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01 | 浏览: 1772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尤于这2天肠胃疾病发作,又吐又拉,所以填坑不及时哈,请多包涵!

讨论了分享的话题后,今天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小朋友“打招呼”的问题。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你好,再见。”是我们的社交语言,见到熟悉的人能主动的打声招呼,也是理所当然的礼貌。

那如果是小朋友呢,当他向我们问好的时候,我们通过的反应是什么,没有问好,我们的反应又会是什么。做为父母的你们,会不会在意小孩子有没有主动问好的习惯呢?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4310  
宝宝生日
2007-02-17 
积分
9670 
我觉得每个12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有很多12可能在一定的时候都有这样的情况,我一般会引导她去学会接受别人的给予,包括一些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呀,还是游戏时候的帮助呀,等等,并且在接受同时尽量的去让她体会到对方的心情,然后再反过来告诉她,但是不一定是一次她就可以接受,但是慢慢的她也可以去做,可以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和别人很好的相处。而且我不建议妈妈们在12上了幼儿园之后就去问在幼儿园有没有人欺负你,大家对你好不好这样的话,不应该把12和她的同学设定在这样的角色里面,而且有很多妈妈现在可能都会对宝宝说有人欺负你的话你就打她,这样的话其实细想的话虽然是一种保护,但是也是很不好的哟!~
我家12现在见人很喜欢说的就是“这个姐姐有点喜欢我”“这个哥哥有点喜欢我”,我觉得用这样的心态去和人相处的话会比防备的心理好多了,而且大家都愿意和她玩,在幼儿园的时候也有人要欺负她,但是听说有其他的姐姐哥哥就会来保护她,现在我都很放心她在幼儿园的生活,呵呵

[ 本帖最后由 会说话的鱼@cq 于 2010-4-1 13:26 编辑 ]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会说话的鱼@cq 于 2010-4-1 13:14 发表
而且有很多妈妈现在可能都会对宝宝说有人欺负你的话你就打她,这样的话其实细想的话虽然是一种保护,但是也是很不好的哟!~
...


2个宝宝在一起,势必有一个宝宝要弱一些。如果是常挨打的一方,我们让他打回去,这反而会加重他的恐惧和焦虑。他以为他要是打不过,可能爸爸妈妈就会生气不喜欢我了。而且如果真的没打赢对方,还会加重他的挫败感。
关于打人和被打,我有时间会再深入的写一些哈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4310  
宝宝生日
2007-02-17 
积分
9670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4-1 13:34 发表


2个宝宝在一起,势必有一个宝宝要弱一些。如果是常挨打的一方,我们让他打回去,这反而会加重他的恐惧和焦虑。他以为他要是打不过,可能爸爸妈妈就会生气不喜欢我了。而且如果真的没打赢对方,还会加重他的挫败感 ...

亲,首先我要说的是我说的不是两个宝宝在一起的情况,呵呵,两个宝宝的情况又要另外处理了,而且我觉得会有比打回去更加好的办法,其实这点我没有教我宝宝,但是她自己已经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学会了,她现在已经可以不打人但是也不被打了,我承认这点上我确实是省心了。
不过我也很想听听斑竹你的话,因为虽然是这样我宝宝还是回来会问我她要不要学学打人,因为有小朋友这样告诉她,我也很想知道在这些方面一般怎么去处理更好
期待你的打人和被打篇哈,因为我觉得这点的话可能比其他的都来得重要,我特别担心的还不是幼儿园,而是将来,我不希望她懦弱,同时也不希望她强悍

[ 本帖最后由 会说话的鱼@cq 于 2010-4-1 14:03 编辑 ]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3-31 15:07 发表
昨天我写好一大段,结果不晓得为啥子说我没登录,然后,没了,我无语中。。。闷头睡了。现继续

我以前一个同事,她老公在英国留过学,她就经常给我洗脑,说国外的家庭怎么怎么,生活怎么怎么,男人怎么怎么。。我 ...

说道孩子在幼儿园的环境以及孩子分享
目前在中国的环境中我还是比较欣慰的

我女儿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带到学校,分享给别人,也会跟别人交换一些东西回来

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会不会这么小带东西回来,是不是偷啊?以后长大了会不会偷啊?

我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孩子每次拿回东西来都会说出理由。我只是会背着她去了解事实的真相
几次调查以后,我不担心了

因为他们的班的小朋友都会常常分享的

每个小朋友都有带东西来分享的经历。家长们都配合的

过一点时间,老师也会组织他们回家带玩具或者书来跟别人交换。
我觉得这样也很好,孩子自己的书籍和玩具玩腻了,有怎么不可以交换自己没有玩过的东西呢?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4-1 12:57 发表
尤于这2天肠胃疾病发作,又吐又拉,所以填坑不及时哈,请多包涵!

讨论了分享的话题后,今天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小朋友“打招呼”的问题。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你好,再见。”是我们的社交语言,见到熟悉的人 ...

楼主注意身体哈,祝福康复。

对于打招呼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很多中国传统的误会,认为孩子不打招呼,就不大方,不打招呼,家长很没面子,还会当着众人说:这孩子就是不大方。


其实,换个角度,换位思考。
一个成年人到一个陌生人的环境,你能很从容的打招呼么?

一个成年人,遇到一个你既不喜欢的人,你会很开心的打招呼吗?


所以,孩子打不打招呼,与孩子大方外向与否没关系。


打招呼是中国人交往的一种美德,一种社交礼仪。我们不可能不让孩子懂。
我一班对甜儿的处理方式是这样,小一点的时候,抱着她,见到熟人,我就会很积极的以他的口气招呼别人。
大一点了,如果家里回来人,我就会提前告知,家里要来一个客人,长什么样,是我们的什么人,我觉得我们应该欢迎他来我们家。

来了以后,我就会给他们相互介绍,这就是甜甜,这就是我刚才给你说的叔叔。甜甜一般会很礼貌的招呼。

出去也是一样的,我一班不会见到一个熟人就把娃娃拉出来:快喊阿姨好。

我也是一般要很尊重的介绍:这就是我女儿甜甜,这是阿姨,是妈妈的朋友。

有时候甜甜会招呼,有时候,他不会招呼。

但我都觉得没什么。因为孩子也有他的心情和判断。

对于小区里的熟人,我每次见到都会热情的招呼,甜儿心情好的时候就会招呼,心情不好或者被其他东西吸引的时候就不会招呼

所以不强求。


但是很多家长很在乎孩子打招呼这个事情。恰恰很多孩子不爱招呼。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会说话的鱼@cq 于 2010-4-1 13:51 发表

亲,首先我要说的是我说的不是两个宝宝在一起的情况,呵呵,两个宝宝的情况又要另外处理了,而且我觉得会有比打回去更加好的办法,其实这点我没有教我宝宝,但是她自己已经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学会了,她现在已经可以 ...

我看了一个专家写的书,关于被打与打人
我还是提倡适宜的帮助

适宜就是恰当而合适,不要帮多,也不要不帮

举个例子
上个星期天,我甜儿和他的哥哥被两个七八岁的男孩追着打,踢了他们的肚皮,甜儿还受伤了,虎口一大个伤口,还流血了。
我们不知道哈。
甜儿回来说:妈妈,给我创可贴,我被哥哥打伤了。

此时,遇到很多妈妈估计会大发雷霆,甚至可能会引发家庭大战,因为毕竟甜儿才四岁。起码也要去找家长理论。
可是,我没有那么做。因为孩子自己都没哭,而是非常冷静的回来处理伤口。难道这时我不应该夸他冷静勇敢吗?
所以,我觉得鼓励她勇敢面对困难,冷静处理事情更重要。

于是我淡化了被打的事情,而是告诉她今天受伤了回来问妈妈要创可贴很勇敢,很正确。但是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也许,有些妈妈会质疑,四岁的孩子和八岁的孩子对抗,怎么也不能保护自己。
可是我们不要忘记求助也是一种能力,也就是当你能力悬殊的时候,你就要求助大人,老师等,告知他们谁要打我。还有自己的一些防守知识,在来不及的时候,需要保护自己最小限度的受伤害。


这就是,此时,孩子不需要帮助。因为他没有哭闹,可以冷静处理。所以此时,家长就不要去做无谓的帮助,阻碍他自身处事哦能力的发展。


第二天,两个四岁的孩子就不敢出去玩了,因为打他们的那几个哥哥又在院子里疯闹
他们想出去,但是害怕。
此时,我把睡觉的老公拉起来,喊他去帮助他们

于是老公和他们一起下去,威胁了几个大孩子,几个大孩子再也不敢打甜儿他们了。甜儿又自由自在的在院子里玩了。

此时的帮助就是有必要的,因为孩子心理留了阴影,如果不解决,以后就会胆怯害怕,也许不敢跟大一点的小朋友玩。
但是老公一出马,会让孩子觉得,即使你在厉害,我爸爸比你更厉害,只要有我爸爸在,你就不敢把我怎样。你敢打我,我爸爸就干打你。他会有一个强大的心理支持。

她的心就豁然开朗了,几个大哥哥也不是那么可怕。

我觉得老公第二天去那样做,比我头一天去找大孩子的家长理论更对孩子有教育意义。

所以,遇到打与被打,家长要给以适宜的帮助,什么时候该帮,什么时候不该帮。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1514  
宝宝生日
2008-01-08 
积分
4833 
其实我觉得宝宝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从小,宝宝不管给我拿什么,或者是做什么,我都会给他说谢谢,现在我宝宝,不论你帮他做了什么,他也会对你说谢谢,真让我感动。。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293  
宝宝生日
2005-12-27 
积分
77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3-31 15:07 发表
昨天我写好一大段,结果不晓得为啥子说我没登录,然后,没了,我无语中。。。闷头睡了。现继续

我以前一个同事,她老公在英国留过学,她就经常给我洗脑,说国外的家庭怎么怎么,生活怎么怎么,男人怎么怎么。。我 ...


听到楼主反省中国的酒肉社交,我觉得实在很有趣。也许英国人是要过的绅士些呵呵。

我到现在为止最喜欢的聚会就是我们系主任每年两次的聚会,不知道属不属于你的酒肉社交呵呵。事前他会把他要做的菜发给大家征求意见,都是一个系列的菜,比如chili就是七八盆各种口味的chili, 包括啥麋鹿肉,或者素食,或者是各个地方的风味。汤就是各种各样的汤,包括中式馄饨汤,都是他多年下来积累改善的菜谱,然后车库里满满一冰箱各个国家的啤酒,每次大家去选啤酒的时候,就好像小孩打开一盒巧克力,满眼放光不知道该选哪个,澡盆里则是冰堆里各种饮料和水,水果零食到处都是。我估计美国人更爱吃哈哈。

从我家老大很小大概一两岁,我就带他去,让他见识除了birthday party之外的party是什么样的。在那样的场合,大人是主角,小孩在外面玩,其实我觉得孩子玩孩子的并没有啥问题,孩子也可以有相互的精神交流呵呵。

另外你说三岁以下的孩子会对集体产生恐惧,我觉得应该反思的应该是学校的管理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早期教育是空白的:)我并不同意3岁以内“只适合跟家人生活在一起”,或者我说个更明确的年龄,一岁之后孩子的活动能力已经非常强了,他们的好奇心也随之增加,单靠家庭已经不够了,孩子成天在家会显得很无聊,因为他需要走出门去了解外面的世界。爱不是要24小时跟孩子在一起就能得到保证的,在时间和质量上,我显然会说质量。

我理解保护心理很强的一些父母希望小孩能有充满爱心的环境,但我还是那个观点,爱有很多种方式,而孩子的内部发展构建是他成长强大的根本途径,而不是靠外部爱的直接给与。爱是必须的,基本的,但不意味着要跟家人生活到三岁。我会觉得一岁之前比较合适,他们的行动能力增强之后就可以开始引进外面的社交世界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293  
宝宝生日
2005-12-27 
积分
771 
原帖由 会说话的鱼@cq 于 2010-4-1 13:14 发表
我觉得每个12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有很多12可能在一定的时候都有这样的情况,我一般会引导她去学会接受别人的给予,包括一些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呀,还是游戏时候的帮助呀,等等,并且在接受同时尽量的去让她体会到对方的 ...


同意你的观点,你可以和孩子说他们的“朋友”而不是“哥哥姐姐”,朋友是个比较独立的概念,呵呵。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293  
宝宝生日
2005-12-27 
积分
771 
原帖由 会说话的鱼@cq 于 2010-4-1 13:51 发表

亲,首先我要说的是我说的不是两个宝宝在一起的情况,呵呵,两个宝宝的情况又要另外处理了,而且我觉得会有比打回去更加好的办法,其实这点我没有教我宝宝,但是她自己已经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学会了,她现在已经可以 ...


我比较难以想象孩子在学校会想到或者被问到会不会被打这个问题,对于那么小的孩子考虑这个问题本身,我已经觉得这个教育环境有问题了!不知道你的孩子几岁,如果我孩子这样,我不会让他呆下去。这样的环境比老师什么都不教还危害孩子。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293  
宝宝生日
2005-12-27 
积分
771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4-1 21:49 发表

说道孩子在幼儿园的环境以及孩子分享
目前在中国的环境中我还是比较欣慰的

我女儿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带到学校,分享给别人,也会跟别人交换一些东西回来

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会不会这么小带东西回来,是不是偷 ...


交换东西是个很好的活动,比如书,玩具等等。

另外过节比如情人节,我都会先去要老大班上的小朋友名单,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一袋礼物,带着老大一起去买礼物,装起来,让老大自己写卡,基本上就是写个名字,把自己的名字署上,反正让他经历所有的过程,然后带去班上送给每个小朋友,同时小朋友也会送大大小小的礼物,让他觉得礼尚往来的乐趣。他会知道,这是谁送我的,我送谁的。

昨天他们学校复活节活动,也是带了两打蛋去,他也带回一篮子装满各种糖果巧克力的蛋。不过校方会比较担心卫生问题,不管是礼物还是食品,比如糖果蛋糕类的,有些小孩会过敏,所以老师一般不会直接给他们吃:)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妈币
3583  
宝宝生日
2007-12-14 
积分
52459 

魅力大使 最佳版主

我没看完你们说的
我12一段时间就那样,我一直尝试着各种方法去劝解孩子,一次,他又不让别人动他的东西,然后朋友的孩子回家后,他一个人很无聊,就我姐姐勒,我直接告诉他因为 他的不友善不大方,所以姐姐回家了,生气了。他懂得生气的适宜,于是给我说:妈妈,喊姐姐来,给她玩,从那之后她就不怎么自私了,可是有时候出去了,遇见不熟的小朋友还是会不让别人动他的东西,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妈币
3583  
宝宝生日
2007-12-14 
积分
52459 

魅力大使 最佳版主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4-1 22:01 发表

楼主注意身体哈,祝福康复。

对于打招呼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很多中国传统的误会,认为孩子不打招呼,就不大方,不打招呼,家长很没面子,还会当着众人说:这孩子就是不大方。


其实,换个角度,换位 ...

赞同甜甜妈的话,我12也是,好象比较高兴的时候看见谁都打招呼,不认识的都会上前去打招呼,可是有时候情绪不怎么好就不会,我也觉得还是随孩子自己,因为孩子有自己的个性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4310  
宝宝生日
2007-02-17 
积分
9670 
原帖由 LLmom 于 2010-4-3 06:18 发表


我比较难以想象孩子在学校会想到或者被问到会不会被打这个问题,对于那么小的孩子考虑这个问题本身,我已经觉得这个教育环境有问题了!不知道你的孩子几岁,如果我孩子这样,我不会让他呆下去。这样的环境比老师 ...

亲,好像这个是一个社会问题哟,呵呵。我们12现在还不大,但是我不敢保证她大了读的学校不会有打和被打的现象,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保证这点,包括学校。我也不伟大,我只是现在就开始想朗格才可以让她将来更好的保护自己,这点点就是我的目的。
还有我可以回答你为什么在幼儿园这个小的娃儿会说这样的话题,那个就是因为有黑多家长自己对各人娃儿说的,我们娃儿只是在听他们说,然后会产生疑问。我觉得不管是说这个话的小朋友,还是回来问我的宝宝,我都应该接受他们的话题,重要的是我们的处理方式,我不可能去隔绝他接触这些东西,因为社会本来是什么样子的大家都应该清楚,不是只有美好的,不过我相信不管小的大的,都可以去适应这个社会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我发觉往往影响人的各方面发展的,往往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事件发生之后的处理态度和心态。正是因为这些多种多样的东西,让人往不同的方向去发展,形成形形色色。

[ 本帖最后由 会说话的鱼@cq 于 2010-4-3 17:45 编辑 ]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293  
宝宝生日
2005-12-27 
积分
771 
原帖由 会说话的鱼@cq 于 2010-4-3 16:58 发表

亲,好像这个是一个社会问题哟,呵呵。我们12现在还不大,但是我不敢保证她大了读的学校不会有打和被打的现象,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保证这点,包括学校。我也不伟大,我只是现在就开始想朗格才可以让她将来更好 ...


是啊,我只是感叹那么小的孩子环境都会这样:)让他们在人生之初就会平白无故的有这样的问题,产生不安全感,我在想这到更是社会问题,还是教育问题呵呵。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LLmom 于 2010-4-3 06:10 发表


听到楼主反省中国的酒肉社交,我觉得实在很有趣。也许英国人是要过的绅士些呵呵。

我到现在为止最喜欢的聚会就是我们系主任每年两次的聚会,不知道属不属于你的酒肉社交呵呵。事前他会把他要做的菜发给大家征 ...


很赞同你的观点
我也觉得孩子对集体的恐惧这种观点持保留意见。

因为我女儿我从小就带他参加各种聚会和各种场合,我没有看出恐惧,我反而看到的是她对人多的事情要么无比好奇,要么无所谓。

今天,我们去南山春游,女儿全校的家长同学,可谓人之多。却又一个网上的妈妈带着她不到两岁的女儿也去参加了
他不是幼儿园的孩子

是因为和园长熟所以申请一起去了。

晚上举行文艺演出的时候,这个没上过幼儿园的的小朋友,却一直在舞台上玩耍嬉戏。
那么多人的场合,没有见到她恐惧。而是更开心。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LLmom 于 2010-4-3 20:08 发表


是啊,我只是感叹那么小的孩子环境都会这样:)让他们在人生之初就会平白无故的有这样的问题,产生不安全感,我在想这到更是社会问题,还是教育问题呵呵。

中国社会的现状就是如此

一个宝宝,六个大人关注着
越来越像宠物

中国家长很多时候宝宝从幼儿园回去都是问:你今题啊吃什么啊?今天有没有小朋友打你啊?今天老师有没有吵你啊?

我女儿的蒙氏班,已经不止有一个家长向我咨询:我的孩子还很小,去你女儿的混龄班,大的孩子会不会欺负他?会不会打他?

孩子在学校一日三餐两点,回到家婆婆爷爷还要熬汤强行灌宝宝吃下去,要进补,怕宝宝在学校没吃好。

你说婆婆爷爷担心过了,也不难理解。因为曝光的不合格的幼儿园天天都有。

而关注孩子的的身体大于心理的家长整天关注孩子有没有被打,也实属社会现象,也是教育现象,更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现象
如此而已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4-1 21:49 发表

说道孩子在幼儿园的环境以及孩子分享
目前在中国的环境中我还是比较欣慰的

我女儿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带到学校,分享给别人,也会跟别人交换一些东西回来

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会不会这么小带东西回来,是不是偷 ...


甜儿妈好用心哟,还背地调查,哈哈~

我认为的分享行为,是儿童自发的,而不是外界来组织的,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任务,也许心里并没有不愿意的想法,但常此下去,事事都需要老师来安排的话,就很难形儿童成内在品质。而且分享是个人行为,还是集体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当然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有利于他们融入集体当中。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4-1 22:01 发表

楼主注意身体哈,祝福康复。

对于打招呼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很多中国传统的误会,认为孩子不打招呼,就不大方,不打招呼,家长很没面子,还会当着众人说:这孩子就是不大方。


其实,换个角度,换位 ...


谢谢哈!好多了,就是要天天喝点药~

打招呼这个事,看起来多么平常呀,但在我的经验当中,这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12在刚学会说话时,是很愿意“问好”的,只要我们让她说,她就会说。但现在,她非常排斥说“你好”,而“再见”说得倒是多愉快!

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这样。但我想,像我12这种现象的孩子应该是占很大一部份比例!其实这种原因要分析的话,这跟分享不分享成因是相似的,孩子觉得问不问好,几乎没得他们选择的余地。见人就问,认不认识也要求他们问,特别是对小宝宝,他们可能正在埋头玩耍时,也要将别个提起来跟人问个好,孩子们心头早就烦这个事了。

尤其是针对这个事,我们大多会当面给孩子一个评价:“这个娃娃好懂事哦,好乖哦,好大方哦”,或者“你要有礼貌噻,你浪个不理人也,大方点嘛。”。。。想一想,我们成年人之间问不问好,会有人这样评价一下吗?

问声好,也要赞美一下,让孩子觉得很无聊!

但是,正如甜儿妈所说,这样的礼节也是必要的,那该如何去做呢?

我在大李的书里看到过关于问好的处理方法:我们不要求孩子去问好,而是自己主动跟孩子问好,主动跟朋友问好,主动跟老师问好。也就是说,让我们言传身教做好榜样。

日本的孩子出门进门都会大声汇报,我想这正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宝宝社交课堂(9日:关于打人,8页第80楼)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