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说话不能乱说,因为随便的一些话,也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我们说说孩子的“存在感”。存在必须在关系中才能产生。如果 婴儿对 妈妈笑,妈妈没有反应,婴儿就傻掉了。他会想,“我存在吗,妈妈存在吗,这个世界怎么了?”如果婴儿的各种反应得不到妈妈的回应,那婴儿会活在一个感觉里,就是整个世界都是支离破碎的。那么,通常的回应有哪几种,并分别有哪些后果呢?
第一种:重复对方话语中跟情感有关的词,会增加幸福感。
比如说 宝宝跟你说,“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那妈妈可以回应说“妈妈看到了,真可爱!”这就是重复他说的话。重复对方表达出来的情绪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绪,去确认它,彼此都会很幸福。
第二种:无关反应,可能让孩子冷漠。
比如一个小孩子说“妈妈,我刚才看见了一只狗,好可爱的!”。 有的妈妈会说:“你作业写完了没?”。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妈妈的沟通中,经常得到无关反应,那么,长大后,他就会感觉到跟别人沟通是一种很愚蠢的事情,于是变得冷漠。当然,他也可能会非常聪明,在自闭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时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觉得跟别人聊天是很无聊的事情。
第三种:情感逆转,让孩子感觉到愤怒。
“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报纸上刚报导一个人因为狂犬病死了!”。等等类似这种反情感的话,你们会感觉到你的能量出去了,被活生生地拧回去。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不会记得这个愤怒的,但这个愤怒一直藏在心里,后来就会通过情感逆转表达出来。
第四种:不想回应,增加孩子不信任感。
不知大家有没有做过一些恶梦,比如自己掉坑里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险,就会呼喊“妈妈”,但是妈妈没有回应。这让孩子会感觉“这么危险妈妈都不会来救我”,不信任感就会增强。如果你想暂时自己存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回应孩子,你可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想跟妈妈说话,你的要求很好,但由于妈妈自己的原因,妈妈想自己待一会。半个小时后妈妈再陪伴你好吗?”
所以说,就算是对一件小事的回应,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争取肯定他的感觉,让双方都有满满的幸福感吧!^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