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364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妈币
1130  
宝宝生日
2016-02-16 
积分
39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15:5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重庆蓝丝带产后恢复中心 于 2017-5-23 15:56 编辑

什么是发汗法?
“发汗法”是祖国医学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发汗法”不仅通经活络、活动全身器官,提高精神和恢复体力,而且具有调节神经的功能,扩张周围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系统,满月发汗通过专业的设备和配套的关节祛湿寒产品不但可以将杀死的细菌病毒排出体外,还可以将体内储存的寒气通过发汗彻底排出。

生儿育女是女性一生中的大事,生产后的妇女由于筋骨表里大开,又因出血较多和体力消耗,体内正气不足,元气尚未恢复,身体抵抗力会下降很多,这时风寒暑湿等外邪便会乘机侵入人体,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逐步闭合,使风寒包入体内,难以排出,形成了产后风的诸类病症,承受着产后出现的头痛、腰背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麻、疼痛、畏寒、怕冷等诸多月子症状所带来的痛苦,如不及时治疗,会给妇女的一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以后再治疗会更加困难,所以说:“做好一个月子,健康一辈子"。产后发汗排毒妈妈分娩后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产后必须做满月发汗的原因

女人在生产过程中骨缝及筋脉大开,加上生产时耗费了大量的气血及体力,使之体内正气不足,元气损伤,身体抵抗力下降。因而月子期间,产妇的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寒、湿、署、热、风、邪六毒很容易侵入体内,加上孕期及产后身体代谢机能降低,垃圾毒素堆积在体内代谢不出去,如果在满月筋骨逐渐闭合时不能将这些寒、湿、毒素等排出体外,那就为以后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形成“月子病”。

月子病潜伏期很长,有的人在满月后就开始显现,有的人则一年、两年后显现症状,还有的会在十几年后显现出来。
“月子病”俗称“不死的癌症”,给很多妈咪带来难以治愈的病痛。所以一定要做满月发汗,及时预防及调理月子病。如果不及时调理,就会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甚至成为一生的枷锁,给产后女性的一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以后再治疗会更加困难!

满月发汗的功效
①使内邪、寒毒从体内彻底排出体外,全身表面皮肤红润,毛孔扩张,药性通过扩张的毛孔进入人体,从而达到清洁腠理,舒展机体,促进人体气血运行。
②达到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疏通风寒,温通经络,迅速阻断发病环节,对月子病(产后头痛、腰背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团、麻、疼痛、畏寒怕冷等诸多病症)具有独特.良好的疗效。
③促进血液循环,活跃新陈代谢,使细胞的吞噬机能加强,起到平衡人体机能,以达到补气血,疏风寒、通络下乳、彻底排毒、燃烧脂肪、美化肌肤、舒缓压力,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满月发汗.jpg



坐月子”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也要做满月汗吗?
经常有宝妈咪这样问:我坐月子很讲究,注意保暖,不碰凉水,不吃冷食,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是不是满月后就可以不做满月发汗了呢?

温馨提示:
即使坐月子非常讲究,,没有明显的不适也需要做产后发汗。因为寒气无孔不入,有些症状当时可能不是那么明显,时间久了就会慢慢显现。女性朋友们如果关爱自己的身体,还是做一下产后发汗比较好!

满月发汗适用人群
1、所有满月产妇;
2、已有月子病者;
3、流产引产者;
4、产后想恢复身材者;
5、风湿、关节炎、老寒腿及湿寒重者。

蓝丝带七大经典药浴——为妈妈的健康保驾护航

女性修复能促进产后子宫收缩,活血止血,修复受损产道,促进产妇体能恢复,消除产后恶露不尽,消炎杀菌止痒,并能有效防止妇科疾病,并对女性月经不调、不孕、性冷淡有奇特疗效。

养心安神精力旺盛、消除疲劳、体力恢复、面色红润、光泽皮肤、消除皱纹、增强心脏的供血功能,显著改善血液循环及全身的微循环,焕发生命固有活力。

产后风湿温经止血、散寒祛风、对于风热湿毒引起的风湿骨痛、关节炎等疾病达到逼湿排毒的作用。

舒经活络活血化瘀、消除疲劳、调节五脏六腑、增强免疫力、强身健体、延缓衰老。

魔浴纤体出汗排毒、改善便秘、加速脂肪代谢、燃烧体内脂肪及分解。

排毒养颜消炎杀菌、活化细胞、促进微循环、改善皮肤供养、提高人体免疫力、使肌肤亮丽润泽。

贵妃药浴暖宫散寒、调节内分泌、保养卵巢、提高性欲、修复子宫阴道、缩阴、改善夫妻关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产后发汗排毒——关系到女人一辈子的健康!"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