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1 | 浏览: 117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16:4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以某个从来不出去乱跑的孩子作为榜样来教育我们。要乖,要听话,不捣蛋的孩子似乎更赢得父母的赞赏。可是在英国,父母们却有意地“花钱”培养孩子顽皮。每个周末都会为孩子活动,不是到某个朋友家吃饭(往往是全家出动),就是去某个小朋友的生日派对,或者是去游泳、踢球。总之,英国家长很少让孩子呆在家里看电视

  除此以外,英国父母的教育方式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有个中国人到国外去做家教,当他想要按照国内的做法准备教孩子识字的时,主人却明确告诉他:只需带孩子到附近的一个游乐场去玩就行。孩子的父亲告诉他:“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

  在环保游乐场,小男孩尽情地玩,而且还动手做各种环保工具,如环保餐具、环保包装袋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问很多专业的问题,而大人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护小男孩的安全和回答他的提问。

  我们想要孩子学知识懂道理,说教或者填鸭式的教学似乎已经成为我们主要的教育手段。这样做短期来看似乎长进很快,但枯燥无味的教学只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而玩乐是孩子的天性,陪玩这种家教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很多做人的道理和有用的知识在这个寓教于乐过程中被孩子掌握。所以与其让孩子正襟危坐地听讲,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或者玩玩游戏来得更有效。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英国式兴趣小组

    英国爸妈推崇孩子多“向外走”参加活动,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区俱乐部中,家长都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这些兴趣小组大多是免费的,而且没有强制的教学计划,参加这个小组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玩乐中结识朋友,同时培养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兴趣。

    自由、独立,娱乐为主是英式“兴趣班”重要特点,孩子在这些兴趣活动中有很大的自主性,家长也是全力支持。一些社区活动的表演会,兴趣班的成果展等活动,家长都是郑重其事地参与其中,因为英国家长认为,多活动的“顽皮”孩子更聪明!所以他们往往很乐意为孩子的顽皮活动“埋单”。

    英国中的这种兴趣小组其实和我们的兴趣班、早教班很类似。但是我们家长对孩子往往有着更大的期望,希望自己花出去的钱是可以看到成果,获得回报的,因此从最初抱着“让孩子玩一玩”到“学有所成”,家长的初衷逐渐变味,孩子因为背负着家长期盼的压力,最初的浓厚兴趣也逐渐消减,变得逃避了。

    所以家长不妨学学英国父母,减少对孩子兴趣班的功利意识,让真正从兴趣出发参加活动,抱着“玩”的心态,相信更能让你获得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道德不靠教导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目的是让孩子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比如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是英国人的核心道德观。英国家长普遍认为“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他们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一些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反观我们,无论是家长还是在学校我们都一直强调遵守纪律、守则,往往将行为规范成为孩子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孩子们更多是以一种“灌输”的教育方式去获得这些道德观念,甚至是以考试的形式去死记硬背。这些道德的意义难以真正融入到孩子的日常行为中。

  家长想要孩子学会自律,学会公平、诚实、守信,首先家长做好示范,“不以善小而不为”,事事躬亲,同时也鼓励孩子多动手去尝试,主动去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懂得和理解道德的意义。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本帖最后由 重庆金宝贝 于 2013-7-18 16:46 编辑

餐桌教育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
  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英国家长很少“插手”喂孩子吃东西,他们认为孩子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
  杜绝偏食、挑食。英国家长认为孩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迁就造成的,因而如果宝宝一个劲儿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们还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还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一些家长缺少这种让孩子自己动手的意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性格同时缺少锻炼自理的机会。我们不妨多学学英国家长的餐桌教育,在宝宝年幼的时候就开始让他自己进食,尽管宝宝弄得饭桌“鸡飞狗跳”也不要“看不过眼”出手帮忙。对于挑食的宝宝,除了英国式方法,你还可以试试转变烹调方式,或者将他不爱吃的和爱吃的搭配一起,弄点小花样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孩子不是白纸

  大家普遍以为小孩子跟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地继承了父母的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因此,“白纸论”是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宝宝都有着他自己的脾气、性格基础,所以在给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纵观现代家长普遍注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补课班、兴趣班等琳琅满目的特色教育似乎是为孩子锦上添花,其实增加了孩子负担的同时也没有真正达到教育效果,最终只是在孩子的“白纸”上画蛇添足。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币
3813  
宝宝生日
2012-12-29 
积分
2371 

教育达人

我觉得家长不是应该“培养”孩子的什么,而是应该“保护”孩子的天性。

Rank: 10Rank: 10Rank: 10

妈币
1684  
宝宝生日
2009-02-10 
积分
576 
好贴,值得更多的家长了解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重点要深刻理解“引导”到底应该怎么做即可!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13320199 发表于 2013-7-18 19:22
我觉得家长不是应该“培养”孩子的什么,而是应该“保护”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币
18647  
宝宝生日
2008-11-23 
积分
23267 

育才女神

高考独木桥制度一天不取消,这种以玩为主的教育就来不脱
就象一个程序化的队伍,大家都在走正步,你同手同脚都已异类了,更莫说你跑或是走出方阵

妈币
21717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9164 

妈网手机达人 重庆通

小文妈@cq 发表于 2013-7-19 14:15
高考独木桥制度一天不取消,这种以玩为主的教育就来不脱
就象一个程序化的队伍,大家都在走正步,你同手同 ...

国情如此,父母可以做到的是在孩子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尽可能给孩子一个美好快乐的童年

Rank: 4

妈币
217  
宝宝生日
2012-11-09 
积分
101 
我喜欢孩子顽皮,看来要送她出国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宝宝顽皮不好?英国的家长却“花钱”培养孩子的顽皮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