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 | 浏览: 102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妈币
67  
宝宝生日
-- 
积分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3:0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宝宝出生后,父母们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宝宝生病。宝宝生病大多数是免疫力下降有关,现在介绍几种办法,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1、尽可能母乳喂养它是宝宝人生的第一次免疫,也是很重要的免疫。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能增加婴儿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婴儿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因此不要错过给宝宝母乳喂养的机会。如果妈妈奶水少,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喂奶,建议给宝宝吃牛初乳,增强抵抗力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2397406417&
2抚触 在自然分娩中产道收缩,挤压胎儿,是一种有益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生后,母亲的身体接触,会让小婴儿有很大的安全感,可以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对出生时体重较轻的早产儿尤其有益。抚触可以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并能增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减少哭闹,改善睡眠。
3免疫预防接种
为宝宝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如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等。父母们一定要按时为宝宝接种疫苗。

4、规律的生活习惯
父母足够耐心地对待孩子,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生活规律。成长中的孩子每天需要充足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够,可以让他白天小睡一下。周末多带宝宝到空气清新的公园玩一玩,对身体大有益处。

5、均衡饮食 孩子偏食,营养不均衡会造成抵抗力下降。肉、蛋、新鲜蔬菜水果品种尽可能多样,少吃各种油炸、熏烤、过甜的食品。
6不要吃得过饱 婴幼儿脏腑娇嫩,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虽然发育旺盛,对营养物质需要迫切,但是,脾胃运动消化功能相对不足。若吃得过饱,会使胃肠负担加重,消化功能紊乱,容易发生积食、腹痛,导致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7多喝白开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湿润,成为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上幼儿园、外出时让孩子背着水瓶,渴了随时喝。注意,要喝白开水,而不是各种含糖饮料。
8不必过于干净 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万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如果你家太干净,孩子没有机会通过感染产生抗体,抵抗力反而减弱,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自体免疫失调。
9良好的卫生习惯 虽然过分抗菌、干净无益健康,但仍要培养孩子基本的卫生习惯,尤其在吃饭前和上厕所后把手洗干净,可以防止病从口入。
10、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当感染不是很严重时,尽量不要用抗生素,而是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统得到锻炼。这样当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敌人"时,已经训练过的免疫细胞便会产生出有针对性的免疫力,从而保护身体安全。

Rank: 9Rank: 9Rank: 9

妈币
1295  
宝宝生日
2011-02-22 
积分
478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3980  
宝宝生日
2010-09-18 
积分
2947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4232  
宝宝生日
2011-06-04 
积分
2267 
什么叫过于干净?那个度怎么把握?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6273  
宝宝生日
2010-12-26 
积分
3931 
为啥子要吃牛初乳???~~~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2367  
宝宝生日
2010-04-22 
积分
3108 
我们现在吃的艾儿口服液,看效果如何?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4441  
宝宝生日
2006-02-21 
积分
3176 
我现在给儿子用小儿免疫力的足疗呢,感觉还不错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宝宝免疫力下降了怎么办?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