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215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妈币
52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11:4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奥地利著名遗传学家孟德尔通过大量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孩子能够长多高,母亲的决定因素比父亲要多也就是说,父亲矮而母亲高,孩子多数是高个子;而如果反过来,母亲矮,父亲高,那孩子可能最多是个中等身材。
决定孩子身高的,除了先天因素,还有后天因素。先天不足,后天弥补也是可以的,选对时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也是孩子增高的黄金季节
3-5月长个子黄金期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证实,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显著的季节性的,其中以春季(3~5月)的生长速度最快,调养得当,孩子最高可长7.3毫米;而生长速度最慢的是10月份,最多只能长3.3毫米。此时不长,更待何时?所以,麻麻们一定要捉住春天这个黄金增长期,让孩子“高高益善”。
长高黄金条件一
睡眠
能睡的娃娃个子高,深睡越久长得越高

 美国《睡眠》杂志曾发表的两项研究报告称,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均可导致中年人大脑老化,而贪睡的婴儿则更容易长高。专家介绍,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身高增长大有益处,因为绝大部分生长激素是在夜间熟睡状态下分泌的,深睡眠时间越长,生长激素分泌的量就越多,而孩子将长得更高。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睡的孩子有个子

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有一定的规律,其中有一条是:晚上11、12点进入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段,但必须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下,才能更高效地发挥作用。爸爸妈妈算一算:孩子从入睡到进入深睡眠一般需要45-60分钟,那么为了不错过11点开始的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孩子最好是在10点前入睡。
  现在有的家长不仅自己做“夜猫族”,而且没有培养孩子早睡的习惯,这无疑是对孩子长高机会的浪费。

孩子睡眠有规律,身高增长更给力


你以为孩子睡得早、睡得足就能迅速长高?
  有儿童健康专家表示,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是与天时交替相符的,入睡和起床的时间固定,形成规律、稳定的睡眠周期,生长激素的分泌时间会比入睡早睡眠足但作息不规律的孩子要长
长高黄金条件二
营养
钙:孩子长高的重中之重


钙是骨骼生长的基础,春天孩子生长发育速度加快,钙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家长应给宝宝多选用含钙丰富的食品。但,不赞成麻麻们过度依赖药物补钙

推荐食品牛奶及奶制品、豆制品、骨头汤、鱼、虾、芝麻等。
  蛋白质:生命的基础,长高的要素

 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而胶原蛋白、粘蛋白更是构成骨骼的有机成分。所以说,蛋白质不仅是生命构成的基础,还是身高增长的重要营养素。

推荐食品猪肉、鸡肉、牛肉、鱼虾肉、鸡蛋、牛奶、豆腐等。
  维生素:维持生命,促进钙质吸收
 

维生素家族成员虽小,却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维生素A、C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质的吸收,从而促进孩子身高增长。

推荐食品新鲜蔬果如白菜、胡萝卜、黄瓜、番茄、橘子、香蕉、苹果、葡萄等。

矿物质:从多种生命活动环节中调节生长发育

 骨骼中三分之二的矿物质由钙、镁、磷三种矿物质构成,因此这三种矿物质含量是否充足对骨骼的拉长非常重要。
  而铁、锌等矿物元素也可以从很多生命活动的环节中调节孩子生长发育的速度,所以合理摄入各类矿物质对孩子身高的增长也是意义重大。

推荐食品动物肝脏、牛肉、羊肉、蛋黄、牡蛎、虾、蟹、贝类等。
长高黄金条件三
运动


孩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能刺激骺板和骨骼,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使骨骼生长更旺盛,从而促进孩子身高的增长。

跳跃运动:摸高、跳跃、跳绳、篮球等

跳跃运动能够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软骨增生,对脊柱四肢骨骼的增长有很大帮助。例如跳绳是刺激骺板,促进成长的代表性运动。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做跳跃运动时,家长要教导孩子不要脚跟落地,否则容易给膝盖和腰部造成伤害。
  拉伸运动:引体向上、游泳、伸展体操等

 游泳作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拉伸运动可以使全身各个部分都得到充分的舒展和锻炼;而引体向上则可以拉伸脊柱、促进脊柱骨的生长,从而使儿童的身体不断长高。学龄儿童应选择性地多进行一些具有拉伸作用的运动,而婴幼儿可以做做主动或被动体操,同样可舒展身体,促进身高的增长。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3-5月是小孩长个黄金期,你满足孩子生长条件没?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