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176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

妈币
515  
宝宝生日
 
积分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21:2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花-猫 于 2012-10-15 10:32 编辑   w# w; p; O. ?) H  \- x  O$ q! u. d
+ }% Q" f) \' X" u1 @0 z4 M
酸奶还是钙的良好来源,虽然说酸奶的营养成分取决于原料奶的来源和成分,但是一般说,酸奶比原料奶的成分都有所提高:一方面因为原料质量的要求高,另一方面因为有些酸奶制作中加入少量奶粉。
2 v  h0 ]9 u4 A现在的人们对各种奶制品不陌生,根据口味的不同,奶制品被分为很多种,酸奶就是其中一种被大众喜欢的,不仅口味不错,被乳酸菌发酵之后还更具营养,所以是很多人的不二选择,但是,面对市场上的各种酸奶制品,到底要什么样的酸奶才是真的好的酸奶呢?  _% |7 V2 {5 A0 O9 A  _4 F
合格的酸奶凝块均匀、细腻、无气泡,表面可有少量的乳清析出,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气味清香并且具有弹性,呈凝块状,有少量乳清析出,无气泡。搅拌型酸奶由于添加的配料不同,会出现不同色泽。变质的酸奶,有的不凝块,呈流质状态;有的酸味过浓或有酒精发酵味;有的冒气泡,有一股霉味,有的颜色变深黄或发绿。
& `& p- \% t) ~  g1 C0 Y9 c影响酸奶品质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 x* K6 o4 p$ j. e2 r' U1、以注射过抗生素牛的牛奶生产酸奶会致酸奶不凝,乳液发甜。" S2 e/ F0 a! E8 r( b* m5 {. c
2、原料奶凝固的能力降低,酸奶凝块脆弱或呈稀汤状。
8 f$ i& Q4 S0 [2、菌种选择不当或菌种单一,发酵温度不适合,发酵时间不够等原因致使酸奶的风味与香味不足。0 p3 `8 m; v& J% r, g" q" Z
4、原料奶中掺水,干物质不足。掺水达15%时,酸奶凝块漂在乳清中。
4 f: p+ W8 n. i5、菌种不纯或生产设备管道等被气菌污染,造成酸奶有气泡,口感发辣,如果被酵母菌污染则有锼味。* k, [# A0 ^) Z3 }- q/ Q
6、车间环境、设备被噬菌体污染,使发酵过程缓慢甚至终止;残留的清洗溶液和消毒剂也会致发酵作用终止,使凝块脆弱、乳液发甜。
! @/ b4 t! B4 e8 X0 M原料乳较差一般是指乳干物质较低、细菌数和体细胞数较高,含有抗生素以及人为掺入一些不洁物质,这些都会影响到原料乳的质量。就酸奶生产而言,一些大厂采用的原料乳质量较好。但含乳饮料的生产,特别是加酸调制的含乳饮料,对原料乳的要求不及生产酸奶的严格。% s2 i1 J2 X# q% d6 V% _2 ]
标签内容须看仔细,很多人在购买酸奶时只是习惯于看一眼保持期,最多再关心一下生产者的名号,却没有多少人在意标签上都写了些什么,有些挺能说明问题的内容,如蛋白质含量、配料表成分却被消费者忽略了。
1 o5 Q1 `7 {2 V: C如果不太计较“名与实”和营养价值,只是单纯解渴的话,口味不错的含乳饮料当然也有可取之处。但如果执意要选购真正的酸奶,就请注意标签内容。根据国家标准,酸奶和含乳饮料的包装上都应标明产品成分和配料。配料表中如果出现“水”这一项,则是“含乳饮料”无凝,而且一般含乳饮料的配料中都含有“山梨酸”,蛋白质含量标示的应为“不低于1.0%或0.7%“。而酸奶的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2.9%或2.3%。' G8 A6 V# _. v
了解了这些关于购买酸奶的常识之后,再购买酸奶的话就要仔细分辨啦,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哦!
' F. f7 D/ i  V5 H6 o$ J
ljl

高 三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8702  
宝宝生日
2009-10-09 
积分
2857 
收到,顶贴

Rank: 9Rank: 9Rank: 9

妈币
837  
宝宝生日
 
积分
413 
应该不错

Rank: 1

妈币
27  
宝宝生日
2012-04-25 
积分
10 
呵呵,谢谢啦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酸奶质量好坏你该怎么辨别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