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79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7:0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转自腾讯教育
     80后独一代已经成为了父母的主角,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别于自己的父辈,做着各种积极的尝试,新的家庭教育观念开始萌芽,但是工作忙、时间紧,让80后父母倍感压力,为什么现在教育一个孩子这么难?家庭教育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才能解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带着这些困惑,腾讯教育(微博)推出走进幼儿教育系列访谈,对知名早教及幼儿园负责人进行深度访问。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访问主题:谁绑架了中国80后的家庭教育?

80后父母的教育参与性提高
金宝贝的陈炜认为: 70年代的父母带着孩子到我们教育中心来上课,特别是爸爸这个角色很少会参与跟孩子的互动,基本上是站在一边,但是80年代,我觉得不但是妈妈,爸爸也非常开放地跟孩子做很多互动。所以我觉得80年代的父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社会赋予他们的阅历也好,认知也好,视野也是在进步,如果给他们一些引导,他们就会很快速的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我们真正要做重点是跟这些家长的教育或者是引导他们怎么去跟孩子做互动,以及他们对待孩子的一些期待、观念,到底怎么样是比较理性的、合理的。

80后父母要学会和自己的父母去沟通
一个孩子,不管是80年代还是70年代毕竟大家,平时周一、周五老人家带的更多。我们经常讲一个孩子一定要接受到一致的教育方式,告诉他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对和错,不应该做的。

因为会遇到老人比较溺爱,小孩子很聪明,就意味找到靠山,父母就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如果把老人家一起带进来接受我们的方式、方法和理念,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家庭非常一致的理念和观念去对待整个孩子的生理、心理或者是未来学习方式方法的教育观念,实际上对于孩子他也是很舒服的。

早教的核心元
在教育里,亲子关系很重要,小朋友要有安全感,对于他未来的自信心,还有他愿意去探索的那种冒险精神。所以说这个时候不是说我父母扔给他独立是一件好事,对他的心理有的时候给到给多双方父母的互动交流更多,它的自信心、安全感是最强的。

对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就是对小孩子脑神经的刺激越丰富,他突出的发展,也就是神经元的连接会越丰富。这个连接必须是自己受方式、方法就是体验。就是要去尝试,体验很多新鲜的事物。因为对他来讲这个事情完全是新的,你会发现小孩子现在七八个月,他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完全超乎你的想象,如果有这个时间和能力当然是多带出去走走。

在早教机构里你可以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很多小朋友,特别是现在一个孩子,我自己认为你不能老他跟着长辈在互动吧。你出去之后整个社会面对的是所有同一个人的互动。

所以不要小看我们小孩子。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会发现在我们这里0到6个月我们就有课程的。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实际上他们就已经在互相交流。当然他们不太会说话,咿咿呀呀叫的时候,互相听得懂,我们听不懂。他们都会明白。

语言只为早教创造一个氛围
父母对于外界来的东西,对于外语还是充满一种好奇心。而且未来我觉得从70年代实际上出国留学 (微博) ,接触外来来的还是蛮流行的。还有一点多一点语言认识,实际上确实是对孩子,语言是一种工具了。

不同语言的学习的话你的思维方式确实会不一样。但是我个人的理解是现在所有的工作能力跟你的思维方式非常有相关性。所以越多维化的社会方式实际上对你的学习能力,包括未来走道社会上的工作能力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访谈实录]

主持人:80后现在已经站上了父母这个角色的舞台,他们的教育观念有别于上一辈,可能有更多的需求,但是也有更大的压力,你觉得80后家庭教育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陈炜: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早期教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现在最关键是整个社会已经不像是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一方面80后的父母他们现在作为父母的时候,他们现在面对的社会,是从自己步入社会之后所感受的,所体验的以及通过自身的认知,去预测孩子未来面对的竞争到底是怎样的,他们自身的压力会比较大,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步入社会的压力,一个方面从这个压力之后去预测未来的压力怎么样。这个从社会发展的过程确实跟我们原先的环境是不一样了。

另外一个方面,我个人认为也有正面的方面,对于80年代的父母,他们的体验也很多,以我自己的认知和观察看,70年代的父母带着孩子到我们教育中心来上课,特别是爸爸这个角色很少会参与跟孩子的互动,基本上是站在一边,妈妈跟孩子互动很大,但是80年代,我觉得不但是妈妈爸爸,他也非常开放地跟孩子做很多互动。所以我觉得80年代的父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社会赋予他们的阅历也好,认知也好,视野也是在进步,也是好事。

这个进步当然一方面给他们一些压力,另外一个方面好的是他们的认知也比以前多,自己也会更加开放地心态去面对一些新的变化。这些东西也是带到他们自己对孩子的整个教育观念上来的。所以说,一方面他们对孩子的期待会很大,压力也很大,但是换一个角度,如果真的给到他们一些方式方法和引导,他们会很开放的,很快速地去接受这样早期教育的理念,所以我看待这个问题是一方面,压力确实很大。

我很看好80年代的父母。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对80后父母的一些引导,他们现在确实有很多困惑,初为父母,您觉得家庭教育现在存在的问题,以及难点是什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陈炜:我觉得可能我个人认为,不能说家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觉得每一个阶段,家庭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年代可能遇到的家庭机遇的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不一样的。所以还不能只是说80年代遇到的家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金宝贝2003年第一家早教中心成立,但到了2005年、2006年之后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了,实际上我们真正要做重点是跟这些家长的教育或者是引导他们怎么去跟孩子做互动,以及他们对待孩子的一些期待、观念,到底怎么样是比较理性的、合理的。而且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是更好的。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除了要求到早期教育中心来,不单单是孩子,更重要的是你怎么跟孩子在我们的课堂里面去做互动。所以我说了,如果看到爸爸也参与很多,因为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说这是一件好事。因为80年代的父母爸爸妈妈的参与度是比较高的。

另外一个方面,实际上我们也做很多的课外的讲座。中国早期教育的普及我觉得是一件好事。有一些家长有时候挺忙的,平时带孩子上课,有时候早教中心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也不想落下。

我今天刚刚跟上海教育中心也提到了,我们可能是下一个礼拜做一个讲座,接下去一系列的讲座包括隔代教育,实际上80年代的父母面对的还有另外一个压力,除了社会竞争的压力,还有跟长辈的教育观念的问题的,因为他们本身很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和期待,跟现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和期待又会有差异的。

所以隔代教育我们现在认为也是要去引导80年代父母怎么跟自己的父母去沟通。我们做的更远一步的事,我们有一些中心是会邀请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来听我们的讲座。也会邀请年龄相对大一点的专家去沟通。甚至包括我们自己中心里面有一些相对理念走在前面一定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些交流和分享。我们看到的效果非常好。

因为确实是一个孩子,不管是80年代还是70年代毕竟大家,平时周一、周五老人家带的更多。我们经常讲一个孩子一定要接受到一致的教育方式,告诉他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对和错,不应该做的。

因为会遇到老人比较溺爱,小孩子很聪明,就意味找到靠山,父母就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如果把老人家一起带进来接受我们的方式、方法和理念,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家庭非常一致的理念和观念去对待整个孩子的生理、心理或者是未来学习方式方法的教育观念,实际上对于孩子他也是很舒服的。

因为不会说爸爸要求怎么样,妈妈要求怎么样,爷爷奶奶要求又不一样。或者小孩子也会困惑的。对于长辈以及对于父母的教育观念,已经跟我们的长辈我个人认为是完全分不开的。


主持人:陈总带领金宝贝又先人一步,我本来就想跟您探讨一下关于隔代教育您是怎么看的,包括现在金宝贝不知道有没有爷爷奶奶带孩子来上课,会不会有这种情况?

陈炜:周一、周五很多,可能将近70%、80%,甚至在一线城市请阿姨的也很多,因为有一些送孩子过来的可能是阿姨。我个人跟家长讲,我们真的很忙,这个教学中心人满为患。

除了交通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做到的情况,其他情况我都跟他们讲平时随时跟孩子相处时间最久的,他最好也可以跟孩子互动。比如说周一、周五如果是自己的父母带着他,你父母带这孩子来。一一堂课下来,我们一直认为真正的老师是父母。我们中心这些老师都是指导老师。我们课堂里很多活动,实际上在指导你父母怎么去引导孩子互动。

我们有一个很在乎的,在金宝贝里面就是亲子关系,小朋友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他未来的自信心,还有他愿意去探索的那种冒险精神。所以说这个时候不是说我父母扔给他独立是一件好事,对他的心理有的时候给到给多双方父母的互动交流更多,它的自信心、安全感是最强的。

所以在课堂里面我们一定是鼓励父母,然后跟着我们指导师所指定的,我们的一些教具上,这次的教具教得可能让小朋友认为什么是上,什么是下。我们年龄大的一点的小朋友,今天上的课题是关于马,马要做什么动作,它要到马槽里面吃草,要到草地上逛。这个过程中父母就会有一些角色的扮演,一定是他们在互动。我们的老师是在指导他,等于说到了场地上马有什么样的行为。

爸爸或者妈妈就会扮演,我就是一匹马,那小朋友可以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亲子互动非常重要。

周一到周五,如果老人家也有这些机会原来可以这样子跟小朋友玩儿好了,因为老人家如果整天待在家里面跟孩子玩儿,我自己认为对老人的压力也很大的。

主持人:不知道玩儿什么好。

陈炜:对,而且小朋友的精力又相当旺盛。对小孩子,为什幺小朋友早期教育现在很重要。实际上早期教育就是从脑神经学的进一步发现引申出来。对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就是对小孩子脑神经的刺激越丰富,他突出的发展,也就是神经元的连接会越丰富。这个连接必须是自己受方式、方法就是体验。就是要去尝试,体验很多新鲜的事物。

因为对他来讲这个事情完全是新的,你会发现小孩子现在七八个月,他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完全超乎你的想象。如果整天待在家里,可能他们接触到的人也好,所做的活动也好,也就在那个范围里面,我们经常讲如果有这个时间和能力当然是多带出去走走。

在早教机构里你可以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很多小朋友,特别是现在一个孩子,我自己认为你不能老他跟着长辈在互动吧。你出去之后整个社会面对的是所有同一个人的互动。

所以不要小看我们小孩子。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会发现在我们这里0到6个月我们就有课程的。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实际上他们就已经在互相交流。当然他们不太会说话,咿咿呀呀叫的时候,互相听得懂,我们听不懂。他们都会明白。很有意思的。

所以我们说了,到早教机构来多了一个机会去体验更多不一样的东西,对老人家来讲,如果周一、周五来,他也忽然发现有另外一个环境,他可以出来跟小朋友做活动。他自己也可以跟这边的长辈交流,如果是爸爸妈妈,也可以跟爸爸妈妈交流。我也可以跟小朋友去做交流。

周一、周五如果老人家带孩子,我会跟他们讲如果回去了,爸爸妈妈下班了,可以做一些交流。外公外婆会跟家长讲今天教了什么。如果礼拜六、礼拜天爸爸妈妈还是没有时间来,至少外公外婆可以去重复。因为小孩子的学习,我们很强调一定是要重复的。至少有人来过了,有机会可以重复在这里面。

如果礼拜六、礼拜天爸爸妈妈自己有时间也来。大家学的东西是一样的,节奏是一样的,交流起来也会减少隔代对教育孩子的冲突。一方面对孩子、对老人家多了一些机会、平台做活动。老人家和年轻的父母交流起来冲突也少一点。所以我自己个人认为实际上早期教育我们自己认为是家庭成员所有人的教育。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主持人:早期教育来到这样的一个机构学习,其实是对家庭教育一个很好的补充。现在有这样一种情况,我那天看了一份调查报告,现在大概70%早期教育都是外语类的教育,而且还有情商类的教育。各式各样的,分门别类。因为我们也知道早教的发展相对于教育行业其他的发展而言,算比较新,比较早。所以在这个方面,家长可能会有一个困惑,我应该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早教,什么样的早教比较适合我?

陈炜:我自己觉得早教,我们把它归为早教是针对零到五岁孩子的,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在我们这边是7岁,在中国3到6岁就上幼儿园了。这个又不太一样。你刚刚也提到英文,我应该这么讲,我自己也负责过英语教育的,有负责过3到6岁教育的。

父母对于外界来的东西,对于外语还是充满一种好奇心。而且未来我觉得从70年代实际上出国留学,接触外来来的还是蛮流行的。还有一点多一点语言认识,实际上确实是对孩子,语言是一种工具了。你可以获得信息更多,比如如果我知道英文我可以看英文的报纸,网络的上的新闻我也可以看。这个不一样。

在金宝贝我个人认为不是强调语言的学习,而是我们金宝贝课程百分之七八十是用外语。包括我们的歌曲,一些课程的流程上跟小朋友打招呼,跟家长介绍我们课程的内容。

但是有百分之二三十是用中文,会做一些翻译,因为这个目的也不能让家长完全听不懂我们在干什么。但是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不是在教外语,我一直跟家长讲,但是我们希望提供一个语言、外语交流的环境和氛围。让自己从小就熟悉有这么一个不一样的语言的交流方式。你会发现小孩子,因为这个里面有很多外界的争议说,这幺小的孩子接受外语好不好。实际上我经常跟他们讲,就像学方言,小孩子你只要把他扔到那里去,他觉得学得比你快。但是这个是不是就会影响到你学中文、国语呢?不会的。所以这一点举个例子,家长很容易理解。

但是有一点,不同语言的学习的话你的思维方式确实会不一样。但是我个人的理解是现在所有的工作能力跟你的思维方式非常有相关性。

所以越多维化的社会方式实际上对你的学习能力,包括未来走道社会上的工作能力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我们早期教育机构你会发现非常有意思,经常来的小朋友,对我们老师所讲的英文,很多很简单的用词他们都会。甚至我们开玩笑,阿姨在上面学英文课,因为阿姨也会。

当然不否认,有一点在课堂上唱的英文歌,对家长来讲还是蛮挑战的。所以我们现在所有后续的服务都必须从客户的需求里面衍生出来的。当时我自己在教学中,家长人我们英文歌真的不会唱。我们也想回去跟小孩子唱,所以我们后来专门每一个礼拜都有英语歌曲学习时间。实际上今年我们正在做的是家长可以上我们的会员俱乐部下载我们的歌,我们可以把课程光盘给到家长去学。对于家长来讲,多一种学习也不见得是一种坏事。

主持人:家庭教育其实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把小孩子放在英文的环境里,但是如果家长并没有接受到这些,他回到家里,家长包括隔代还是教不了大,是不是这种双语早期教育更有价值,这个确实存在很大的争议。您刚才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因为你们已经先开始做到这一步了。

陈炜:所以我们实际上很简单,首先不管是我们给家长提供的课程内容也好,以及后面的增值服务也好,肯定是根据家长很客观地需求。我们虽然总部培训的时候,百分之七八十用英文,百分之二三十用中文去解释。比如说周一到周五那一堂课都是爷爷奶奶,我们指导师也应该懂得灵活变通。

但是说句实在话,像很多开放的爷爷奶奶,他们听到英文歌,我们有play、music、art三种课。有的家长说,你们上音乐课,我自己都接到过一个电话,你们教钢琴吗?我们说我们早期教育不教钢琴。因为钢琴学习或者是小提琴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技能的学习。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讲我们是在金宝贝音乐课非常重要的,我们教你的是让他去感受,完完全全地感受韵律是什么。我觉得我们小时候,我某种程度上乐盲,怎么抓这些节拍,韵律到底是什么,高调、音调到底怎么样。但是我们在不管是音乐、艺术课里面我们都会有音乐的。

但是音乐课里面所有的歌曲会稍微不一样,我们第一个阶梯的课是6个月以上的音乐课。那个时候小朋友自己动作可能还不是太多,所以父母带着他们一起做一个节拍东西比较多。

慢慢到了两节拍到最后三节拍,我们有一个话筒放到小朋友面前,这些就是慢慢让他懂得他的节拍、节奏和韵律。我们说了一个小孩子身体感知上对这种音乐的节奏抓得很好,对他以后学钢琴,这种手指的发育精细动作都很好的时候,没有关系的。可是如果连这种乐感没有的话,实际上这个基础没有打好。

所以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学得不一样。你刚才讲,零到三岁更关键是小学生的潜能和生理发育为主,你给他越多体验越多的刺激。再到三岁到六岁可能是慢慢潜能和知识学习并重。在6岁以后慢慢地确实要开始偏向于知识学习。可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小孩子出生到最后大学,人格的品格的教育当然永远是不能脱离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除了这些品德教育一定要贯穿着从小到大,其他的还是会有一些年龄阶段的不同,对于小孩子提供的课程内容以及活动的设计肯定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您刚才说金宝贝招收小朋友的年龄在0到5岁,现在7岁开始上小学,中间还有一段真空的时间,您怎么看早教跟幼儿园教育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可以说上了金宝贝的课程,幼儿园的课程可以适当地减少?

陈炜:小朋友上幼儿园是必经的过程,在国内幼儿园是属于教育直接管辖的,已经是归纳到教育体系里面。在我们的国情里是必须上的。在我们中心,3岁以上的小孩子,我们的课程设计就会有一些不一样,我们有一个school skills。3岁我们的课程设计慢慢让他如何去过度到幼儿园里去。因为幼儿园跟我们早期教育有本质的教育在哪儿?在我们早教机构大人和孩子是在一起,可是到了幼儿园之后,他是自己一个人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是不可以一起去的。

作为幼儿园或者老师都知道前一两个礼拜那个哭声是永远在学校里的。

主持人:分离式焦虑?

陈炜:分离焦虑症。我昨天还看到一个报道,上面有写着,所以我们在每次大概如果对于马上9月份小孩子要入园的孩子,我们大概在3、4月份是给大年龄的家长也要做讲座的。这个讲座的内容就是如何为孩子入园做准备。

这么多年下来,实际上每一个阶段的孩子会发生一些什么问题,家长应该提前怎么样打预防针,我们心里面都已经有数了。包括如何选择一家幼儿园,我们实际上也跟幼儿园做合作的。我们会请一些幼儿园的老师或者园长到我们早教中心来。针对年龄稍微大的,马上要入园的孩子,还有这些家长做一些讲座和培训。

所以我个人认为,早期教育和幼儿园是很自然的也很必要的一个过渡。小孩子是这样子,因此基本上四点之后幼儿园就放学了,然后他们就会再到我们金宝贝来。所以我们有一些大年龄的课程有一些是在傍晚或者是晚上开的。所以这个不冲突。因为我们说了对于有一些小孩子,一个小孩子3岁开始上幼儿园。有3到4岁之间,有一些时候不要一下子断奶一样,到我们这边来。大的孩子还是会在一块。

因为我们这边毕竟小班制,老师或者我们其他工作人员跟小朋友互动的关系比较亲切,受关注比较多,所以他们会很喜欢金宝贝我不要去幼儿园。一直有这种案例。但是我们会说我们是会引导小孩子,你在幼儿园,比如说你有没有认识新的小朋友。所以我们这个互动还是会帮小朋友缓冲一些,到了幼儿园自己去面对一些问题或者结交一些新朋友。

三到四岁早教和幼儿园很多是同时在上的。所以我个人认为,都有必要。看我们双方之间的互动让家长和孩子更轻松地去面对过渡。


主持人:其实是早教是幼儿很好的补充,因为它确实帮助了家长很多忙,因为幼儿园不会对家长产生一些培训。如果是管理小朋友,如何让小朋友学习知识类的东西。现在我们腾讯的很多网友就是家长了,伴随我们成长很多年。这些家长可能由于日常工作比较忙。所以一岁多就把孩子送到半天班,让孩子自己独立。您觉得这样会不会对孩子将来的发育会有一定的影响?

陈炜:我很肯定地说会。零到三岁一定要给到孩子安全感,特别有意思,讲座都是青少年的家长比较多。举手问问题,你们知道吗,每一个到家庭教育指导的家长,到最后肯定要回归到甚至她怀孕时候发生了什么,你孩子零到三岁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你们是怎么跟他做互动的,可能零到三岁我们自己认为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光,因为父母对他没有要求,只希望一味地给到他什么。可是慢慢地你要知道,父母开始就会有要求了。当你有要求的时候,不管是孩子的学习能力也好,是不是愿意跟人家交流,好像要考核。这个时候孩子是有压力的,但是前期父母又忽略掉,他小时候有没有给他做好足够的心理建设以及安全感的建设,我刚才讲了,这些性格方面的发展实际上都是隐性的。当你遇到了一些事情之后,这些所有的隐性的东西就会暴露出来的。

我做第一个中心的时候,我印象特别深刻,那个女孩好优秀,复旦大学毕业的,英国也是很知名的学校毕业的。非常聪明,可是她最大的障碍就是和人交流。她说,我应该主动跟人家交流,但是她就是冷冷的样子。你的心思并不冷的,打说我跟我的父母关系就是不好,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交流,因为我从小就是被寄宿的。所有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小孩子很多问题都是父母这边的问题。因为太小的时候,小孩子都是被动的,你给予他什么环境,你的言行举止是怎么样,在他们面前做榜样的。真的都是被动的。

主持人: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模仿自己的家长,我所谓的被动打一个比方,整个家庭环境都充满爱,也是主动给予他机会探索体验,全家人很愿意跟他做交流去做互动。这孩子自然而然新会是更加开朗的,也愿意跟人家交流的。如果你刚刚提到大家很忙,一岁半那个时候真的太小了,把他扔到陌生的环境,他只能被迫地接受。但是他们会觉得周边都是小朋友,你可以去做自己的社交。

陈炜:但是他跟你父母之间的关系绝对受影响了。你想要求小朋友按照你的方式或者是说没有按照你的方式去苛责的时候,你得想当他小的时候你给予了她什么。父母忙到我就把他扔到那里。你是从你的角度,你有没有问过孩子,他更愿意跟你在一起,还是更愿意跟小朋友在一起。可是慢慢长大的时候,可以跟小朋友在一起,可是未来跟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模式如果出了问题不要怪孩子。

我说那个很优秀的女孩子,我知道父母为了我做了很多,当时他们很忙就把我寄宿了,我也很想跟他们交流,可是我就是没有办法做到。我高兴也好,不高兴也好。他一个人最爱做的就是跑到卡拉OK,自己一个人唱歌,或者去找其他同伴。她会找其他同伴,就是跟她父母交流有障碍,结果她的父母现在也想补充,可是孩子的整个行为模式的培养,我们说了都会有一个敏感期和最佳的时期。如果错过了,不是说不能改,我们跟一些教授聊,16岁以前很多东西你还有机会去矫正,但是之后很难了。因为孩子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的人格特质了,很难改变了。



主持人:那么他的敏感期是零到十六岁吗?

陈炜:我刚才讲的零到三岁,这个时候父母特别是妈妈给予孩子的安全感是相当重要的。那天我们看看说,母亲的责任太大了,从怀孕的时候,身体的素质,你的情况好不好,就已经开始影响你的孩子。

他们做过调研,如果妈妈并没有准备好要怀孕要做妈妈,所有身体里面分泌出来的东西全都会影响到孩子,他可以感知的,这种孩子出来会特别没有安全感。

所以我们会做研究的分享,母亲的角色真的很重要,当然爸爸也很重要。那我们能够做什么。老师就讲了,很重要,你就当他的玩具和玩伴。所以角色里面还是有一个分类,妈妈给予孩子的就是像大地一样包容的爱。像父亲还是让孩子感觉到有一些规则性的东西在里面,给他更大的靠山。

所以说零到三岁是我们早期教育是一个黄金时期,一个方面除了脑神经脑细胞的成长是最快速的。这个是真的,如果你们可以去网上查找看。孩子出生的时候,他的脑神经互相连接是很少的,可是你给他的刺激越多,他的脑神经的连接就越丰富和越密集。未来对他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主持人:通过各种渠道去开拓他的视野?

陈炜:对,就是给他的体验,因为大脑,你看我们说了,包括我们好多大人的,如果从来没有接触过一样东西,你第一次给到他,他是空白,什么都没有。但是如果你之前接触到,你是有记忆在你的脑子里。都是一样的,我经常跟家长交流,为什么我们课堂里面会重复,我会跟他讲,因为你经常会用自己的眼光在看小孩子的。因为你大了,你会觉得学这么一个动作为什么要花那么长的时间,我一下子就会了。小孩子等于是他去探索当中,我们又有一套新教具,他去玩儿转圈圈,因为他自己就在感受自己的控制和掌握这个学习的东西。

家长觉得好无聊,可是你会发挥小孩会有一个动作,不管是从上面跳到下面,他自己突然发现那种曲线图玩来玩去,你会觉得很无聊,可是他会觉得玩儿得非常好,他第一次玩儿那个,第二次玩儿那个,第三次玩儿那个可能都会有不同的玩法,可能会在不同地摸索。大人不要去干预自己的探索,不要认为这点东西有很小好玩儿的,为什么老是重复。

所以这一个我觉得大人一定不要用自己成人的能力去评估小孩子的能力,你现在学一个单词也得重复背,都一样的学习的东西。我说你如果辛辛苦苦做了一件工作,给你的领导,你的领导说怎么做成这样子的,一味地批评肯定心情很差。但是先肯定说,小陈你辛苦了,看看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你听着就舒服。

所以我们家长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用肯定的环境,不是说对错、黑白、颠倒,而是一定要肯定他为此所做的工作和付出的努力。结果我们一起来探讨,一定要肯定,让他真的很努力在做或者他付出的辛苦的尝试。

这一点我经常跟家长讲,说起来真的不难,你只要用心想想,他是孩子,你是成人了。他的学习应该是怎么样的需求在哪里。

主持人:对早期儿童教育而言,鼓励教育应该是更重要的?

陈炜:我自己认为我现在已经把金宝贝的教学理念全都用到团队建设里面去了。所有的培训,所有的培训,我觉得所有的理念实际上真的是一个终身教育都受用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金宝贝陈炜:80后父母的父母也应该接受早教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