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5 | 浏览: 1122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169659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6687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1:0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齐天大圣~ 于 2014-2-10 11:35 编辑

       这是马年房版第一次辩论赛,且不说到底买不买房的问题,对于近日很热的十年后中国户均五套房的话题,讨论火热。     未来10年真的就户均五套房吗?SO房价也会贬值?那我们现在干嘛累死累活买房?
     还有种说法是两口之家将成为最常态,未来城市需要多少房子会增加很多。
     美妈们支持哪个观点,或者又有什么新的想法,说出你犀利的或者自己觉得有理的观点,给徘徊在看房选房买房之际的妈妈们一些指点吧!     

结束时间: 2014-2-16 23:00

正方观点 (9)

信啊,现在计划生育导致的“4-2-1”家庭结构(4个老人1对父母1个孩子),使未来的中国人户均能够拥有好几套房子,导致未来的房子一文不值。因此中国房地产泡沫必破,未来20年,大量的家庭将有几套房:爷爷奶奶留一套、姥姥姥爷留一套、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各一套、加上自己的住房,一般城市家庭将有五套房。

反方观点 (5)

那不一定啊,未来大中城市的家庭结构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几代同堂、父母和兄弟姐妹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居住生活方式将很快成为历史,甚至父母和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同一套房居住的都会越来越少,儿女成年后两口之家将成为最常态,甚至于夫妻之间各住一套房的都不罕见。因此,你不知道未来城市需要多少房子,我们只知道大中城市住房大户型会受到市场需求的抑制,但是,房子的套数要求会增加。

辩手:2 ( 加入 )
     
    辩手:4 ( 加入 )

    回帖推荐

    昭昭猫 发表于2楼  查看完整内容

    贫富差距太大,房多的撑死,没房的穷死。要达到均衡,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再加上乡镇多为多子女家庭,不会出现一人几套祖上遗传下来的房的。因此,将来就是一个资产分均的过程,多房产的或租或卖给这些从乡镇过来的想要在城市发展的。

    关晓 发表于10楼  查看完整内容

    我觉得很正常,以后哪个家里没有房子?如果再继续下去一家一个孩子,这种情况太普遍了,而且现在农村也都是家里有农房,外面有楼房,都不差啊!所以以后这些都没得说的一家几套房

    sunny2001 发表于16楼  查看完整内容

    这个我还是不是很赞成。虽然有些是父母在城市有房,但不一定是双方。而且还是很多是双方都是农村的。双方的钱来买的一套房。然后小两口买车养儿,还要养双方父母。很多还是没有时间和金钱再为孩子买房的。像这种的等10年以后虽然有3套房。但是两套是农村的,有用吗? 子女又不会还去农村种田。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下,双方父母老了,做不动了,还不是两口要想办法接到一起住,好照看啊。现在独生子女又多,到时候两边 ...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169659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6687 
    本帖最后由 ~齐天大圣~ 于 2014-2-10 11:31 编辑

         为先占个楼说下参与规则:        参与说明:
                  1.可随意发言,正反方或者中力方发言均可
                  2.加入正反方请在一楼对应处点支持,并跟帖回复自己观点,观点发言在50字以上可加妈币50
                  3.除发表观点外还可对其他美妈的观点进行点评(点评按钮在回复左下角红色“点评”字样处)
                  4.被点评次数在5次以上的美妈另加上100妈币、10次以上的加上200妈币……一次类推


    Rank: 4

    妈币
    406  
    宝宝生日
    2010-04-29 
    积分
    168 

        贫富差距太大,房多的撑死,没房的穷死。要达到均衡,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再加上乡镇多为多子女家庭,不会出现一人几套祖上遗传下来的房的。因此,将来就是一个资产分均的过程,多房产的或租或卖给这些从乡镇过来的想要在城市发展的。   

    已有 1 人评分妈币 收起 理由
    ~齐天大圣~ + 50

    总评分: 妈币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妈币
    440  
    宝宝生日
     
    积分
    161 
    如果房子与商铺相比之下,商铺应该更加保值!

    Rank: 10Rank: 10Rank: 10

    妈币
    1946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513 
    只要一人均,什么都有可能

    Rank: 6Rank: 6

    妈币
    710  
    宝宝生日
     
    积分
    206 

    地道好吃狗

    我感觉以后房子肯定很多,但是我预测不到需求

    Rank: 6Rank: 6

    妈币
    710  
    宝宝生日
     
    积分
    206 

    地道好吃狗

    感觉需求也不少吧

    Rank: 4

    妈币
    278  
    宝宝生日
    2012-07-25 
    积分
    128 
    sunny2001 发表于 2014-2-10 12:11
    如果房子与商铺相比之下,商铺应该更加保值!

    同意,但是商铺的价格太咬人了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我只能说是父母的房子,要自己买房的话,我估计要加入租房一族了~~~
    漪漪

    硕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币
    2638  
    宝宝生日
    2010-10-14 
    积分
    16170 

    败家女王 育才女神 妈网土豪金 教育达人 勤劳的小蜜蜂 带球好手 金苹果 魅力大使 特殊贡献 玩乐潮人 育儿好手

    其实,二胎政策一放宽,很多可能都有可能了!反正房子多总不是坏事,住可以,要我投资目前不选住房!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23242  
    宝宝生日
    2012-07-20 
    积分
    11970 

    美食达人 妈网土豪金 金靴奖 摄影达人 乐游女神 花仙子 带球好手 地道好吃狗 模范夫妻 玩乐潮人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终身成就

    贫富差距太大,要看国家以后对城乡的发展政策决定吧,如果分散了,那就没几个大城市了,重庆到底属于哪一种,还搞不清楚。

    Rank: 3Rank: 3

    妈币
    1652  
    宝宝生日
     
    积分
    83 

    教育达人

    我觉得主城的大户型太少了,现在要二胎的多,又要老人一起带娃儿,主城全是些小户型,而且楼间距黑窄,城市的发展没计划好,东一块西一块的,开发商都只看自己的利益,根本没管住的人的死活,发展的好的城市都有整体规划,重庆的房子几乎就是开发商自己买了地,想怎么修就怎么修,前期贵,后期没保障,以后还不晓得重庆的路怎么走,到处都有50.60年代的房子,被夹在新楼盘里,需要换房的危房没着落,不需要换的换了几次了,搞不懂这个市场是肿么了!而且学校的收费也不明朗,是不是划地区也不知道,我们这些妈妈要置业难惨老!
    已有 1 人评分妈币 收起 理由
    ~齐天大圣~ + 50

    总评分: 妈币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23242  
    宝宝生日
    2012-07-20 
    积分
    11970 

    美食达人 妈网土豪金 金靴奖 摄影达人 乐游女神 花仙子 带球好手 地道好吃狗 模范夫妻 玩乐潮人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终身成就

    贫富差距太大,要看国家以后对城乡的发展政策决定吧,如果分散了,那就没几个大城市了,重庆到底属于哪一种,还搞不清楚。不过总的来说应该是要降价吧,在2.30年后,现在的年轻人家里老人多,以后老人少了,年轻人又不一定喜欢再在城市住,有车的都在周边去了,主城住可以,投资还是算了,不合适。
    已有 1 人评分妈币 收起 理由
    ~齐天大圣~ + 50

    总评分: 妈币 + 50   查看全部评分

    桃桃

    大 专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16426  
    宝宝生日
    2012-07-26 
    积分
    5182 

    育才女神 妈网土豪金 乐游女神 潮宝弟弟 摄影达人 带球好手 魅力大使 荣誉骑士 特殊贡献 玩乐潮人 我爱我车 育儿好手 最佳版主

    有个姐姐说的,重庆的江景房很大部分都空着的。至于人均5套,还真不奇怪,老家有人拆迁,80、90平一套,赔4套的很正常。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8387  
    宝宝生日
    2011-05-26 
    积分
    3048 

    美的省电达人 筑家女神

    有能力的别说5套,50套也是可能的,但是获得这些房的途径是否有猫腻?只要是清清白白所得那就绝对赞同,怕就怕又来个平均数,就如同那个富翁和平民的笑话一样可悲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4567  
    宝宝生日
    2010-09-09 
    积分
    2824 
    人均就是屁话?如果说十年后真的人均5套房的话  那我肯定是被平均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妈币
    2673  
    宝宝生日
     
    积分
    640 
    我投了支持一票,但是个人觉得户均五套可能会多一些,两三套是有的。因为周围很多人都是这种现象。
    农村出来的,可能就有点费劲,或者说一套房之类的,以后的房子,买来当改善型住房就够了,没有再投资的必要了,不再像前两年那样疯涨了,土地属于稀缺资源,但是人们的投资也更加理智了,如果再有个房产税什么的,住自己的房子还让你交税的话,估计也没多少人再继续增加购买了吧。

    Rank: 3Rank: 3

    妈币
    -132  
    宝宝生日
    2012-05-11 
    积分
    63 
    好几个人一套就不错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4314  
    宝宝生日
     
    积分
    1113 
    我自己只有一套了。但是我妈有3套,婆子妈有1套。个人认为算家庭房产,只能算1套。我从来没觉得爸妈和婆子妈的算我的,我根本支配不了。
    已有 1 人评分妈币 收起 理由
    ~齐天大圣~ + 50

    总评分: 妈币 + 5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房版辩论赛】《华夏时报》报道说,十年后中国户均五套房你信吗 ...
    快速回复

    X

    你选择的金额范畴属于普通装修,将会为你分派装修队,只提供平面设计图噢!

    发布装修招标

    装修零成本/免费提供服务;帮你找到最优秀的装修公司,让装修更健康,更放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