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1072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29732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025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10:5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欢喜红孩儿 于 2019-1-11 11:00 编辑

继续上篇

分享了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全解析

那么打疫苗需要注意什么

进口疫苗VS国产疫苗到底哪个更好呢?

关于那些疫苗的疑惑和传言最全解答都在这


1.jpg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29732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0254 

2.jpg


3.jpg


4.jpg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29732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0254 
本帖最后由 欢喜红孩儿 于 2019-1-11 14:33 编辑

接种疫苗后的反应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实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正常反应: 

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 ~ 2 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异常反应:  

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应用脱敏药。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宝宝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给宝宝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29732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0254 
本帖最后由 欢喜红孩儿 于 2019-1-11 16:21 编辑

不同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

  @崔玉涛:
疫苗接种原则:疫苗接种原则是活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部分乙脑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等)与活疫苗间隔时间至少是四周;活疫苗和死疫苗、死疫苗和死疫苗间隔时间至少两周;同种疫苗多次注射的间隔时间各有规定。卡介苗与其他疫苗不同,所以不用遵守上述规定。


@崔玉涛:除了减毒活疫苗(比如:麻疹、麻风、麻风腮、水痘、口服脊髓灰质炎、部分乙型脑炎疫苗等)与其它疫苗接种间隔需要一个月,其它疫苗间隔在两周即可。如果上次接种的是减毒乙脑活疫苗,应该4周后再接种其它疫苗。但是,可以同时接种两种减毒活疫苗或一种减毒活疫苗和一种其它疫苗。


@崔玉涛:第一针乙肝应于生后第一个月内注射,最好生后1-2天内(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应于生后12小时内)注射。第二针乙肝与第一针间隔4-8周;第三针乙肝疫苗与第一针间隔时间为6-18个月,多建议间隔6个月。再有,如果乙肝接种时间与其它疫苗正好相重,完全可以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

6.jpg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29732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0254 
本帖最后由 欢喜红孩儿 于 2019-1-11 16:25 编辑

那些关于疫苗的流言


传言:预防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的联合疫苗和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会导致新生儿猝死综合征。

事实:疫苗的使用与新生儿猝死之间并不存在因果联系,但使用这些疫苗的时间正是婴儿可能出现新生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时期。换言之,新生儿猝死综合征死亡与疫苗接种是同时偶发,即便没有接种疫苗,也会出现死亡。关键是不要忘记这四种疾病都是致命性的,婴儿如不进行接种预防,就会面临极大的死亡或严重残疾的风险。

传言:疫苗可预防疾病在我所在的国家几乎已经消灭,所以不必再进行疫苗接种。


事实:尽管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在许多国家已经不再常见,但引发这些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依然还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传播。在相互联系极为密切的当今世界,这些病原体可以跨越地理疆界,感染缺乏保护的人群。例如在西欧,自2005年以来,麻疹疫情就曾发生在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英国的未接种人群中。因此,选择疫苗接种的两个主要原因是要保护我们自己和保护我们身边的人。成功的疫苗接种计划犹如成功的社会,依靠每个个体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全民的福祉。我们不应依赖由身边的人来遏止疾病传播;我们自己也应尽到个人的一份力。


传言:向儿童一次接种一种以上的疫苗会增大有害副作用的风险,并会使儿童的免疫系统负担过重。

事实:科学证据表明,同时接种几种疫苗不会对儿童的免疫系统带来不良反应。儿童每天接触数百种异物,这些异物都能诱发免疫反应。就是吃东西这个简单的动作,也能将新的抗原带入体内,而且人的口腔和鼻腔内就有无数细菌在生存。一名儿童因患普通感冒或咽喉痛而接触到的抗原数量远远超过疫苗接种途径的接触。一次接种几种疫苗的一大好处是可以少去医院,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而且更可能的情况是,儿童是按程序完成推荐疫苗的接种。此外,如果有可能进行诸如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一类的联合疫苗接种,就能减少注射次数。


传言:流感只是麻烦而已,而且疫苗也不见得很有效。

事实:流感并不仅仅是麻烦而已。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每年在全球导致30至50万人死亡。孕妇、幼童、健康状况欠佳的老人以及患有哮喘或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受严重感染和死亡威胁的风险更高。为孕妇接种的另一个好处是能为新生儿提供保护(目前还没有针对6个月以下婴儿的疫苗)。疫苗能使人们对在任何季节都流行且流行性最高的三种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它是帮助人们降低严重感冒的患病和传染几率的最好方式。避免感冒意味着能节省额外的医疗费用,也能避免因请病假产生的收入损失。


传言:通过疾病获得免疫比通过疫苗获得好。

事实:疫苗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免疫反应与通过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类似,但疫苗不会导致疾病,也不会使接种者受到潜在并发症的威胁。相比之下,通过天然感染获得免疫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例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感染会导致精神发育迟缓,风疹会导致出生缺陷,乙肝病毒会导致肝癌,麻疹则能导致死亡。


传言:疫苗含有水银,非常危险。

事实:硫柳汞是一种含汞的有机化合物,它是作为防腐剂添加到某些疫苗中。在多剂量瓶疫苗中,硫柳汞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防腐剂。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中的硫柳汞用量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29732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0254 
本帖最后由 欢喜红孩儿 于 2019-1-11 16:36 编辑

                                       进口疫苗VS国产疫苗的综合性比较 


7.jpg




标红色的疫苗,是我国规定提供免费接种的疫苗。

上表是业内人士通过疫苗说明书、文献及疫苗接种工作经验总结而成。

防病效果:


5★表示达到业内认可的最佳预防效果;

4★表示虽然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但某些指标(如抗体水平、抗体阳转率或病原体覆盖面等方面)可以更好;

3★表示预防效果还有较大的提高余地。

安全性:


5★表示安全性在各方都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4★表示在安全性的某些方面不能让各方满意(比如接种后的局部反应率和发热率较高,在公众看来不容易接受,但研究人员看来仍可接受);

3★表示存在比较突出的安全性问题(比如局部反应率和发热率过高,或有其他确认的严重不良反应)。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2019疫苗全攻略】下篇:第二类疫苗有必要打吗?进口疫苗更好吗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