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0-3-2
- 帖子
- 467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374
- 精华
- 0
- UID
- 3901802
   
- 妈币
- 1080
- 宝宝生日
- 2004-03-16
- 积分
- 2374
|
没有参加座谈,作为弥补,认真推荐值得家长看的两本书。这两本书都是中国教育者自己写的,里面有大量实例,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平时漫不经心,没有从中发现和体悟关于教育、关于孩子的成长话题。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李跃儿著,本书想探讨的是作为家长在成名成家的思想驱使下,如何对待孩子以致于让孩子陷入痛苦深渊,剥夺了孩子作为成长个体应该享有的幸福和快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应该是教育家长的,因为只有家长改变了,孩子的生活和状况才能得到改变,而家长改变的不仅仅是观念,更多的是心态,要学会象对待种子一样对待孩子的生命,提供良好的环境,期待种子发芽、开花最终结果。李跃儿是画家,她所提倡的是爱育,而本书最具特点的是文字充满了灵气,事例震憾人心,从而促进每个家长去反思自己的言行,反思在家庭教育中自己的所作所为。
爱和自由,应该是大量家长耳熟能详的,本月孙瑞雪到重庆的讲座也让大量美妈们开始关注孙瑞雪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其实孙的教育理论其根本还是来源于蒙特梭利,或者换言之是蒙氏的中国化,更适应中国孩子的需求。用孙瑞雪的话来说,只要我们把焦点或注意力放在我们的孩子那儿,实际上我们已经将蒙氏教育中国化、民族化了。本书由于是中国人用心写中国人的教育,所以感觉特别亲切,爱是儿童走向成长的一切,很多家长往往都把注意力放在智力的发展上去,而爱最终让孩子走向独立。如果教育的本质是用爱和自由让孩子成为独立的、负责的、有思想、有创见的个体,作为父母的爱那绝不能等同“为了让你少走弯路,我用几十年的经验为你指明道路”,而是真正的敢于让孩子去摔打、去体悟,去走弯路,因为只有走了弯路的人才知道什么是通向成功的大道。当然最后这点是个人体会,
[ 本帖最后由 江南春草 于 2010-5-20 13:2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