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252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儿童天堂

认证商家访问商家店铺

妈币
16747  
宝宝生日
 
积分
7566 

重庆通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16:5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重庆儿童天堂 于 2016-4-12 16:59 编辑

老人家特别宠爱孩子,把孩子养成了爱发脾气、非常自我的性格,现在想要自己带孩子了,却无从下手。其实这样的事情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当老人家太宠溺孩子时,你应该怎么做?

0.jpg


0 (1).jpg


俗话说“隔代亲,更动心”,老年人的确更疼爱孙辈。但是,弄不好这往往给家庭教育带来了不少麻烦。

一来容易让孩子形成任性的毛病。这是祖辈偏好娇惯孩子造成的。

二来容易引起人格偏差。这是因为亲子之情是任何感情都不能替代的,孩子长期缺乏亲情,人格就会出现偏差。

三来容易扑灭孩子的活力。这是因为老人喜欢安静的特点与孩子好动的特点相适应所致。   

那么怎样避免消除隔代亲的消极影响?怎么解决老人对孩子教育上的矛盾呢?  

首先,理解老人为什么容易隔代亲。  

一是退化心理。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老年人表现出儿童的言行特征,正所谓“返老还童”。这种返老还童的心态,使得老年人容易更看重子孙辈的情感维系。

二是眷恋心理。对青春年少时光的眷恋之情。于是,老年人愿意和孙辈们在一起,分享他们天真的快乐,无忧的快乐。

三是补偿心理。老年人容易萌生空虚、失落和寂寞之感,希望通过某种活动来加以补偿,把生活的希望和欢乐更多地寄托在孙辈身上。再有,有些老年人自己年轻时在子女身上可能留下一些遗憾,现在要在孙辈身上弥补。
四是认同心理。隔代亲并不完全意味着对自己子女感情的淡漠,反而是以隔代亲的方式表现在对子女的爱。

五是期待心理。人到了晚年的时候,期待心理就表现得非常明显,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第三代身上。您看,隔代亲是不是有许多可以理解的地方,不仅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因此,应该更好地发挥隔代亲的积极因素,保持对孩子教育的一致性。

0 (4).jpg


其次,和老人积极沟通促进协调一致。

作为孩子的父母必须积极主动与老人交流。有了上面的理解,在交流的时候要耐心细致,不能对老人一概否定,应该首先肯定老人对孩子的感情,特别是要充分肯定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贡献。

想一想,母亲不在孩子身边,如果没有老人带孩子,孩子前面的时间怎样长大?在肯定老人的感情和贡献的基础上,再委婉地提出取得一致的看法。一般说,由于都是为了孩子,有了这个前提,只要您积极工作,会取得老人的合作的。再不行,不妨也让老人看看有关家教的文章,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统一行动,统一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为了便于操作,可以就孩子存在的一两个具体问题一起来确定统一的要求。

其三,和老人好好协商适当分开。

如果实在不能统一·要求,如果孩子的毛病迫切需要改变,如果现实条件允许,如果确有必要,也可以考虑让孩子和老人分开生活一段时间,或者干脆你们整个小家庭与老人分开住一段时间。但是,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心理准备。最好要和老人协商好,或者找一个另外的理由,让老人容易接受。免得让老人心里不好受,影响家庭关系。

0 (2).jpg


最后,调整自己的心态循序渐进。  

妈妈焦虑着急,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教育孩子也需要严格要求,但是操之过急的做法不可取。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看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一开始就拼命刮,企图一下子把行人的大衣掀掉,哪知道,风越刮,天越冷,行人反而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则不同,它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寓言启示我们,教育孩子不能操之过急,改变孩子已经形成的毛病更不能操之过急。

您想想,难道孩子身上的这些毛病作为妈妈的一点责任没有吗?难道现在当妈妈的只知道训斥和打骂就是对孩子的负责吗?想想这些,自己就会少一些心急气躁,对孩子就会多一些方法策略,就会让自己当一位“南风”妈妈,把对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化作徐徐暖风,促进孩子循序渐进的改变和成长。

如果孩子确有需要严格管教的问题了,也最好避免卷入老人。这样,既不伤害老人的面子,也有利于孩子接受管教。

0 (3).jpg


最后,要跟老人说说心里话,人到老年疼爱孙辈原本没错。但是,老人爱孙辈也得讲究个爱法。

一是爱而有度。越是什么都满足孩子,孩子就越没有幸幅感。您该把疼爱跟严格要求结合起来,疼爱而不溺爱。

二是养教并重。疼爱孙辈,孩子的吃喝冷暧是得挂在心上。但老年人也该多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养教并重,您疼爱的孙辈才会成才。

三是配合默契。老年人应主动地跟孩子的父母配合,不倚老卖老给孩了当“挡箭牌”。即使当父母的确实教育有误,您也该背后指点一番,别让他们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不然,他们还怎么当家长?

四是架好桥梁。别忘了在孩子和父母之问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一面促进父母抽空关爱孩子,一面教孩子敬爱父母。还定期让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增进亲情。

Rank: 4

妈币
364  
宝宝生日
 
积分
129 

地道好吃狗

对头,这个事情真的很恼火

儿童天堂

认证商家访问商家店铺

妈币
16747  
宝宝生日
 
积分
7566 

重庆通

回复 太阳之父 的帖子

确实是,说又不好说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老人太宠爱孩子了!当妈到底该怎做才对?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