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6 | 浏览: 261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293  
宝宝生日
2005-12-27 
积分
771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06:5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建议大家先看视频,成长的秘密第三集
http://tv.sohu.com/20100311/n270753689.shtml

几个四五岁的孩子之间产生纠纷,一个孩子试验他的权力,重新建立他的霸主地位,抢了一个孩子的棍子,然后被老师强拉过去,把棍子还给了别人,但看来他是不服气的,最后他对着镜头说,迟早我会抢回来的!

太逗了,是我的第一个感觉,很真实,但我觉得教育还需继续呀!看的出来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很优越的,所以心理上非常强势,受不得一点委屈,总是要骑在别人头上,同时为了得到权力可以去巴结讨好比别人。感觉这个孩子欠缺道德教育呵呵。

对于老师的反应,我有些看法,虽然需要给孩子去讨要棍子的时间和空间,但在必要的时候,是需要凌驾于他们的社会公正体系的介入的,就是大人的介入,否则不会发展到孩子挥舞棍子那一幕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下,是应该给不讲道理的孩子一个惩罚的,必须让他觉得除了他的自我之外,我们还应该遵守社会法则。按照他五岁的年龄,面壁思过5分钟是应该的。这不是试图建议大人的或者是成人的权威,剥夺他的自我,而是必须让他知道社会有它的规则,一切都有底线。

在蒙氏教育尊重孩子的自我探索的同时,对社会体系,对他人的关系认同也是必须的。不能因为了它的自由,而忽视了对社会体系的认同,而在蒙氏教育中,我相信,指导者(老师)适时地介入孩子的纠纷,明确地指明对错,是必须的,同时要求被欺负的一方占出来提出要求,而不能让强势的孩子恣意妄为,让他走的太远。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币
8271  
宝宝生日
2006-11-20 
积分
25992 

备案团长 魅力大使

看到这里我想起一件事,我儿子有天去幼儿园我陪他的,他看到一个小朋友手上有球他就想要,我是远远看到他在跟那个小朋友说,但好像他们没达成共识,我儿子就去把那个小朋友手上的球强过来了,那个小朋友也没说什么,这一幕正好被老师看到了,我看到了老师走过去拉着我儿子的手对他说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看到我儿子把球给小朋友了,然后老师拉着我儿子去他们玩具屋里又拿了一个一摸一样的给他,我儿子屁颠屁颠的跑来很高兴地给我说,妈妈老师给我的球,又自己跟小朋友玩去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币
16295  
宝宝生日
2007-04-09 
积分
25560 
这个池亦洋 电视上演过,属于一个“问题”孩子,很多家庭都有这种孩子。我看见过一个,那个孩子就是属于自由散漫,好动,坐不住,打人...我看见老师对待他的态度也是任其发展,基本不管她。 (确切地说不是不管他,是管不住他然后放弃) 不过,可能这也是做老师的失败,但是对待这种问题孩子到底该用一种什么方式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521  
宝宝生日
2004-07-12 
积分
1284 
池亦洋抢过来的棍子最终被老师强拉过去,这就是对他最好的惩罚。

坐反思角不是让他“面壁思过”,只是让他冷静下来。在拍片的那个时候,池亦洋不过5岁,对于6岁前的儿童,他们没有道德感,因为6岁前的儿童的心智还没能成长到这一步。道德是人类社会成熟后的产物。对孩子没有约束力。在他们心里只知道大人规定的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对规则的不断碰撞中,逐渐形成道德感。

当然,小池同学确实是一个让家长及老师都头痛的孩子,大李也为他很费了一番心思。这个孩子后来成长得很好,不仅具有了规则感,而且最可贵的是领导能力被保全了。我在其他杂志见过对他的报道。
说明老师的教育大致没错。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293  
宝宝生日
2005-12-27 
积分
771 
原帖由 元元1120 于 2010-4-7 13:59 发表
看到这里我想起一件事,我儿子有天去幼儿园我陪他的,他看到一个小朋友手上有球他就想要,我是远远看到他在跟那个小朋友说,但好像他们没达成共识,我儿子就去把那个小朋友手上的球强过来了,那个小朋友也没说什么, ...



说到底,这是一个老师介入时机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对或错。一个侧面也许反映的是对哪种社会文化态度的包容。

这里我想起了东方文化的集权主义,和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提倡的是个人有行为自由,但前提是不伤害别人,如果伤害了别人对不起,必须受到惩罚。而集权主义比较强调尊卑排位,强于弱,大于小,我在想是不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让老师对孩子的行为有了更多的宽容。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293  
宝宝生日
2005-12-27 
积分
771 
原帖由 香香妹的妈妈 于 2010-4-7 15:49 发表
这个池亦洋 电视上演过,属于一个“问题”孩子,很多家庭都有这种孩子。我看见过一个,那个孩子就是属于自由散漫,好动,坐不住,打人...我看见老师对待他的态度也是任其发展,基本不管她。 (确切地说不是不管他,是 ...




很多孩子的好动,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孩子不是千篇一律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一种药能治百病。

我家老大以前在一个幼儿园也是好动,集体活动从不参加,不是爬柜子就是开教室门跑出去,后来换了学校就没有那些行为了。因为以前幼儿园除了玩具什么教育课程都没有,对两岁孩子太无聊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币
293  
宝宝生日
2005-12-27 
积分
771 
原帖由 怿临妈 于 2010-4-7 21:09 发表
池亦洋抢过来的棍子最终被老师强拉过去,这就是对他最好的惩罚。

坐反思角不是让他“面壁思过”,只是让他冷静下来。在拍片的那个时候,池亦洋不过5岁,对于6岁前的儿童,他们没有道德感,因为6岁前的儿童的心智还 ...


我不认为棍子最终被老师拿过去,就是对他最好的惩罚,何况他最后也不服输。教育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才是教育之根本。我们必须掌握孩子的心理,从这个心理过程上着手进行教育,而不是最后以一种临空介入。

对老师介入时机,我在上面的一个回帖里有看法。可能是文化认同的问题。

反思角的确只是让他冷静,但在强制的冷静中学习到一种态度,我觉得对他应该是种很好的教育。

另外,说到道德感培养,在另外一个帖子里好象说的比较多了,中心意思就是从“他律走向自律”,他律从很小的年纪都是可行的,我们并没有要求5岁孩子的心智能成熟到可以自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做。至少要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能做不能做。这跟他的领导才能不仅不是对立的,还是有益的,要**,更要在一个社会规则里才能完成。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说对他的教育是错的,这些是比较细枝末节的东西,而且如同我在另一个帖子里提到的文化认同,也许在他目前的社会环境,并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又或许,他长大之后自己能控制调整,某些缺陷并不会成为任何问题,那些领导能力更容易成为被现在这个社会看重的优点。但这些都没法证明教育是完美的:)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521  
宝宝生日
2004-07-12 
积分
1284 
的确,文化的认同非常影响教育。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大家讨论的话题怎么越来越专业和深奥啦呢?

Rank: 4

妈币
53  
宝宝生日
2008-03-01 
积分
192 
大家都好专业啊。。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521  
宝宝生日
2004-07-12 
积分
1284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4-8 21:46 发表
大家讨论的话题怎么越来越专业和深奥啦呢?

甜妈还不是经常整点深奥的东西,呵呵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怿临妈 于 2010-4-8 22:00 发表

甜妈还不是经常整点深奥的东西,呵呵

呵呵呵,我一般都是些浅显的看法
要说深奥啊,本楼主才是妈网里头的理论专家

看到你们理论分析那么透彻,我才感觉自己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了,呵呵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LLmom 于 2010-4-7 23:21 发表


我不认为棍子最终被老师拿过去,就是对他最好的惩罚,何况他最后也不服输。教育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才是教育之根本。我们必须掌握孩子的心理,从这个心理过程上着手进行教育,而不是最后以一种临空介入。

对 ...


那个道德讨论的贴子我硬是找不到了。我也觉得文化与教育是会互相影响的。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4-9 08:24 发表

呵呵呵,我一般都是些浅显的看法
要说深奥啊,本楼主才是妈网里头的理论专家

看到你们理论分析那么透彻,我才感觉自己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了,呵呵


你们都不要歉虚了,我看你们的贴子学习到深夜了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原帖由 乐果 于 2010-4-14 01:07 发表


你们都不要歉虚了,我看你们的贴子学习到深夜了

我也经常深夜看你的帖子
虽然大家之间也会有分歧

不过经过讨论之后,会更加明了

我是那种不相信某一家之言的那种,我是不管哪一家,看到我认可的,或者我不知道的领域和范畴

我就会学习和借鉴

所以,我的理论基础没有任何独家做支撑

而是吸取各家我认为的精华来运用在自己的教育当中


所以特别喜欢看你们几位的帖子
很多时候都受益匪浅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5785  
宝宝生日
2005-09-13 
积分
23647 

Medal No.1

一般有乐果,LLMOM   怿临几位发帖或者回帖的地方,我都会追过去看


不过好像我们都喜欢把别人的帖子当作主战场哈,嘿嘿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554  
宝宝生日
2004-12-02 
积分
2849 
原帖由 love甜儿 于 2010-4-14 10:23 发表
一般有乐果,LLMOM   怿临几位发帖或者回帖的地方,我都会追过去看


不过好像我们都喜欢把别人的帖子当作主战场哈,嘿嘿


你精力旺盛噻~ 我希望你经常来跟我论战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继续分享我的感想——关于成长的秘密第三集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