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澄澄妈重庆渝北 于 2014-7-1 17:02 编辑
在一次讲课中讲到这个问题时,有个同学提出了问题:老师,我知道做笔记重要,也知道做笔记应该详细一些,但在课堂上没有那么多时间,听课顾不上做笔记,做笔记顾不上听课,这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尖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在听课前没有做预习,如果在预习这一环节内,“破除了听课障碍,明确了听讲目标”,知道该部分中哪些是自己很轻松就能看懂的,哪些是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PS:澄妈自己的一点小小经验。澄妈从小到大好像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没啥特产,不过做笔记的话真的是我自己遇到的人当中最NB的了。读书的时候一直是被抄笔记的对象,我自己总结的经验就是,精力要集中。所以说上课听讲也是一样的。我自己学习习惯并不好,不喜欢做作业,一直能保持中等成绩的主要原因就基本全靠上课那一点时间的全部精力集中了。说一个在工作中遇到的事情来佐证一下,就是去年我参加了助理社会工作师的考试。参加这个考试只去培训了2天,平时因为上班和带娃,真的有心看书,但是无力看书。可以说书一页都没有看过,就靠培训的时候那2天认真听培训老师讲的,做好笔记。去考试嘛,心里很有信心,因为只要60分。不出意外,嘿嘿,60分过了,证书到手。所以上课做笔记澄妈自己的小经验就是: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记录的时候尽量保持队形,记录的过程中能用自己懂的简写略写就尽量用。)
当老师讲到“自己很轻松就能看懂”的地方时,可一边听讲一边整理笔记,这样做既解决了听课走神的外套,又可以对该部分内容起到加深记忆的效果。当老师讲到“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地方时,求解的心理马上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里,当时,能跟上做笔记就做,不能跟上就别做了,先听明白再说。把该部分空出来,等到下课后把它补出来(这一部分属于第三环节“复习”里边内容),听和记两者不可以同时做到时,先听后记,因为课上记不下来,课下还可以记,而课上听不到的知识,课下就不能再听到了。课下有时间,根据自己的记忆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再整理到笔记本空白处,此部分本来就是重难点,在课堂上认真听了,课下再一整理,记忆和理解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如果课下根据自己的回忆仍然不能把笔记补全,这时不要吝与向别人求助,向其他同学问一下,或者看看他们的笔记,这样经历求索,最后问题豁然明朗,产生的记忆效果更佳。有的同学还担心:如果我回忆不上来,别的同学也不会,全班同学都记不下来,那可怎么办?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有,因为到了“难点”的地方,老师唯恐你记不下来,会一遍遍的强调,直到他认为大家都记下来为止,所以大可不必为此事担心。(澄妈碎碎念:真有这种情况怎么办?如果真的有,直接问老师!喊老师再讲,或者以后做题的时候,测验的时候,老师一看全班都不会,肯定会再讲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