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97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儿童天堂

认证商家访问商家店铺

妈币
16747  
宝宝生日
 
积分
7566 

重庆通

楼主
发表于 2016-3-24 17:0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重庆儿童天堂 于 2016-3-24 17:14 编辑

即使当孩子出现一些你认为非常严重的道德问题,也请首先控制好情绪。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冷静、谨慎地想一想应对孩子不当行为的措施,才不致对孩子成长有负面的影响。

故事是这样的:

大概是四岁多的时候吧。爸爸带着他去一位叔叔家玩。他很快被叔叔家小哥哥房间里的小飞机模型吸引了。玩了一会儿觉得特别喜欢,真的很想要。于是趁大家不注意就偷偷揣起来了。跟爸爸回家的路上,他心里特别纠结、特别难受,实在忍不住还是跟爸爸“坦白”了,说自己偷拿了人家的小飞机。爸爸沉默了一下。

640.webp (5).jpg


他至今清楚记得爸爸当时短暂的沉默,和站在路边害怕至极的他。然后,爸爸态度很温和地对他说:“咱们一起回去把小飞机还给叔叔吧,爸爸以后再给你买一个。”于是他极不情愿地跟着爸爸回去送还小飞机,心里又舍不得又羞愧得不行,似乎还害怕得哭了。

爸爸只是很平静地回去跟人家解释说:“不好意思,孩子不小心拿走了小玩具,现在送回来。”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他没有受到任何责备。爸爸也没有将此事再告诉别人。

这位智慧的父亲,都做了什么呢?

首先,自始至终都不曾使用“偷”这样的字眼去形容孩子的行为。

因为孩子的是非观念是通过听取父母的评价、观察父母的反应而形成的。不轻易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不夸大孩子的错误,是对孩子的保护。

640.webp (6).jpg


其次,保证稳定的情绪,平静认真地想好最适合的解决方法。

不责备,不打骂,不多说教。在得知孩子“偷拿”了别人家东西时,父亲并没有立刻怒不可遏地非打即骂,也没有立即开始苦口婆心、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而是让自己停下来想了想,再用最简单有效,最和缓适宜的方式应对这件事。

紧接着,用直接的行动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和引导。

其实孩子心里知道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小男孩子低着头的那种愤怒和倔强,还是我的朋所说的那种“内心纠结”都可以看出。所以,其实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孰是孰非的大道理,而是需要从错误中学会正确的做法。

640.webp (7).jpg


父亲给男孩展示的是宽容、担当。我的朋友的父亲,也只简单说了两句话,一是“一起还回去”,这是从错误中学习正确的改正方法;二是“你想要的话爸爸给你买”,告诉他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正确途径。

最后,还需要记得的一点是: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反复追究,不随意转述,保护孩子的自尊,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尊重。

孩子虽然还小,但已有了自尊感和羞耻心。见证孩子犯错的当时人,若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到孩子一定不愿让自己不好的行为被更多人知道,即使是家里人。所以,不再向别人转述这件事,就是对孩子自尊的最好呵护。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孩子犯了错,智慧的父亲是这样做的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