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鸭梨杨 于 2012-6-13 14:14 编辑
宝宝昵称:童童 宝宝性别:男 宝宝年龄:2岁4个月 早教机构名称:蒙特梭利 早教课程名称:3Q感官启蒙、音乐之旅、蒙氏杜曼右脑、艺术畅想,马上要开始上科学探索、艺术创作、蒙氏数学、感觉统合训练、蒙氏全脑开发 课程特色: ※ 专业性,蒙氏教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系统科学的幼儿教育法。 ※ 系统性,是在针对婴幼儿成长的六个关健期,研发的八大专业课系,开发幼儿潜能,以满足婴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发展需要。
※ 把握宝宝的敏感期,在宝宝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和学习,即可获得最大学习效果。
※ 蒙氏教师是环境的提供者,观察者、支持者、示范者,扮演导师的角色。
※ 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建构完善的人格。
※ 尊重宝宝的成长步调,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同时指导父母掌握早教方法
※ 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相互促进宝宝的社交能力。
※ 丰富的教材和教具,吸取中国及世界的丰富而灿烂的文化传统,把各民族风情的认同感和全球的文化底蕴带给宝宝。
※ 以宝宝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尊重宝宝,培养宝宝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 爆发式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在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期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上课频率(多久一次课,一次课多长时间):我们是一周一节课,一节课50分钟,每天下午4点有大厅课,可以随时去上。
上课后孩子有哪些变化:我们是2011年12月开始上课的,开始上课的时候老是想跑出教室,一点都不会跟老师互动。经过几次上课,慢慢的有了点兴趣:进教室时自己将鞋子和带的玩具放到鞋柜里面;进教室知道给自己和外婆取小花垫;老师点名虽然还是不愿意唱欢迎歌,但是知道举手说“到”;音乐课虽然还是不愿意将本身会唱的歌唱出来,但是互动环节也开始活跃;手工课上对颜料有些恐惧,慢慢的虽然还是不愿因用手摸,但是也不会怕的大喊大叫,只是提出不要颜料的要求;大教室活动课要求家长不在教室,其他小朋友都娃娃大哭,他却安然的玩自己的玩具(以前焦虑分离很恼火,一哈儿看不到妈妈或者外婆就大哭);上下课自己上下楼梯,以前都是要求抱或者牵;下课后自己去跟老师再见,自己去鞋柜取鞋,还帮外婆取,偶尔自己能穿上鞋子(以前是不可能做这些事情的)……家里的老年人都觉得早教是浪费钱,我和老公曾经有段时间也感觉似乎确实没什么作用,但是今天细数出来还是觉得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我看重的是习惯的培养,情商的培养,所以不在乎早教是否能让他学会什么知识。也许上述那些进步严格上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我还是很欣慰。 上课的照片:还真找不到上课时的照片,因为都去上课了,基本没照照片,照相很容易干扰上课。上两张早教中心的两周岁生日会的照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