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4-22
- 帖子
- 3606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0939
- 精华
- 1
- UID
- 605266
    
- 妈币
- 10156
- 宝宝生日
- 2008-08-09
- 积分
- 10939
|
一、重庆遭受历史地震的情况如何?未来遭受地震的可能性?
我市历史上地震强度不高,自公元前26年以来有记载的大于或等于4.7级的地震有20余次,没有大于6级的地震记载。属地震活动性较弱的中强地震活动区。
市内近代强震及周边强震对我市主城的地震影响均未超过V度。
重庆市有三大地震断裂带,在华蓥山、七曜山-金佛山和长寿-贵州遵义一带,这几个断裂带的广度和深度,在全国比较起来并不算大。1989年以来重庆地区一直处于新一个地震活跃时段,预计未来的地震活动态势将延续目前的活跃水平。
就重庆市的地质结构和条件来看,发生频繁、大规模地震的可能性不大。根据重庆市地震局的相关资料,我市未来百年内存在发生5.5级左右地震的可能。
二、重庆市的抗震设防标准是多少?什么是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抗震设防标准?
根据2001年8月1日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我市现行抗震设防标准为:各区县除潼南、梁平、垫江、武隆、开县、秀山、酉阳、彭水和巫溪的非县城部分抗震设防标准为VI度以下外,其余区县均为VI抗震设防区。
建筑的设防烈度是由城市设防烈度和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决定的。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我市的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从1993年2月13日起执行抗震设防标准。也就是说,此后建造的房屋均能抗御相应的地震烈度。
三、六度设防的建筑能抵抗多大的地震?为什么受汶川地震的影响,我市部分建筑受到损害?
现行国家抗震标准是在执行地震工作以预防为主,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下编制的。
当建筑设防烈度为六度时,小震大约是四.五度,中震为六度,大震约七.五度。也就是说,受地震影响,烈度达到四.五度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烈度达到六度时,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烈度达到七.五度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在现行国家标准中,中震和大震是由抗震措施来保证的。
既然我市的抗震设防标准是六度,为什么在此次地震作用下仍然有部分房屋受到损坏?
首先,我市有部分地区是不设防的,如梁平等。另外有部分年代较久远的房屋也是不设防的。
其次,我市受本次地震影响达到的烈度为五度左右,介于小震和中震之间,部分构件(如填充墙等)也可能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坏。
四、建筑抗震在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中是如何保证的?在购房时,如何保证房屋是到达抗震设防烈度要求的?
按照现行基本建设程序,在规划阶段建筑选址要避开地震不利地段;在设计阶段要按照国家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设计,且通过设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和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审查;施工单位在监理单位的监理和质监部门的监督下,必须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对复杂建筑,还需经过专门的论证。
一般来说,经过竣工验收合格的建筑,应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因此,市民在购房时(预售房在交房时)一定要查看开发商的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证。
五、为什么高层建筑的摇晃感觉更为强烈?在地震中,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相比,是否更不安全?
为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在设计中对建筑物的位移是有严格限制,例如在小震下,住宅(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000,也就是3m层高的房屋层间位移为3mm。因此建筑物越高,容许的总位移越大,摇晃感觉也就更强烈,给群众造成的感觉似乎偏不安全,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建造的房屋,能满足大震不倒。即按设防烈度为六度建造的房屋,在大约七.五度时不会垮塌。
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是由其抗震性能决定的。国家标准只是下限,只要是按基本建设程序修建的房屋,无能高层或多层建筑,均应达到相应的要求。高层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其抗震能力肯定不低于多层砖混房屋,多数情况下抗震性能相对还高些。
通常修建在不利地段上的建筑,平面、竖向不规则的建筑,采用预制板的建筑抗震性能较差。
六、怎样选择地震后灾害较小的小区?
首先要避开地段抗震不利地段,在地质勘查报告和场地抗震性能安全性评价中有明确的说明。一般来说断裂带附近,较陡的山坡,地下洞室较密集的地段属于抗震不利或危险地段,尽量避开高切坡。基岩面较浅(岩石埋深)下部无洞室的地段抗震更为有利。
其次要选择密度较小,也就是房屋间距较大的小区,最好是多层建筑小区。此类小区户外有避难场所,建筑物垮塌后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较小。
当为高层住宅小区,宜选择有抗震避难角的小区,地震发生时有地方躲避。
第三优先选择物业管理水平高的小区。管理水平高,可以减轻或避免次生灾害(如火灾等)和三次灾害。
七、如何选择抗震性能好的房屋?
关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建造的房屋,其抗震性能都可以满足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这个标准只是最低的要求,实际上每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都是不同的。比如每个健康(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人的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不一样。
一般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定:
1)建造在岩石地基上的房屋相比建造在软土上的建筑地震反应更小;土层越软,地震反应越大;土层越厚地震反应越大。地震反应越大,人们的感受会越强烈。因此在购房时宜选够对地震反应小的房屋。
2)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优于砖混结构,刚结构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3)整体现浇房屋抗震性能优于采用预知板的房屋。
4)建筑平面规则(如矩形、方形等)房屋抗震性能优于不规则建筑,应避免特别不规则的建筑。
5)不带转换层(住宅从上到下均一样)的房屋抗震性能优于带转换(下部大开间商场等)的房屋。
八、玻璃幕墙在地震中安全吗?
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建造的玻璃幕墙是安全的。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我市玻璃幕墙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也就是说还高于城市设防烈度。
虽然说玻璃幕墙整体来说是安全的,但玻璃是有可能震坏甚至脱落。因此在采用玻璃幕墙时,应选用安全玻璃(钢化或夹胶玻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