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就是万圣节了,装扮的行头、南瓜灯、布置屋子的玩具蜘蛛网、宝宝去要糖的小篮子……你都置备齐了吗?
万圣节热闹好玩,但不管参加派对,还是上街要糖,都存在一些安全和健康隐患。下面这些小知识,爸爸妈妈们提前了解一下,一定能让这个万圣节过得更加安全、健康、快乐。
安全隐患要防范 车辆、火烛、服装都要考虑
1、防撞伤:别去太黑的地方
小龄宝宝个子小,晚上又黑,玩得开心容易乱跑,车辆很容易因为视野不清撞到孩子。在美国,万圣节是孩子被车辆撞伤的高发期。
建议给孩子的道具和服装上粘贴一些反光条,确保能被司机看到。
2、防摔倒:道具服装适当剪短
不管自己做的还是买的万圣节行头,都很有可能不合身,偏大的话可以用双面胶把裤腿、裙边折叠固定,用安全别针或腰带把裤腰系好,防止孩子跌倒。过于累赘的流苏、装饰很容易挂到别人的衣服,更有甚者还可能因为凑近蜡烛、南瓜灯而失火,所以也不妨剪短。
同时,应尽可能避免过于尖锐的女巫帽、翅膀、手杖等等,防止孩子之间无意扎伤。建议用胶带把尖角缠上。
3、防窒息:慎用面具
全身包裹到只露出眼睛的忍者服、蜘蛛侠服、钢铁侠服等等,建议孩子五岁以上再考虑。小龄宝宝的动物面具要买局部的或者眼部的,避免覆盖全脸、过大、过紧的面具,以防奔跑时面具紧贴鼻子造成窒息。
爸爸妈妈可以考虑用儿童专用的面部彩绘涂料画脸,代替面具。
4、防走失:紧跟孩子
美国儿童安全协会建议,十岁以下的儿童不应独自上街要糖。国内有些小区会组织封闭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小区里要糖,即便如此,家长也要全程跟随。
可以带上一个小手电,或者给孩子一个荧光棒,同时提前跟孩子沟通好,不到不熟悉的场所去,不进陌生人家里。
不放心的家长还可以给宝宝的衣服上挂个标签,写上电话号码。
要来的糖果要检查 注意控制量,别让孩子吃太多
1、要来的糖果要检查
包装成玩具形状的糖果和小得跟糖豆一样大的玩具,你的宝宝能分清吗?你的宝宝能分清哪些是口香糖,哪些是可以吞咽的糖果吗?为了防止宝宝误食玩具、口香糖及吞食硬糖,对糖果进行检查是必要的。
可以在要糖之前和孩子约定好,每一颗糖在吃之前都要经过家长检查才可以。随身带一小包葡萄干或杏仁,把不可以吃的糖果,包括口香糖、太大的硬糖等等,换成一粒葡萄干或杏仁。
另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建议家长,提前告诉孩子们不要接受或吃任何非商业包装的糖果。
2、装饰玩具要小心,避免有害物
便宜的节日装饰品、微型塑料玩具,都有可能含有铅和其它对人体有毒害的**。涂满金粉的装饰品还容易掉粉,沾在宝贝手上,吃糖时就会误食。
所以,选购和布置节日用品的时候就要多留意,比如,买来的饰品要摸一摸金粉会不会掉,闻一闻有没有刺鼻的气味。如果买回了质量不太放心的装饰品,粘在门窗上时要尽可能稍微高一点。
3、提前准备,防止孩子吃太多糖
如果跟孩子讲“糖果不能吃太多,会长蛀牙”没效果怎么办?如果从孩子手里拿走糖果孩子反抗怎么办?
参加派对前、出门要糖前,父母要把孩子喂饱,让孩子吃不下太多糖。同时,准备健康的零食,预备着跟孩子换,比如,用巧克力味的杂粮饼干去换巧克力,用蓝莓干、芒果干、椰子干去换糖果。也可以用卡通贴纸、一次性纹身贴纸、橡皮泥等小东西,如数交换糖果。
或者,干脆提前买好一个玩具,如果孩子把得到的糖果都交给家长,就可以获得玩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