质蔬菜及
其他蔬菜)中选择。经常变换种类,尽可能做到多样化,才能充
分摄取不同食物中不同的营养素。
  食用反季节蔬菜注意安全
  冬春季节大棚中生长的蔬菜,农药含量比夏秋季节高。这主
要是因为大棚中气温较高、湿度大,蔬菜病虫害比较严重,导致
农药使用量加大。而大棚光照不强、通风不好,不利于农药降解
,使其大部分残留在蔬菜上。
  食用和购买建议:
  有些蔬菜经过催熟,果皮或其他地方还会留下青涩的痕迹,
买的时候要多留意。吃时可以通过光照、削皮、水烫、爆炒等办
法,清除其中的残毒。
  如果冬天禁不住种类众多的反季节蔬菜的诱惑,也最好多选
择洋葱、胡萝卜、茄子等,这类蔬菜中农药残留物较少,尽量少
买形状、颜色奇怪的蔬菜。
  尽量多从市场上购买新鲜食物自己做,少购买成品。成品食
物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会经过反复加工,营养成分容易遭到破坏,
同时也难以保证新鲜,甚至可能含有有害的添加物。
  流感季节蔬菜推荐
  每逢秋冬来临,流感时常威胁着宝宝的健康。防治流感的关
键是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而免疫系统的活力则依靠适当营
养物质的摄取,因此,良好的营养会为您的免疫力提供支持。某
些食物能预防宝宝患流感,并使免疫功能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颜色鲜艳的蔬菜——西红柿、胡萝卜和菠菜等都富含抗氧化
物,这种抗氧化物能保持机体免疫细胞免遭环境中不良因素的侵
袭,并加强白细胞杀伤外来微生物的能力。同时,由于这些食物
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因此有利于抵御流感,能使患者迅速康
复。酸浆果、金橘等颜色鲜艳的水果也有同样的功效。
  富含维生素E的蔬菜——研究证实,儿童体内充足的维生素E
能明显增强T细胞抗感染的能力。因此,维生素E含量丰富的食物
,如各种深绿色蔬菜和杏仁、麦芽等,在流感流行期也是必不可
少的。
  大蒜和洋葱——在欧美民间,流行饮用洋葱汁治疗咳嗽的方
法。洋葱能增强T细胞的免疫活性,从而增进整体的免疫反应。含
类似大蒜和洋葱中免疫活性物质的食物,在人体内可充当清洁和
杀毒剂的角色,起到杀灭和清除毒物与病菌的作用。
  最新出版的《2005年美国膳食指南——如何选择你的每日膳
食》中着重强调蔬菜的多样化,即每天应摄入500克左右的蔬菜,
以提供数量较多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相当量的钙、铁等无机盐
。其中,有色蔬菜和叶菜类要占 50%左右,w ww.2sun.cn多吃深绿
色蔬菜,如菜花、甘蓝和其他深色绿叶蔬菜。橘红色蔬菜包括胡
萝卜、红薯、南瓜等。例如一个2000卡路里的饮食(1岁儿童约为
1000卡路里),膳食指南推荐蔬菜摄入量为:深绿色蔬菜3杯量/
周 (1杯量约为240克)、橘黄色蔬菜2杯量/周、豆类(干豆类)
3杯量/周 、淀粉质蔬菜3杯量/周、其他蔬菜6杯半量/周。

Rank: 2

妈币
20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3 
学习了,回去注意一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秋冬蔬菜采用建议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