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0-8-31
- 帖子
- 524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103
- 精华
- 1
- UID
- 5050878
   
- 妈币
- 2476
- 宝宝生日
- 2012-08-16
- 积分
- 1103
|
本帖最后由 寒丝雨竹 于 2010-9-13 21:24 编辑
7月10号~
我的汉式周制婚终于完美谢幕了
我和LG都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
也是在参加一次宣传汉文化的汉服活动中认识的
他给我讲解诗词中慢慢了解,最后走到一起的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汉族曾经一度迷失自己,不仅失去了自己的民族传统服饰,还错误地借了别族的服饰(满族的旗袍)当自己的传统服饰。
中国的文化复兴,汉文化复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复兴华夏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为了纪念我们相识,另外是想向更多的人宣传汉民族礼仪,毕意这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所以我们的婚礼一开始就确定我们要穿自己汉民族的民族服装,行汉家礼仪,做传统汉式的婚礼
以下是LG写的博客~他为了这场婚礼,付出的比我多的多
曾几何时何曾想过自己的婚服不是西服婚纱,自2005年发现汉服和汉民族复兴事业存在于当今社会之后,汉服、民族、家国、华夏传统文化成了自己生活密不可分的部分。这几年来因工作关系时间精力有限,无法更多投入到民族和民族复兴这种公众事业,但我的婚礼自然要用汉服,至少给三百年来本家数代先祖被满清政权强迫剃发易服和当亡国奴的奇耻大辱划上句号,无愧炎黄。
之所以婚礼选周制而未选择明制,主要是因为周制更庄重 典雅,也更喜欢黑红搭配的婚服,两套婚服都是自己买的,花费不菲,而明制的大红婚服只能婚礼穿过分局限。
婚礼整体而言还过得去吧,自己工作之余参与了每一环节的规划、策划、创意、统筹、部署、协调和落实,参与了不少环节的具体实施、操作和执行,整个婚礼下来累得够呛,这半年感觉自己老了三岁,但是值得,因为这是具有非凡意义的私活。最令人遗憾的不足之处是渝风堂台子比较矮,婚礼仪式被围观后坐着的宾客们难以观礼,这一层当初的确没考虑到,建议将来举办周制婚礼的朋友最好把仪式台搭高半米以上,再就是作为新郎的我居然因为匆忙没有进行剃须等面部PS工作.......
谢谢我和老公双方父母的支持
谢谢我辛苦的伴娘伴郎和所有来参加我们婚礼的朋友
我在这里特别感谢的是
我们重庆华夏汉文化论坛的舞蹈队及所有汉友们
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我这场美好的婚礼
同时要感谢
为我办婚礼嫒嘟婚庆的王姐
帮我画喜帖封面的子爵
为了我化妆的翠翠
当天为我免费提供婚礼所有头饰还连夜为我赶制敬酒服的小悠
跟拍的6月哥哥
谢谢大家
传统周制 汉式婚礼--之《白.雨》汉服情缘开场了
|
-
总评分: 妈币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