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8-6-7
- 帖子
- 2955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6990
- 精华
- 3
- UID
- 567023
                        
- 妈币
- 7851
- 宝宝生日
- 2008-01-02
- 积分
- 16990
|
完整的成长
主讲:孙瑞雪
我们拥有什么?
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角色,金钱,地位等是变化的
生命价值体系:自我角色,爱,支持,尊重 生命本身具有的价值,就应该被尊重的,它体现在你的敏感度,善良,发现美的能力,这些是不变的
个人感悟:一个人拥有两者的时候,才是完整的人,而现在社会和家庭的误区是太注重社会价值体系,我们要求孩子出色,成绩好,其实背后都是关注社会价值体系,一个具有强大生命价值体系的人,才是一个强有力的人,才能坚守立场,宠辱不惊 ,如果只重视社会价值体系,忽略人本身的生命价值体系,这个世界将会变的无比可怕
我们拥有两个世界
外在世界:有形的
内在世界:无形的
外在的世界是物质的,内在的世界在我们心里,物质世界是有限的,而我们的心可以无限扩大。孙老师提到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当一个人爱上他或者她的某个美好的一面,他会扩大他内心的世界,容纳他(她)的美,爱可以使一个人扩大内心世界,只要是能扩大内心世界的爱,单纯的爱,都是道德的,游戏态度不能扩大内心世界的才是不道德的
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
往外走
往内走
在这里孙老师提到了爱和自由,爱是一半有形一半无形的,我们可以用拥抱,亲吻来表达,我们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就知道彼此相爱,而自由却是全然无形的,给孩子充分的爱,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体会成长的快乐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一个完整的成长过程(这个标题是我自己加的)
当精子和卵子相遇,不只产生一个胚胎,而是两个
一个是肉体上,可以用X光看到的胚胎
同时,在精子和卵子相遇的一刻,还产生一个精神胚胎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开放的,毫无保护的状态,核心是精神胚胎,环绕着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头脑六者,精神胚作为指挥,指导孩子不断的通过后六者向外界接触,进行成长,举例:孩子吃手的行为,孩子爱捏细小东西的行为,孩子爱吃一切东西的行为,孩子爱摸东西的行为,这都是在精神胚胎指导下进行的,只要这个过程不被干预,不被被打断,孩子会慢慢发展出精神,精神像一个保护壳一样对精神胚胎起到一定的保护做用,如果顺利孩子会在精神和精神胚胎的指导下慢慢发展出自我,这个时候孩子就长大成人了,变的强大,是个完整的成长过程,孩子从出生到18岁,在顺利的情况下形成自我,核心还是在6岁之前,0-3岁这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但是孩子这个发展过程往往会被干预,被打断,孩子首先发展的是身体,身体行为被打断,孩子会用情绪来表达,情绪表达被打断忽略,孩子感觉会出问题,感觉出问题心理就会出问题,心理有问题影响认知,认知出问题,头脑的判断就会错误,如果精神胚胎的反应长期被忽略,精神胚胎就会萎缩消失,从而不能形成自我,孩子从自我保护的角度会产生一个小我,小我是软弱的,服从权威的,这样成长出来的人,会出现很多问题,再哪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停留在那个层面,不能发展,种种烦恼有此而生
孙老师讲到这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是,这个不仅仅是对孩子有用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用来检讨自己的问题,看看我们那个地方出问题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呼唤我们的精神胚胎,在这里我联想到了修行,其实大道是相通的,世间有那么多修行的人,都在寻找自己,我们可以通过种种方法找到最终的自己,在这里是指精神胚胎,也许这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
最后一节内容,是关于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头脑,精神七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于身体
人首先被唤醒的就是身体,身体被唤醒最关键的就是前六年,前六年,主要是需要我们帮助孩子不断的去运动,只有孩子在动,思维才会发展,孩子不动,思维发展停滞
关于情绪
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先管理情绪,而不是事情本身
如果孩子情绪出了问题,请这样处理
1、给情绪命名,比如,孩子你生气了么,孩子你伤心了么(让孩子认知情绪)
2,你想···就···样吧,比如,你想哭就哭吧,你想生气就生气吧
3、你需要不需要我的陪伴你
处理完情绪,孩子就知道怎么处理事情了
孩子刚出生,他的情绪和母亲是一体的,所以亲们不要用自己的负面情绪来影响孩子,你焦虑,孩子焦虑
孩子慢慢长大,情绪才会和母亲分离,在发展到后来,可以体会母亲的情绪,从而可以帮助母亲调节情绪
精神情绪能够达到精神,听平和的音乐能让孩子具有平和的精神,音乐绘画能引发孩子的精神情绪
关于感觉
人们通过感官系统感觉外界,是感觉世界的开始
人们还有一种感觉,是心理的感觉,是一种更高级的感觉
爱是长久感觉到,积累到内在
关于心理
生命体不接受非意识状态的东西
图像,声音等储存在脑子里,结果处理转化为概念意识才能被我们接受
如果有什么场景让你难为,过不了这个坎,反复在脑子里过电影,是你没有把它转化为意识,你还不能接受它
我们的心理空间是可以无限扩展的
关于认知
认知:智能对反射、组合式以及再生式的活动的总和,同时,这些活动能促使心智自我构建
反射不仅仅指生理反射,还有心理反射,这是无形的,举例,当一个人对你出言不逊,你一定会产生心理反射,它会表现在你的呼吸和心跳上
孩子是使用身体来认知,儿童在活动,儿童在认知在思维,所以不要责怪自己家的孩子一天动个不停
认识到环境中的共同点
用一个图来表达一下认知的过程
使用感官——知觉——心理活动——心智加以组织整理——有序系统(这就是意识状态的东西了,我们生命体可以接受了)
举个例子
孩子看到一个人在喝水(使用感官)——把它记在脑子里(知觉)——下次又看到一个人喝水,想起了以前记住的人喝水图像(心理活动)——噢,知道了,这是在喝水(心智加以组织整理)——无论在哪里见到喝水就知道这是喝水了(有序系统)
知觉只在孩子中出现,而成人没有了,所以儿童比我成人更敏锐,更能接近事物的真相
举例:比如误解,成人总是会被别人误解,却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只会去解释,去改变别人的看法
孩子一次被人误解了,他会记住,第二次误解他能分析为什么会被别人误解,然后改变自己
关于头脑
智能的外在表现
1、遇到刺激时的反应灵敏度
2、反应的刺激性
由于时间很紧了,孙老师一带而过,我也没多少印象了
关于精神
生命捕捉到了真善美,形成精神
用艺术,爱来滋养孩子
现在的误区:太重视孩子的认知,忽略了其他几个方面,这样的成长不是完整的成长
成长要靠精神内在的胚胎
本人感受:让孩子自己引导自己成长,我们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和条件
[ 本帖最后由 抟抟妈 于 2010-5-31 22:5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