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8-7-15
- 帖子
- 3338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8232
- 精华
- 1
- UID
- 567530
     
- 妈币
- 7388
- 宝宝生日
- 2009-01-21
- 积分
- 18232
|
我国古代婴幼儿养护的主要经验是:
1、穿勿过暖(不宜穿得过多过暖,否则不但无利反而有害。)明代医生薛凯提倡要使婴幼儿“数见风日”,若此,“则血气刚强,肌肉致密,若藏于重帏密室,或厚衣过暖,则筋骨软脆,不任风寒,多易致病”。《保婴撮要。养护》
2、食勿过饱(使幼儿吃的过饱、穿的过暖,是百疾之源。)宋代著名儿科医学家钱乙主张“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千金方》中指出:“乳儿不可过饱,饱则溢而呕吐。”每日最好乳儿四次,不可次数过多,夜里喂一次。
北宋《卢囟经》指出,夜间喂孩子奶,母亲必须坐起身,抱起孩子喂,切忌侧卧在床上喂,喂后还要抱起孩子,使他身直,不可让孩子倾侧,以免奶汁从婴儿口中溢出。
3、任其啼哭(小儿哭就让他哭去,不理他,自然太过分,也无道理。哭,自然有时是因身体不适,大人应予照料,特别对初生不久的婴儿,哭对他来讲,就是一种运动,张从政《儒门事亲》中说:“夫小儿初生,另无伎俩,惟善号泣为强耳。”若一哭,便抱起喂食品,或满足其他无理要求,不但对其健康不利,而且易养成坏习惯,孩子就会以哭作武器,向大人提要求。)按中医看法,啼哭可以清火泄热,父母不必千方百计哄孩子止哭。
4、安全避险。能坐,能行,则扶持之。勿使倾跌也。
5、避免惊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