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12-10
- 帖子
- 9953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9164
- 精华
- 65535
- UID
- 3749439
- 妈币
- 21717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积分
- 9164
|
本帖最后由 重庆金宝贝 于 2013-1-18 11:44 编辑
2、害羞不说话
情景呈现
2岁多的小敏是个容易害羞的宝宝,在幼儿园的时候她总是自己一个呆在角落,老师课堂提问她支支吾吾地不出声,脸刷地红彤彤一片。平时妈妈带她外出,陌生的叔叔阿姨和她搭话,她就会满脸通红,好像是要快哭出来的样子,躲到妈妈的身后。
分析:其实,害羞是大多数人的一种天性,但是有些人能够努力地克服它,促使自己变得大胆起来,有些人却听之任之,消极作为。一些家长对此很着急,害怕孩子在社交中得不到关注而影响孩子人格和各方面能力的健康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小敏妈妈可以多点与宝宝沟通,了解她腼腆害羞的真实想法,从而能够“对症下药”,让小敏活泼开朗起来,更勇敢地表达自己。
支招:要改变宝宝害羞的性格决不能一蹴而就,是需要家长耐心地培养,让宝宝逐渐大胆起来。父母首先不要对孩子的害羞行为批评或者给孩子贴标签,这更加容易伤及宝宝的自尊心,使得他自己变得更没自信,家长也不要硬要他和叔叔阿姨打招呼或者强迫他去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孩子不愿意,父母的勉强会使得他更有心理压力。
另外,家长要注意和孩子多沟通,最好每天都能交流并一直坚持。父母最好是以孩子喜欢的或者擅长的活动为主题和他们进行对话,鼓励孩子讲故事给爸妈听。家长在聆听孩子讲故事时,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做得好,就应该多表扬他,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千万不要揪着缺点和失误不放。
父母也可以通过小游戏来帮助孩子减少陌生人焦虑。例如父母可以给予孩子一些日常交际生活中的角色,让孩子提前演练。例如,让孩子去买些东西回来,或者在家庭活动中,分配给孩子接待客人的任务,父母可以让孩子提前练习一下这些活动所需要的恰当的话语或行动。父母应该针对孩子们的弱点,提前和孩子一起构思脚本,让孩子提前进行练习。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孩子面对陌生场景的焦虑感和不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