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4-3 
 - 帖子
 - 5649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6840 
 - 精华
 - 23 
 - UID
 - 604319 
  
 
 
 
- 妈币
 - 11650  
 - 宝宝生日
 - 2008-08-08 
 - 积分
 - 6840 
 
  
 
 |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包括幼婴,大多数患者症状于20岁前出现。约75%的哮喘儿童也有本病,主要症状如鼻痒、连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等。前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大量清水样分泌物,若因持久性水肿可发生鼻息肉或息肉样变性。由于鼻塞患者不得不用口呼吸,因此从口腔直接吸入的变应原较多,从而使哮喘加重。特应性儿童暴露于特殊的变应原愈多,对它发生过敏的机会愈大。 亲贝  
  喷嚏、鼻痒、流清涕和鼻塞是变应性鼻炎的四大症状。喷嚏多于刚睡醒时发作,鼻塞常随体位变动而改变。鼻痒是过敏的特征性表现,使小儿不断用手指或手掌上下揉擦鼻前部。不少儿童因鼻痒常作歪口、耸鼻等奇异动作。较大儿童自诉嗅觉也丧失。鼻涕为清水样,亦可因鼻塞或继发感染而变稠。儿童还可见眼眶下有灰蓝色环形暗影和皱褶称变态反应性着色(allergic shiners)。这是由于鼻甲肿大压迫蝶腭静脉丛,引起眼部睑静脉和眼角静脉淤血所致,也是特应性儿童眼鼻过敏的一个特征性表现。本病婴儿表现多不典型,常以鼻塞为主。此外,患儿常存在鼻道高反应性,因而对各种非特异刺激易发生反应。患儿常有变态反应家族史。鼻腔内部的检查典型显示鼻甲水肿,常呈苍白或紫色,上盖有一薄层水样黏液。 
  1.仔细询问病史 以便将本病与其他慢性鼻疾患相区别。  
  2.检查EOS 以鼻黏膜拭子涂片染色,然后仔细检查EOS,如EOS≥5%有助于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但对3月以下的幼婴不具诊断意义。  
  3.血清IgE检测 在儿童特别是1岁以下的小儿,总IgE稍有升高就提示很可能具变态反应性或寄生虫感染,而特异性IgE的检测则对明确病因有好处。 亲贝  
  4.皮肤试验 是明确病因的一个安全而简单的方法,且出结果快,很有实用价值。但应结合病史、体检和其他检查解释皮试的结果。  
  经上述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可进行眼结膜和鼻黏膜激发试验,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病因诊断。由于前者出现的症状明显,痛苦轻微,特别适合于幼儿。 
  5.过敏性鼻炎新的诊断方法  
  (1)取鼻分泌物涂片查嗜酸细胞。  
  (2)取鼻黏膜组织活检,在电镜下检查异染细胞,包括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3)测定喷嚏频率或鼻分泌物的重量(或容量)可反映鼻黏膜病变的性质。  
  (4)鼻的冲洗或抽吸物,能直接检查组胺、激肽和白三烯的含量。  
  (5)测定鼻黏膜血流量、温度等。  
应该如何预防?  
找出病因,避免过敏原,控制症状,这是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的总原则。  
 
  1.避免过敏原 从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上看,避免过敏原是防止变态反应性疾病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具有病因治疗的性质。有学者提出四字疗法,即“避、忌、替、移”,以避免接触特异性过敏原。   2.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气雾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具有抗过敏作用的机制:  
  (1)减少组胺、5-羟色胺及其他活性物质的形成和释放,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充血、水肿、渗出及细胞的损害 
      (2)抑制毛细血管的渗出。  
  (3)抑制黏膜、皮肤的抗原抗体反应。  
  (4)抑制嗜酸细胞的转化或形成。  
  (5)降低淋巴细胞转化或形成。  
  (6)抑制抗体的形成。  
  3.特异性脱敏疗法 将对病人有过敏反应的变应原制成各种浓度不同的提取液,从稀释液开始,逐步增加剂量和浓度,给病人反复注射;或通过其他途径与病人反复接触,以培养病人对此变应原的耐受力,令其再接触此变应原时不再发生过敏反应或过敏反应的程度减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