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0 | 浏览: 3192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妈币
625  
宝宝生日
2009-08-16 
积分
1191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3:2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看了万州妈妈的帖子,心里悲痛万分,看来大家对疫苗的认识不够,特地转来这篇帖子与妈妈们分享,希望不要被删帖!

[转贴] 疫苗的危害
分类:中医分享2006/07/21 15:20

现在各地的父母都渐渐的知道疫苗的害处 在我所在的北加湾区 最精英的医疗环境要数史丹福大学了 在史丹福医院体系附近 有很多在医院中从事研究何不同工作的父母 渐渐不愿让儿女接受疫苗注射 yahoo 这些父母成立一个团体 叫做 slow and no vax moms http://groups.yahoo.com/group/Slowandnovaxmoms/
这些父母交换信息 再不打不需要的疫苗的前提下如何找医生等等生活讯息和互相支持 现今有两百多个会员 还在成长中

我当时生前(在美国) 跟小儿科医师讨论疫苗问题 当时还未接触中医 不是很清楚疫苗的害处
只是由西医角度看 知道有些药无益且有害 我的医师还说 如果不确定 他建议B肝疫苗可以不打
他个人觉得B肝疫苗不是很好 当时没有做功课 直觉想到台湾B肝人口多 就打了
一直到宝宝四个月大才开始接触中医 疫苗打到六个月大才停 当然很后悔  尤其后悔打B肝疫苗

我自己在读过很多信息后 像很多人一般 决定停打疫苗 当时 Baby 已经九个月大了 所以他 九个月时的那次预防针就没打 从此也很少去他的小儿科诊所  我只恨自己没有早些知道这些讯息 让他多捱了很多的针 发烧病痛

Writings about vaccines:
http://www.thinktwice.com/stories.htm


中文的网页

http://www.kocm.com.tw/31-1.htm
http://www.kocm.com.tw/31-2.htm
http://www.kocm.com.tw/32.htm

http://www.dadupo.com.tw/bbs.htm
http://hk.ktop.com.tw/index.asp


关于疫苗,医生没告诉你的事    作者:吴迎春

关于疫苗,医生没告诉你的事   
B型肝炎、卡介苗、痲疹、小儿痲痹……,

新生儿从出生24小时起,就置身于各种疫苗的保护伞底下,你可曾想过,疫苗的效用有多久?有什么副作用?施打疫苗之前,又要注意什么事项?

在立法院司法委员会工作的贾北松,也是尽职的父亲。他带一岁多的女儿到台北万芳医院小儿科做例行的MMR疫苗(痲疹、腮腺炎、德国痲疹三合一疫苗)接种,打完后,医生又建议同时施打自费的水痘疫苗。

「我当场还问他可以一起打吗?他说可以,」贾北松回忆。结果,回家后在疫苗药剂的说明书上看到:「注意事项:一定要跟其它疫苗隔一个月才可注射。」

焦心的贾北松马上打电话到台北各大医院小儿科、药商询问,有人说:「活菌疫苗,两针一起打,会对小孩的免疫系统造成影响。」有人说:「两剂一起打,不仅会让后来施打的水痘疫苗无效,也会让前一剂MMR失效。」

光是损失自费负担水痘疫苗的2000元台币还没有让贾北松生气,他气的是到底孩子有没有保障?「我自己也从没有发过水痘,若是我小孩得了水痘传给我,大人得水痘是会致命的,」贾北松气急地说:「到底疫苗要怎么打?」



林美瑶是个照卫生署规定带孩子打疫苗的妈妈,但是,一年半来,孩子已经打了11针疫苗,她却开始有了些怀疑:「Baby从出生就一直打、打、打了那么多疫苗,可是没有人去确认这些孩子体内有没有抗体,到底我们的小朋友有没有受到保护?」

在台湾著名疫苗进口商工作多年,林美瑶对疫苗接种的效果特别介意:「医学界都说目前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98%,但是有没有人去追踪那2%没有接种的人,也没有人知道。」林美瑶担心台湾公卫界对扑灭传染病抱着太乐观的看法。



粗硬的手、指甲缝积着黑泥的王太太,非常沮丧地走进荣总每星期二早上的肝炎门诊。这位住在阳明山上种菜的B型肝炎带原妈妈,儿子虽然在出生时就持续打了十几年肝炎疫苗,却到现在还没有抗体。

「他(儿子)现在已经读高中,每年打疫苗还没有抗体,又住在外面,我很担心,」王太太直叹自己「真衰」。

「即使出生就接种肝炎疫苗,还是会有1%的人会带原,这是现在肝炎疫苗没有办法cover(保护)的,」中研院生医所的何美乡,举自己的实证研究说明「台湾最成功的疫苗政策」,效果也有漏洞。



现代人对疫苗的信赖已经不可挑战,大家觉得所有的病,只要打一针、吃一粒就可以防治。从肝炎到流行性感冒、气喘到艾滋病,甚至未来连癌症都可以用疫苗防治。医学界愈来愈仰赖疫苗做为人类与病毒圣战的主要工具。

神奇的魔术子弹
「这是成本效益最高的一种保健方式,疫苗接种对防疫来说,是一个magic bullet(魔术子弹) ,打一针可以节省多少医药费!」卫生署疾病防治局副局长涂醒哲指出,以台湾过去数十年的经验看来,疫苗在保障大众健康上,有不可忽视的贡献。(见59页)

这种毋庸置疑的效果,却在近几年有了愈来愈多质疑。

什么时候打?怎么打?打了以后应该注意些什么等问题之外,到底疫苗注射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副作用,也是国外卫生机构愈来愈谨慎的问题。

英国卫生部在1992年,宣布撤回两种品牌的MMR三合一疫苗(痲疹、德国痲疹、腮腺炎),因为这两种三合一疫苗会引起15个月大的婴儿的脑炎并发症(一万分之一的风险)。

最近,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疾病防制中心(CDC)更公布了吓人的信息,就是注射MMRDTP三合一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的儿童,发生痉挛的风险是没有注射的三倍。因此,将今天台湾儿童还在强迫接种的活性DTP疫苗,改成非活性的DTPa疫苗。

民国80年,台湾彰化发生DTP疫苗接种后,婴儿死亡事件,也促使卫生署事后抽回两种品牌的DTP疫苗。

而且,疫苗接种虽然一般都有80%以上的有效率,但是,许\多有「根本不会产生抗体」体质的人,也让人怀疑疫苗的有效性。

预防接种虽然已是每个人保健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除了母亲可以在婴儿疫苗接种记录黄卡的简介里,找到疫苗接种须知,但是到底疫苗接种有哪些风险?在疫苗注射前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却鲜少见到。

到底接种这些疫苗之前应该注意哪些事情?注射后又需要观察哪些异常状况?

DTP(白喉、破伤风、百日咳)三合一疫苗
小儿疫苗中,最具争议性的应属白喉、破伤风、百日咳三合一的DTP疫苗。这种用活病毒培养出来的疫苗,日本、美国都已经规定禁止使用,而用非活性细胞培养的DTPa疫苗,台湾却还在继续施打传统的活性疫苗。

这三种混合的疫苗中,又以百日咳疫苗的争议最大。大量国际研究的文献证明,百日咳疫苗不仅效果值得怀疑,更有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英国卫生部委托格拉斯哥大学小区医药系教授,也是今天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的史都华(Gordon Stewart)针对百日咳疫苗做研究,这份1994年出版的研究结果显示,罹患百日咳婴儿并发嗜眠性脑炎的机率(1/38000),跟注射DTP疫苗可能引起脑部并发症的机率(1/25000),几乎是一样的。

甚至,1994年《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也报导,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医院研究小组发现,当年百日咳大流行的病童,大部分都已打过完整的DTP疫苗(4针)。这些从19个月到六岁大的儿童,都是几乎刚刚才接种过疫苗的人,可见疫苗对疾病的抵抗力实在有限。

1995年的《美国医学会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更指出,在瑞典和意大利,百日咳疫苗的有效性也只有48%与36%。

1995年《新英格兰医学期刊》进一步报导瑞典百日咳疫苗的追踪研究指出,接种过百日咳DTP疫苗的儿童,五个中仍有一人会感染百日咳,DTP疫苗最好不过有三分之二的有效性。

《刺胳针》杂志1996年引述梅友诊所(Mayo Clinic)小儿科医师的意见指出,他们不知道疫苗的剂量要多大才有效,因为即使是体内抗体浓度很高的儿童,仍然会感染百日咳。

百日咳疫苗也是最容易引起副作用的一种疫苗。

因为做大型疫苗接种的临床追踪观察耗时费财,各国政府都以某个国家的临床实验为主要政策参考。目前全球唯一做过活性细胞百日咳疫苗安全追踪考核的,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这项对50000名儿童(14个月大或更大)施种疫苗的追踪结果显示,有42名儿童在施打疫苗后28周内发生痉挛现象,几乎是千分之一的风险性。这在疫苗安全性上来说,算是相当高的风险。

甚至还有引发其它疾病的风险。根据1994年《美国医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报导,伦敦的奥登博士(Michel Odent)原来只想研究喂食母乳对婴儿气喘是否有益,结果却意外发现: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婴儿,罹患气喘的比例是未接种儿童的六倍。

这些结果让世界公卫决策者非常困惑,迫使美国开始做自己的副作用追踪研究。美国科学院(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的药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终于在1993年的《科学院公报》(National Academy Press)中证实,DTP三合一疫苗会引起anaphylactic shock (一种非常严重的过敏反应)、持续哭闹(有时长达24小时不停)、脑膜炎以及瘫痪等副作用。

台湾在DTP疫苗上,也有过同样负面的经验。

民国80年,彰化一名学童接种DTP疫苗后突然死亡;813月,台中县与彰化县同时发生幼儿接种DTP后,隔天就死亡的事件,终于让台湾省卫生处开始做本土的副作用追踪研究。

结果显示,从民国777月到813月的三年半间,医院通报接种DTP疫苗产生副作用的案例有18人,其中有一半事后都死亡了。另外有2人也因此留下永久性脑病变后遗症。(见60页)

研究中指出,两个月大的婴儿本来就有固定不明原因的死亡率,所以这些「婴儿猝死」跟疫苗接种没有关系。但是卫生署事后马上回收了一批「最有嫌疑的」活性DTP疫苗,并且也在疫苗的储存与输送的流程上,做了改善。

曾经参与这次DTP疫苗副作用追踪研究的蔡光昭医师,现在已经是省立新竹医院副院长。他承认到今天为止,仍然有少数儿童在接种DTP疫苗后,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其中又以脑病变为多。「我们每年都打那么多人,意外伤害总是会有的,」蔡文昭说。

台湾会不会因此全面改种副作用较小的非活性细胞DTPa疫苗?

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长涂醒哲说,因为新疫苗的价格比传统疫苗贵五倍以上,而且效果不如传统疫苗那样「强烈」,需要施打追加剂三、四次,对政府预算来说是很大的负担。未来即使政府疫苗预算增加,应会以目前疫苗接种计划中还完全没有的水痘疫苗、B型流感噬血杆菌疫苗,为优先增加的项目。

MMR(痲疹、腮腺炎、德国痲疹)三合一疫苗
今天,台湾几乎已经找不到痲疹的病例。台湾小儿疫苗的教父、台大小儿科名誉顾问李庆云医师回忆几十年前的看诊经验,对痲疹疫苗的效果就非常满意。

「跟我同年辈的医生,没有见过痲疹的,就没有饭吃了,当时每年几乎都有几十万的痲疹病人,」行医45年,李庆云教授用自己亲身走过的经验满意地说:「近五年内毕业的医师,都没有看到过痲疹的病人了。」

许多先进国家,也有同样的经验。但是,也有不同的专业人员,在痲疹疫苗的追踪研究中,得到不同的结果。

根据美国疾病防疫中心(CDC1986年的死亡率周报显示,1985年到86年间,感染痲疹的病童里,有四分之三都接种过痲疹疫苗。

而且,虽然痲疹疫苗防止婴幼儿感染痲疹,却延后了人们感染痲疹的时间。以美国为例,全面施打痲疹疫苗之前,90%的痲疹病人都是五到九岁的儿童,全面施打痲疹疫苗之后,5564%的痲疹病患都是超过十岁的人。1970年代在加州洛杉矶大学爆发的痲疹流行病中,痲疹患者的平均年龄是22岁。

三合一疫苗中,德国痲疹疫苗的有效性也受质疑。美国宾州大学1970年代做的研究显示,接种过德国痲疹疫苗的女性青少年,只有三分之二会产生抗体。

MMR疫苗也有不可忽视的副作用。最明显的例子是「美国疫苗副作用通报体系」(American Vaccine Adverse Events Reporting System),在1990年七月到1994年四月收集到的数字,出现5700个严重副作用病例,其中有400个不是死亡就是终身受损。

1993年美国科学院药理研究所(IOM)的公报也证实,痲疹疫苗的副作用包括血小板过少(thrombocytopenia)、休克致死、关节炎。

三合一疫苗中,德国痲疹疫苗较著名的副作用是关节炎。台湾为了避免妇女怀孕时罹患德国痲疹,造成婴儿畸形,特别在国中时补打一次德国痲疹追加剂。但是,根据国外的研究,注射德国痲疹疫苗引发手、脚关节问题的病例,发生在女性青少年身上特别多。

小儿麻痹疫苗
另一个在台湾几乎灭绝的流行病是小儿麻痹,但是台湾儿童还是必须服用活性细胞培养的沙宾口服疫苗。

马偕医院小儿科的邱南昌医师,对于在台湾「灭绝」小儿麻痹病毒很有信心。但也指出,虽然在美国已经没有儿童因为感染而得小儿麻痹,但是每年还是会有病例,「都是因为吃疫苗而发生的,」他说。

以往用小儿麻痹口服疫苗,是相信少量病毒进入人类肠内,会产生无害的感染因而产生抗体,但这些病毒也可能跑进血管,引起神经系统麻痹。

另外,邱南昌也指出,受到疫苗保护的儿童,虽然在童年时期不会发病,但是体内的抗体因为环境中根本没有这种病毒的「训练」,抵抗力反而容易消失。

台湾1982年发生的小儿麻痹大流行,就是类似的效应。

事实上,1982年台湾小儿麻痹大爆发,也挑战了沙宾疫苗的「终身」保护效力。根据《刺胳针》杂志1994年的报导指出,台湾1982年的小儿疫苗大流行中,有98%的儿童都已经吃过沙宾疫苗,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管制局(FDA)的专家因此结论:「公卫防疫上来说,沙宾疫苗的扩散防疫效果不显著。」

同样的案例,在英国有发生过。1992年《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报导的格拉斯哥小儿麻痹大流行,研究人员针对罹患小儿麻痹的儿童做血液抗体检验,却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儿童体内,对引起大流行的那种小儿麻痹病毒有抗体。

因为疫苗的刺激,病毒也会产生变种(mutant virus),引发出新传染病的大流行。中国大陆推行小儿麻痹疫苗的经验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河北医学院二号医院1994年在《刺胳针》杂志上发表的报导就指出,中国大陆1971年开始全面给婴儿口服小儿麻痹疫苗以来,虽然小儿麻痹病例减少,但是另一种新的儿童疾病「中国麻痹并发症」(Chinese Paralytic Syndrom或称Guillain-Barr Syndrome)增加了十倍。河北医学院的神经心理学者认为,这种新病是小儿麻痹疫苗引发的小儿麻痹变种病毒引起。

根据《美国新闻周刊》9月份的报导,今年开始,美国疾病管制局已经决定停止使用副作用较大的沙宾口服疫苗,改采注射式的非活性小儿麻痹疫苗。

台湾因为经费不足,仍然给儿童服用传统的沙宾疫苗。

B型肝炎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1997年开始,全球都应常规接种B型肝炎疫苗。这项全球性的决定,主要的根据来自台湾的研究。

1981年,世界著名B型肝炎学者Beasley,到39岁以下的人民有90%感染B型肝炎的台湾,希望实验婴儿施打B型肝炎疫苗预防肝炎的效果。

找到一向大胆推广疫苗,甚至用自己发展的日本脑炎疫苗率先在自己长子身上试打的李庆云教授。

李庆云教授的学生、马偕医院副院长黄富源回忆,当时大家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当「实验白老鼠」。马偕医院小儿科算是第一个愿意说服家长,接受试打疫苗的医院。

「这要花很多时间说服,」黄富源说明当时的困难。

马偕之外,荣总也开始成立肝炎中心,针对带原产妇开始追踪施打B型疫苗。一连串闯关下,全球第一个国家B型肝炎预防接种计划,1984年终于在台湾诞生。

这个计划,让台湾十岁以下的儿童B型肝炎带原率,由1984年以前的1015%,降到最近的12%。

「在所有的医疗中,从没有这么有效预防疾病的方法,」马偕医院的黄富源对台湾医界打赢这场引起世界注目的病毒大战,充满信心。

虽然台湾医学界在与B型肝炎病毒的战争中,占了优势,但像所有其它医疗解答一样,总有少数人不适用这个答案。根据中研院生医所的研究,尽管台湾已经针对所有新生儿注射B型肝炎疫苗,仍有不到1%的婴儿感染到B型肝炎。

曾经担任美国疾病管制局疫情调查员,中研院生医所的何美乡认为疫苗接种还需要大量效果监测,才能确实掌握未来疾病的发展。

B型肝炎疫苗值得监测的,是引发变种病毒的侵袭。用较弱或已经死亡的病毒做疫苗,注射到人体内时,不仅会诱使变种病毒的产生,更会激发变种病毒的流行。

根据《刺胳针》1990年的报导,接种过B型肝炎疫苗母亲生下的婴儿,有3%罹患了变种的B型肝炎。同一份报告指出,由B型肝炎母亲生下的婴儿,尽管出生就接种B型肝炎疫苗,仍有六十分之一感染了B型肝炎。八十分之一的婴儿则显示体内有疫苗引发的变种肝炎,同样会有肝炎的病征。

B型嗜血杆菌疫苗(Hib
台湾目前推动最力,也最可能在明年排入小儿例行接种疫苗行列的,是B型嗜血杆菌疫苗。

这种最常发生在八个月以下婴儿身上的感冒症状,死亡率相当高(36.5%),并发脑膜炎比例20%,并发败血症比例高达40%,其它还有14%会耳聋或突发痉挛等后遗症。因此目前是自费施打比例最高的一种疫苗。

但是,根据1998年出版《医生不告诉你的事》(What Doctors Don't Tell You)一书的报导,直到目前为止,Hib疫苗的防疫效果仍然不够好。

《医生不告诉你的事》指出,1985年发展出来的Hib疫苗,因为不断出现的新病例而证明接种防疫无效。而美国明尼苏达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接种疫苗的儿童比未接种者得脑炎的风险高五倍。

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药理研究所(IOM)的公报也证实,Hib疫苗的确会引起嗜血性脑炎并发症。1986年《新英格兰医学季刊》的报导,也引述其它研究指出,接种过Hib疫苗的儿童,55%仍然得病。显示疫苗接种不仅不能增加儿童免疫力,反而增加了罹病的风险。

甚至,美国疾病防疫中心(CDC1992年针对美国一千万个儿童做的追踪研究显示,Hib疫苗只能保护三分之二接种过疫苗的儿童。

因为旧疫苗效果不佳,美国医学界赶紧推出一种新的四合一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加上Hib疫苗),希望这种强力疫苗可以刺激儿童体内生成抗体。但是,根据《美国医学会期刊》1993年公布的研究,经过追踪7000名儿童的接种效果显示,新旧疫苗的免疫效果没有太大的差别。

今天,医学界承认,新四合一疫苗的有效性只有74%,比单独接种Hib疫苗的效果只稍好一点点。

疫苗对策
对医学界来说,疫苗是医生与病毒几百年来不断对决的最佳武器。

45年生命跟台湾亚热带凶猛的病毒对抗,台大小儿科的李庆云医师在去年退休的纪念册文集中写道:「我们得以亲眼看着白喉、小儿麻痹、痲疹、先天性德国痲疹症候群及新生儿破伤风病人迅速消灭,令人觉得很有成就感。」

在接受《康健》杂志专访中,他承认自己是疫苗的「信仰者」。「我没有信仰,怎么可能去推广疫苗嘛!」这位民国57年,就开发出台湾自制日本脑炎疫苗的台湾疫苗界「教父」,也是卫生署疫苗政策主要决策咨询单位,疫苗咨询委员会的召集人。今天所有药商的疫苗要进入台湾,都要经过他所领导的临床实验通过。

台湾的确曾经用疫苗,跟20世纪前半肆虐台湾的病毒,打过一场场美好的仗。

但是,疫苗是不是真的可以「灭绝」病毒?接种疫苗是不是也有副作用?在愈来愈多文献出版的带动下,已经成为世界公卫政策上不可能忽视的议题。

未来学童入学,需要黄卡上疫苗全部打完的记录,显示疫苗已经不能不打,父母在带子女去施打疫苗之前,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施打疫苗停、看、听
1. 接种前的健康检查更重要

「小儿科医生不只有看病治疗而已,儿童保健也很重要,」马偕医院副院长黄富源强调儿童的健康,预防重于治疗。

在接种疫苗上也一样。

「预防接种的确有必要,」省立新竹医院副院长蔡光昭,虽然做过完整的本土DTP疫苗副作用研究,却仍然认为接种疫苗的利多于弊。即使疫苗无法具备百分之百的保护效果,仍然可以减轻感染病毒后的征状。

「但是安全也很重要,」专攻家医科的蔡光昭用过来人的口吻指出,疫苗注射最关键的保全动作之一,就是注射前医师要「对小孩的状况要先仔细观察」,若是医师没有时间,至少家长自己要注意。

「坦白讲,今天很多医师都稍微看一下就打了,很少能很仔细检查的,」目前担任行政工作的蔡光昭坦承:「尤其在卫生所打疫苗,一次要注射那么多人,更不可能仔细检查。」所以家长要先了解自己孩子的体质是否过敏、是否有特别虚弱,或是曾经对某些药物过敏。

花莲门诺医院小儿科医师张淑华,就坚持施打疫苗前要对儿童做仔细的健康检查。「我是慢的医生,一般家长都希望赶快看看就好,若是需要多一点解释的病人,就会来看我,」张明华的声音听来急促,却坚持每次打疫苗前,先花1015分钟听母亲叙述孩子的状况,并且亲自做听、触诊:「你是什么样的医生,就会有什么样的病人。」

2.要注意观察施打后的反应

为了避免接种疫苗的副作用,除了事前要求对孩子做健检,注射后更要注意孩子的反应。

不断出版的副作用研究报告,持续提醒家长疫苗接种的确会因为孩子的不同体质,而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省立新竹医院的蔡光昭医师提醒,接种疫苗后48小时内,都需要紧密观察孩子的征状,发现异状(发烧超过38.5度),应赶紧就医。

若是真的发生不幸,政府已经设立预防接种伤害补助基金,补助因为接种疫苗而产生严重副作用的儿童。

3. 请医师做完整的副作用说明

站在推广疫苗接种的立场,许多医师都不愿把疫苗接种的副作用说得太多。

行医31年,被称为「台湾小儿科第一把交椅」的马偕医院副院长黄富源,认为台湾民众还有只要听到「副作用」,就会「引起大众恐慌」,因此对医生到底应该告知多少副作用的讯息,有所保留。

「医生要给病人的不只是医学常识,而且是扮演安慰的角色:扮演父母、师者、朋友甚至耶稣基督的角色,提供病人鼓励,」自己是基督徒,黄富源认为光提供医学常识,然后一切决定交给病人,并且由病人负担所有后果,是「把医疗当成买卖来看」。

当然不完全告知后果,医生需要担负比较多的责任,但是黄富源仍然认为:「基督徒医生需要背起十字架,不愿意把最悲惨的后果告诉病人。」

同样在基督教医院服务,花莲门诺医院的年轻小儿科医师张明华,却认为把所有后果讲清楚,病人反而不容易恐慌。

「家属可以预期会发生什么事,比较不容易恐慌,」张明华举在偏远的花莲行医经验为例,以往民众不愿意施打疫苗,「都是因为说明做得不够多」。

站在病人的立场,每个人也可以依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风格医师。

4. 不要以为打完就永远不会罹病

愈来愈多研究证明,疫苗不是一劳永逸的保护。到底接种后体内是否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抗体能维持多久?都跟环境与病毒的变化有关。

在荣总肝炎小组追踪2000名刚出生就接种肝炎疫苗孩子健康的余美瑛,每星期二、四、六都坐镇二号门诊三楼,不厌其烦地打电话催促这些已经十几岁的孩子回来做抗体检验。

是不是所有疫苗接种,都可以有这样周延的追踪、教育计划?

疾病管制局长张鸿仁指出,B型肝炎计划是占卫生署预算五分之一的国家型计划,一般疫苗接种虽然每年也要花掉疾病管制局三分之一的预算,但是以每年只有四亿台币的规模,实在没有余力进行更繁复的追踪计划。

疫苗的确不是万无一失的保障,在世界卫生组织1975年的公报中指出,真正消灭疾病的功臣,除了疫苗接种之外,更应该归功于防疫观念的普及、以及隔离检疫工作的彻底。

在疫苗接种尚不普及的时代,台湾曾经借着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疫情通报,成功打赢过疟疾、痢疾、伤寒、霍乱等当时猖獗于世的病毒大战。

显然在21世纪人类与病毒的新战场上,除了疫苗之外,台湾还有很多其它的武器可用。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3111  
宝宝生日
2008-11-17 
积分
3990 
谢谢楼主详尽的叙述!!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妈币
470  
宝宝生日
2010-03-01 
积分
631 
进来学习一哈,顺便留个爪爪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076  
宝宝生日
2010-04-28 
积分
2917 
学习学习哈,,,,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177  
宝宝生日
2010-04-19 
积分
2346 
想起都黑人,美妈们,到底疫苗该不该打哟?我现在都矛盾了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币
13125  
宝宝生日
2008-08-16 
积分
35648 
原帖由 希希妈, 于 2010-8-3 16:23 发表
想起都黑人,美妈们,到底疫苗该不该打哟?我现在都矛盾了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5643  
宝宝生日
2010-02-12 
积分
10946 
留个印印。空了仔细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妈币
298  
宝宝生日
2010-02-01 
积分
631 
关键是不打 以后读得到书不哟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3979  
宝宝生日
2009-05-02 
积分
6203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进来了,我家宝宝之前在妇幼自费买了轮状病毒疫苗来服用,结果,不吃之前还没事,吃了不出两周,轮状病毒感染,到儿科住院+门诊,搞了半个月才出院,真是衰到家~~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妈币
3583  
宝宝生日
2007-12-14 
积分
52459 

魅力大使 最佳版主

原帖由 一杯茶~~~ 于 2010-8-3 20:02 发表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进来了,我家宝宝之前在妇幼自费买了轮状病毒疫苗来服用,结果,不吃之前还没事,吃了不出两周,轮状病毒感染,到儿科住院+门诊,搞了半个月才出院,真是衰到家~~

那些自费的没多大必要
但是一类的疫苗还是要打,我12什么流感,轮状···全部没有打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12988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2098 
太长了,完全不打好象也不现实,但是完全打肯定是不好滴。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336  
宝宝生日
2009-11-12 
积分
1797 
国家又没有一个详细的说法,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1378  
宝宝生日
2010-01-06 
积分
1821 
好象唯一的办法就是自求多福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币
14306  
宝宝生日
2009-06-21 
积分
21603 

备案团长

上个月带12去打了预防针,结果发了几天高烧,现在心理都有阴影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634  
宝宝生日
2008-05-04 
积分
1340 
两权相害取其轻。该打的一定要打。天花,结核病,麻疹,,,,,,那一样不是疫苗的功劳,我老汉是医生,我就听他的,我12两岁多了从没进过医院,儿保除外。

Rank: 3Rank: 3

妈币
16  
宝宝生日
2010-05-16 
积分
56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好茅盾哟,现在的疫苗到底应不应该打,我们这的医生还建议打自费的二类疫苗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2395  
宝宝生日
2010-05-06 
积分
3649 
留个爪爪慢慢看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5643  
宝宝生日
2010-02-12 
积分
10946 
儿保的时候那个副主任医师也说HIB和百白破的副作用大,哎,好坏都是他们说了算。希望做儿保的医院多增加一些,这样不会太挤,他们可以仔细多检查一哈嘛

Rank: 10Rank: 10Rank: 10

妈币
256  
宝宝生日
2009-08-15 
积分
530 
我都矛盾起的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7620  
宝宝生日
2008-08-24 
积分
8841 
我们12出生打了一针乙肝,然后到9个月才开始打,确实没有给她打太多的针,因为自己以前就是打预防针的,副作用的孩子很多,我害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转】疫苗的危害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