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9-5
- 帖子
- 3026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3306
- 精华
- 2
- UID
- 6331761
    
- 妈币
- 7446
- 宝宝生日
- 2008-04-14
- 积分
- 3306
|
语言仅次于行动,是发展智力的第二条件。
1--2个月,娃娃就可以发单音了,2-9个月便开始咿呀学语。这时的小宝宝可以发出世界上所有语言的语音,即使是耳聋的婴儿也有这种能力。
除去根本不存在的语言外,孩子多次重复的语音都是从家人那里学来的,相当于大人语音的四声。中国孩子发出的是中国语音,法国孩子发出的是法国语音,宝宝对语言环境的决定性作用,做了极好的说明。最初,孩子认真地重复向家人或在游戏中学来的,个音或一个字,父母听到后,以为孩子会说话了,不免欢天喜地,孩子也往往因受到鼓励而重复得更起劲。实际上,只有在此后不久,即孩子能把发出的音与客观存在的事物联系起来时,才能称得上弃正的语言。不管怎样,即使孩子还不会说话,大人对他讲他自己千的是什么,别人干的是什么,告诉他见到的一切,都会对孩子学话,增长智力有很大益处。
**过说话形成的语言环境对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改正孩子认识上的错误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家里人讲话很少或讲话方式不适当,孩子就没有学习机会,对事物有了不正确的认识也就不能得到纠正。例如:一个小姑娘说.“妈妈,别人买了一只全身白毛的绿老鼠。“因为她学过一首儿歌《绿老鼠》,于是认定这种动物的全名叫绿老鼠。只有在另外的语言环境中,孩子听到别人多次讲,老鼠“,才能纠正自己最初的错误概念。妈妈要善于从孩子位事时起,讲一些孩子能听位的大部分语句,这样使孩子能不断纠正错误,而且通过整句整段的话语,学到新的语官知识。
只有多听,才能在学说话方面取得较快的进步。把语盲讲得准确,不断扩大词汇量,进而理解复杂的语法内容。当然,孩子自己说话,模仿、重复练习同样十分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