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81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儿童天堂

认证商家访问商家店铺

妈币
16747  
宝宝生日
 
积分
7566 

重庆通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09:4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看《疯狂动物城》时,最让我心疼的动物就是狐尼克了。
狐尼克小时候想当一名小骑警童子军,保护弱小维持和平就是他的梦想。他的妈妈支持他,骑警队员们也答应了他入队。很可惜,在他参加入队仪式,宣誓着忠诚、勇敢时,那些欢迎他入队的草食动物们扑倒了他,给他套上了嘴套。他们始终认为狐狸就是狡猾的,永远不值得信赖。
" 狡猾 " 这个标签彻底打在了小狐尼克的心里,他哭着下了决定:既然别人都认为我是狡猾的,那我也就没必要再做什么改变了。
长大后的狐尼克确实成了狡猾的混混,他到处坑蒙拐骗。要不是遇到兔朱迪,他就永远是一只狡猾的狐狸,过着坑蒙拐骗的日子,离自己的梦想和本真越来越远。
有多少孩子正在经历着小狐尼克的遭遇呢?
亮亮只是一不小心打破了花瓶,就被爸爸骂惹祸精。自从爸爸骂完他后,亮亮确实变本加厉,捣乱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贝贝因为一次考试不理想就被父母定性为成不了气候。自从父母评价他不成气候之后,贝贝确实越来越差劲,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
毛毛一不小心把妹妹弄哭了," 你这么喜欢欺负妹妹,真是一个虐待狂。" 听到妈妈这样的评价,毛毛开始变本加厉地欺负妹妹。
标签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会像一个预定的模子,扣在谁的身上,谁就会像被施了魔咒似的成长为标签形容的样子,哪怕他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C.jpg


给孩子贴标签,实际上就是对孩子进行角色塑造。他们会按照你给他设定的角色去表演,演着演着就成了真。
你给孩子塑造了坏角色,他们就按照坏的角色表演,你给孩子塑造了好角色,他们就按照好的角色表演。让孩子变 " 坏 " 的其实不是贴标签的行为,而是你给他贴了 " 坏 " 标签。


儿童天堂

认证商家访问商家店铺

妈币
16747  
宝宝生日
 
积分
7566 

重庆通

D.jpg


如何避免给孩子贴 " 坏 " 标签 ?

1、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的不好行为定性。
要想不给孩子贴 " 坏 " 标签,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一次两次的行为只是偶然,绝对不代表他的全部。
哪怕不是偶然,是孩子所呈现的一贯行为,你也要坚信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改变它们。人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坏习惯坏品性已经形成,也可以纠正。

2、不要以为开玩笑时说的话就不会对孩子造成坏影响。
发现孩子打破杯子,就来句 " 笨手笨脚小姐 "。
看到孩子一身泥的进门,就来句 " 邋遢大王来了 "。
你用开玩笑的口吻亲昵地唤着你给他们取的新昵称,这会让孩子误解你喜欢他们这样的行为,他们也就更热衷于表演这样的角色了。

3、面对孩子的坏行为,学会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述他的行为,而不是用角色符号定义他的人格。
孩子把果汁撒床上了,整个床单都脏了。
你需要描述他的行为:果汁洒床上了,把床单都染了。我们需要赶紧洗床单,不然就洗不掉了。
你不能定义他的人格:你这个惹祸精,就知道给我添麻烦。
其实孩子也不愿意做 " 坏事 ",当坏事发生时,我们要把事情引向解决问题上,而不是引向责难和否定上。

4、不要说 " 又这样 "、" 总是 "、" 永远 "、" 改不了 " 这样的话。
这些话会让孩子破罐破摔,产生我永远这样再也不会改变的认同感。经常说这些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协助孩子们努力表演 " 坏角色 ",你把他们本来可以改变的道路彻底封死了,让他们的角色永远没有剧终的时刻了。
比如:大军给爸爸打电话,让爸爸把他的作业本送到学校,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忘带作业本了。
这个爸爸没有说:你总是丢三落四,永远也改不了。
而要说:跟老板请假,从公司急急忙忙跑回家拿课本,又急急忙忙给你送学校,这实在让我很疲惫,我太生气了 ! 今天晚上我们需要好好想个办法,让你记住带作业,也顺便让我别这么累。
这样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告诉孩子和自己,生活中出现糟糕的事情很正常,哪怕接二连三的出现。不过没关系,糟糕是可以挽救的,生活是可以改进的,好好想一个办法就行了。记住,没有定性,一切都可以好起来。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不要让标签成为孩子一生的魔咒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