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12-5
- 帖子
- 8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8
- 精华
- 0
- UID
- 9055022

- 妈币
- 26
- 宝宝生日
- 2012-10-26
- 积分
- 8
|
不知道现在宝宝适应好些了没?
一般来说是提倡3岁以后上幼儿园,这是有一定心理学依据的。3岁以前,孩子未完善分离个体化,所以不能忍受和妈妈分开。而3岁以后是否就能恰当的应对分离每个宝宝也是不一定的,这和这3年以来孩子是否建立了足够的安全感有关系,也和宝宝自身的气质类型有关系。
从气质类型来看,每个宝宝天生下来就不一样,有的孩子对新事物第一反应是接受,有的是回避;有的孩子适应环境的时间需要长一些,有的很快就适应了。所以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来客观看待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然后才去适合孩子的方式来应对。比如适应性不好的孩子,那么家长需要提前让孩子熟悉新环境,让孩子了解新环境,比如幼儿园里面的作息和安排,里面有什么东西和人之类的,让孩子尽量对新环境具有可预期性。而且在孩子还不能适应新环境的时候能够耐心地循序渐进,鼓励孩子一点一点去适应。而适应性好的孩子可能除了提前让孩子适当熟悉环境外,还有就是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因为孩子接受新事物很快,容易相信人,冒险行为可能较多。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安全感方面,这就要追溯到孩子0岁的时候了。早期的母婴依恋关系决定了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基础。表现在妈妈是否及时而恰当(不多也不少)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及时回应孩子的呼唤。如果早期母婴之间形成了安全的依恋关系和稳固的信任感,那么在1.5岁-3岁孩子会出现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这个时期孩子会尝试自己做主,在活动中体现自己的意志。妈妈会发现孩子开始独立去尝试和妈妈的分离。先是在妈妈旁边自己玩一下,然后不时回头看看妈妈,或回来找妈妈抱一下。然后距离逐渐拉长……这样一去一来中,孩子的独立探索能力增强,同时他会感觉到妈妈与他同在,他是安全的。这样到了三岁以后,在孩子之前无数的探索和尝试中,他建立了一个信念:虽然妈妈不在自己身边,但是妈妈的爱永远住在心中,妈妈永远和自己同在。所以即使入学后和妈妈短暂分离,也能恰当应对。当然,这是理想状态的,一般孩子第一次面临分离,特别是在事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会感受到不适应和一些焦虑恐惧,表现哭闹。不过一般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多久,当他熟悉环境,和老师建立起良好关系后就能改善。如果是那种哭了几个月,或者孩子最后没哭了,但是感觉整个人都像变了一样的,可能要关注下孩子的心理健康了~~~~
不好意思,我话又多了~~~~希望能给妈妈们一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