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8-10-18
- 帖子
- 1393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7284
- 精华
- 0
- UID
- 569317
                        
- 妈币
- 3883
- 宝宝生日
- 2009-04-06
- 积分
- 7284
|
我家宝宝的语言能力应该比同年龄的孩子强一些,不到一岁的时候就会叫阿姨和姐姐,一岁半做儿保时就因为语言很到位得到了医生狠狠的表扬。现在他完全可以和我们交流。比如昨晚,他从自己的房间走到客厅对阿姨说:喊妈妈进来。说完就又进了自己房间。我进去后发现原来他想拿门后我没来得及收的席子(夏天怕他单独午睡会摔,所以铺地上睡)。在我配合他铺席子的过程中,他发现地方不够,于是对我说妈妈再拉点。。。在我印象中昨晚是他第一次有意识的通过他人传达自己的意愿来达到目的!今天吃饭时他不好好吃饭,捏着鼻子说我是老虎,要咬人,并且是说的普通话 。
今天看了这个贴子,我仔细回想了一下从他生下来到现在,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地学会使用语言的,总结出了几点我认为可能对他今天语言发育有利的因素,列下来供有需要的妈妈参考:
·小小爸爸和妈妈都是性格很外向的人,家庭氛围比较和谐和民主,极少发生争议,妈妈和他说话时经常蹲着说,对他自己的事从小就征求他的意思,比如穿什么鞋子,穿什么衣服和袜子,想去哪里玩,一般是拿到他面前指给他看,无论他懂不懂我们都经常这样做。多两回他就懂了,对他表达的意思我们也尽量去弄懂,有时候他洗完澡或者起床时不想穿衣服,我们从来不估倒穿,都是给他做好保暖措施,用各种方式促使他自己配合穿。有一次我给他放好水测好水温准备放他去洗澡,在衣服脱完时他忽然不想洗了,曲着脚不下水,我问他你是不是不想洗了,他说不洗,我对他爸说,小小今天不想洗澡,他爸说,这样啊,那我抱他上床,于是他很开心地扑进爸爸怀里。总之他从小就能感受到我们对他意见的重视,我们从不强迫他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是从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中受到的启发)。也许当他觉得自己意见被重视了就愿意表达了吧。还有我从小巫的书中读 到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对3岁以内的孩子,怎么宠爱都不为过,所以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这是比较溺爱,不过还好,小小性格一直很好,很少哭闹,道理一说就通,并没有因宠而无度。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出表扬的是:我们找了一个好的阿姨。这个阿姨从小小生下来就开始带他,对他很有感情。性格也很外向,记得有一次我让他们在商场外等我,出来时小小开心地扑进我怀里,对我说:小小屙了粑粑的,那时他刚一岁半,说这话让我十分吃惊。后来经过分析发现阿姨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在当了一个我与他之间的桥梁,经常鼓励和教他主动来和我沟通自己。那天阿姨对他说:妈妈出来了,你去给她说你屙了粑粑的,于是小小跑过来对我说了,有一次小小心疼他的车被表姐拿走了,阿姨就给他说,你去给妈妈说嘛,叫妈妈拿回来,于是小小很听话地把阿姨教他说的内容在我面前重复了一遍。同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比如他想看电视的时候,因为我禁止他看电视,我们家基本上就不开电视,阿姨就对他说你去和妈妈商量一下嘛说你想看羊羊,看妈妈同不同意,当然,这种时候我从来不会拒绝。这种事情多了他就尝到了语言这种工具的甜头了,又因为嘴甜,他经常得到别人表扬和奖励,因此形成了良性循环,阿姨说小小最好的地方就是你教他什么他都会跟着学,我想这也应该是他语言表达好的原因之一。
·我们家没有老人带孩子,对孩子的问题相对来说很好沟通和达成一致口径,我想,这种一致性应该能缩短孩子对某些事物的领悟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