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4 | 浏览: 480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

妈币
46  
宝宝生日
2009-07-26 
积分
39 
说白了,就是要放手啊!要知道大人的做法也会给小孩暗示的。哦,这个你不会的,这么玩很脏的,这个你不爱吃的。小孩本来已经打开的门就这么被关上了。
1 w; p1 V1 f7 K6 Q* U,我赞同,但我没更好办法解决,我家小孩大部份时间是外婆在带

Rank: 10Rank: 10Rank: 10

妈币
1155  
宝宝生日
2010.1.6 
积分
486 
是的。我老公还跟我讲过他去日本出差时看到的一幕。大概是一年级大的学生吧,那天下着大雨,几个小娃娃打着伞在差不多漫过小脚的水里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像在中国,有钱点就父母开车去接了,要么就外公外婆或是爷爷奶奶去接。。。。
这些就是差别

Rank: 4

妈币
231  
宝宝生日
 
积分
104 
学习,深受启发。反思自己,对宝宝还是给娇惯了一些。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86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201 
春天@阳光 发表于 2011-4-18 12:57
说白了,就是要放手啊!要知道大人的做法也会给小孩暗示的。哦,这个你不会的,这么玩很脏的,这个你不爱吃 ...

     放手也需要我们很大的勇气和智慧:)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86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201 
lcjeny 发表于 2011-4-18 13:51
是的。我老公还跟我讲过他去日本出差时看到的一幕。大概是一年级大的学生吧,那天下着大雨,几个小娃娃打着 ...

     中国的小孩,从独生子女的政策开始,和其他国家的教育看来,就是偏向于娇惯。  有了对比之后,你就会发现有时候让孩子过分的享福其实也是一种伤害!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86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201 
小月小子 发表于 2011-4-18 22:04
学习,深受启发。反思自己,对宝宝还是给娇惯了一些。

    只有有意识,一切都不晚。加油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86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201 
bailing518 发表于 2011-4-15 10:03
上班妈妈怎么办啊?婆子妈就是一个什么都要管的人,到现在为止还要管我老公。不管是我还是老公做事情都要在 ...

       妈妈的问题其实是现在很多妈妈共同的问题!  所以说 ,为什么国外福利好,女人当了妈妈以后,就可以享受1—2年不等的”停薪留职“在家做全职妈妈。3岁之前的宝宝由父母自己带,是最好的!   当然这个目前还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所以,  能做的,只有不断地给你的婆婆做思想工作。  只是你可以考虑从侧面或者请求外援,最好是能够把你老公发动起来做你婆婆的思想工作!     并且可以让你婆婆多接触接触一些思想观念很先进的婆婆,让他们对比一下自己的教育成果!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86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201 
   “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与我们保持独立,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一天当他们离开我们的时候,能自己独当一面。我们希望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翻版或者延伸,而是一个独立的人,与我们有着不同性情、不同品味、不同感知、不同期望、不同梦想的个体。”     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的人?   我们先回忆回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行为发生——
     当看到孩子刚开始学习系鞋带的时候,在等待他几分钟之后,还是会忍不住帮他系上。
     每次女儿一提到她和朋友吵架,我就马上跳出来给他建议。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86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201 
       如果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听我的,那怎么可能让孩子从错误和失败的经历中得到成长?     当一个人一直依赖另一个人的时候,会产生某种情绪。就是除了有点感谢以外,更多的感觉是没有能力、没有价值感、怨恨和挫败和生气。这个无奈的事实让我们做家长的进退两难。一方面,我们的孩子的确需要我们,因为他们年轻没有经验,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告诉他们怎么做,另一方面,他们的依赖又导致对我们的敌意。


Rank: 10Rank: 10Rank: 10

妈币
1155  
宝宝生日
2010.1.6 
积分
486 
回复 windflowerzj 的帖子

就是,太有道理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86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201 
    鼓励孩子自立的整个过程可能会非常复杂。作为家长理解了培养孩子独立的重要性,同时,内心也是充满了矛盾。首先是图省事。  其次在情感上,我们无法割断与孩子的紧密联系,我们无法不视他们的失败为我们的失败。  最后我们还要克制自己不提供建议,尤其是我们确信自己知道怎么做的时候。 更困扰我们的是,我们不能承受孩子不再需要我们时的失落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86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201 
本帖最后由 windflowerzj 于 2011-5-9 14:32 编辑

      
美妈们,我们一起来看看鼓励孩子自立的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同时也将你们的智慧一起来分享
       一、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比如在生活中问孩子要半杯牛奶还是一杯,这些问题对孩子来说,每个小小的选择都会
让他有机会控制自己的生活。孩子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我们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沮丧和执拗。  如果我们能给孩子们一个“怎么去做”的选择,那么这些选择就足以减少孩子的沮丧心情。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86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201 
本帖最后由 windflowerzj 于 2011-5-9 14:36 编辑

      我们一起来看个案例。 爸妈正要带着天天过马路,他今年3岁,天天不愿意我们拉着他过马路,他老想挣脱。于是过马路之前,我问他,“天天,你有两个选择,要么你拉着妈妈的手,要么你牵着爸爸的手,或者你再相处其他保证安全的办法。”天天想了一会儿,说,“我抓着推车。”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家长在这个时候积极地给予了孩子两种选择方式,同时,也让孩子参与进来,反而想出了让我们都能接受的选择。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86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201 
本帖最后由 windflowerzj 于 2011-5-9 14:50 编辑

二、        尊重孩子的努力
    我们常常会认为我们让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简单。我们会鼓励他们“试试看、这很简单”,
如果他做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没有什么成就感。换个说法,如果我们说,“这不太容易”,或者“这可能会有点难。”他们会传达给自己不同信息。如果成功了,他会很自豪自己完成了一件难事,如果失败了,至少他们知道这个事情完成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家长要避免说,“这件事对你来会所有些难。”孩子会想,“为什么对我来说难,不是对别人来说难?”)同时,当孩子做某些事情真的很困难的时候,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而不是去替他做。用“有时候——会好些”这样的表达,会保护宝宝的自信心。
        作为父母,我们培养孩子的基本原则是让孩子有责任感,但偶尔我们也非常愿意“替他们做事”,这里的做事就是在孩子很累,需要特别关注或者想撒娇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给我们的孩子伸“救援”的手和安慰!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865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201 
   三、不问太多问题

   如果不狂轰乱炸地问孩子问题,而是在他想说的时候,认真倾听,他就会愿意和你说。

    回想一下我们小的时候,每次考试回来,是不是特别烦的就是,老爸老妈左一句、右一句地问你,“数学考得好不好呀?英语这次能拿什么名次呀?” 这个时候,你就希望世界能安静下来,自己一个人好好地享受考试后的放松,而不是父母带来的更大压力。 感同身受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克制住自己问太多问题呢?  给孩子一个缓冲的空间,他们最终会走近我们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香蕉和你侃早教——鼓励孩子自立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