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9 | 浏览: 135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1470  
宝宝生日
2008-10-23 
积分
1338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6:2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胎儿是由卵子和精子结合而形成的新生命。正常女性一个月经周期排一个卵,卵子的性染色体都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而精子内的性染色体,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带X染色体精子(通称X染色体精子或X精子);一种是带Y染色体的精子(通称Y染色体精子或Y精子)。如果进入卵子的精子是X染色体精子,和其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就是XX性染色体,即为女胎;如果进入卵子的精子是Y染色体精子,和其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则为XY性染色体,即形成男胎。所以胎儿性别完全由男性的精子决定。在**时,一次射入阴道的几亿个精子中,Y精子数量占极大优势,是X精子的二倍,但到了最后,Y精子的数量和X精子的数量相差无几或更少,是X精子或Y精子和卵子结合,完全是随机的,应该说各有50%的可能性,所以生男生女基本上是相等的。
    X精子和Y精子在外观和性能方面都是有区别的。 X精子是决定生女婴的精子,其特征是;精子头部较大,呈椭圆型,尾巴较短,因此较为笨重,行动较为缓慢,但耐酸性能力较强,生命力也相对较强,存活时间较长,在进入阴道后在子宫腔或输卵管里能存活2-3天。


Y精子是决定生男婴的精子,其特征是;精子头部较小,呈圆稍尖形(尖头),尾巴较长、游动速度较快、耐酸性弱、易受挫、存活时间较短,很快便会死亡,进入阴道后,在子宫腔和输卵管内存活仅24小时。


男性在**时,射入阴道的精子以30-50微米/秒的速度缓慢前进,进入子宫颈管;在子宫腔、输卵管中的速度是75-100微米/秒;在**后12小时,精子才上行到达输卵管。只有健康、有活力的精子,才能通过这样艰难的旅行,最后只有一个获能精子,有效地穿破卵外膜,进入卵核和之结合,成为有生命的受精卵。不论X精子,Y精子,有效授精时间都是在精子进入女性阴道12小时内,卵子在排出卵巢后15--18小时为最佳受精时间,过时皆作废。
RAN

学 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12776  
宝宝生日
2006-12-01 
积分
13407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2995  
宝宝生日
2007-07-13 
积分
3652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2086  
宝宝生日
2007-05-29 
积分
6821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2877  
宝宝生日
2008-03-25 
积分
3975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1680  
宝宝生日
2008-07-22 
积分
4541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妈币
7592  
宝宝生日
2011-01-29 
积分
53445 
呵呵   就是X        Y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2960  
宝宝生日
2008-01-25 
积分
3177 
学习!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币
7528  
宝宝生日
2007-07-09 
积分
31201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币
17708  
宝宝生日
2007-11-27 
积分
18058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揭密胎儿性别形成的过程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