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127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

妈币
55  
宝宝生日
2000-12-06 
积分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14:1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六个月婴儿,到了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这意味着孩子的消化功能发育日臻完善,能够适应固体食物了。为了顺利完成小儿从吃流质食物向固体食物的过度,家长需要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给婴儿添加辅食。  在开始添加辅食之前,家长首先要对小儿的健康状况,以及消化功能做一个简单评估,在确定小儿精神状态好,食欲好,大便正常,除外疾病,体格发育已经达到正常标准范围时,才可以实施辅食添加计划。
  开始添加辅食,选择哪一种食物作为首选食物更好呢?现在多数专家认为,把婴儿工业化米粉作为首选辅食更为适宜,其理由是:1、米粉含碳水化合物丰富,可以满足其因活动量不断增加对能量的需要。2、六月龄小儿唾液腺分泌增多,消化能力增强,已经基本具备消化吸收谷类食物的能力。3、因谷类食物引起过敏的情况少见,一次添加成功的概率最高。4、强化了矿物质的工业化米粉营养价值较高,有利于预防婴儿贫血和微量元素缺乏。5、婴儿专用食品的生产较为人性化,家庭食用方便。6、添加米粉以后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的情况比较少见。
  市售工业化婴儿米粉有不同口味,开始最好选择第一阶段,婴儿纯米粉。因为纯米粉原汁原味,口味清淡,颗粒细小。添加时先打开米粉包装,用小汤勺舀出1-2勺,大约2-5克,用少量温白开水或奶液将米粉调成糊状,然后让小儿靠坐在妈妈的怀里或餐椅上喂食,而不要让小儿躺在床上喂。为了不增加小儿每日进食的次数,添加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原来吃奶的时间,在喂奶前或喂奶后即刻添加,也就是要让吃辅食跟吃奶在同一时间,而不要在两次喂奶中间添加。
  辅食添加应该遵循从少到多的原则,因此每次添加的量不宜过多,开始添加每次仅吃几克,以后逐渐增加到十几克,并要以奶量不减为原则。每添加了一种新的食物,家长要不断观察小儿的反应,如果添加之后小儿出现腹泻、呕吐、食欲减退、皮疹等异常情况,应该立即停止添加。
  正常情况下,每一种新添加的食物,至少需要连续吃3-5天才能确定是否添加成功。当确认米粉添加成功之后,意味着此后小儿每天都要吃一次婴儿米粉。婴儿米粉的种类很多,有肉米粉和多种果蔬类米粉,家长每天可以任意选择一种。另外,根据不同月龄婴儿消化功能特点,婴儿米粉的颗粒大小不同,产品具有一定阶段性,家长在选择婴儿米粉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小儿月龄阶段的产品。首选米粉添加成功之后,家长可以根据下一步添加程序,继续添加其它种类的辅食,如果首选辅食添加不成功,应该暂时停止添加,过一段时间再重新开始。在开始添加辅食这段时间,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成人食品,尤其是一些有调味品的食品,尽量保持口味清淡的感觉,这样就可为下一步顺利添加其他食物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掌握婴儿辅食添加的程序和具体操作步骤,是辅食添加成功的基本保证,盲目的添加,毫无科学根据的让小儿随便乱吃,不但影响小儿健康发育,而且容易造成以后的喂养困难。

Rank: 6Rank: 6

妈币
113  
宝宝生日
2008-04-22 
积分
262 
学习了,楼主总结的太好了,我宝宝现在才开始吃辅食,我只给她吃米粉,是无糖的,吃绿豆和莲子口味的换着吃,不上火,消化也挺好的。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561  
宝宝生日
2008-04-05 
积分
1226 
我在4个月的时候给12加的米粉,但是她吃了就不吃奶了,只好停了,现在5个月了只给她添加的菜泥和果泥,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给她添加米粉了呢,我回去按楼主的方法再试试吧.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妈币
23737  
宝宝生日
2008-07-10 
积分
46353 
我打算就吃稀饭,把其它东西加在稀饭里面给她吃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婴儿初次添加辅食,应注意什么?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