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67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Rank: 10Rank: 10

妈币
1136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53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09:3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洋奶粉”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据60%左右的份额,5个外资品牌占据了内地奶粉市场五成以上份额,“2011年中国奶粉热卖排行榜的前十名”仅三个国产奶粉品牌上榜……这些数据,令失去消费者信心、痛失市场份额的国产奶粉颇有些尴尬。如何突围,成为各大国内乳企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洋奶粉”集体涨价、频曝安全问题的同时,国产奶粉正在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发展自有牧场、将奶源基地拓展到国外、建立可追溯系统……国内乳企的目标只有一个——重夺市场主导权。

Rank: 10Rank: 10Rank: 10

妈币
1136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530 
瓶颈:消费信心 “三聚氰胺”后严重受创

  “国产奶粉‘主场沦陷’,2008年是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可以用一泻千里来形容。时隔4年,消费者的信心恢复仍在有限的范围内。”中国奶业信息网CEO王玮表示。

市场份额:国货远不敌“洋奶粉”

  国产奶粉面临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下面这一组数据足以说明。

  中国国际乳制品交易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洋奶粉”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据60%左右的份额,在高端奶粉市场的份额更是高达90%以上。AC尼尔森提供的数据也表明,5个外资品牌就占据了内地奶粉市场五成以上份额。在中国投资咨询网公布的“2011年中国奶粉热卖排行榜的前十名”中,国产奶粉只有伊利、**、贝因美三家入围。

  “国产奶粉在国内市场的尬尴处境,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市场份额也是自己拱手让出来的。”华龙证券食品饮料行业资深分析师李宜泽毫不客气地指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事件发生后市场份额“下滑了最少三成”。

Rank: 10Rank: 10Rank: 10

妈币
1136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530 
渠道狭窄 销售商不愿卖国产奶粉

  与市场份额相关的,是国产奶粉狭窄的销售渠道。

  部分高档商场、孕婴专卖店中,难觅国产奶粉的踪影。“以前有国产奶粉,2008年后我们就只卖进口奶粉了。”南坪万达广场一家孕婴专卖店的经理张琴告诉记者。

  在这种情况下,“洋奶粉”仍在加快布局。美赞臣对外事务部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虽然美赞臣已经具备较完善的销售网络,但仍会继续开拓、完善渠道,尤其是针对二三线城市,以覆盖更多市场。

  来自中国(北京)国际乳制品交易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国际乳企对中国的出口奶粉量达到65万吨,与2010年相比增长35%。“虽然进口奶粉已经把握了国内市场的主导权,但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国外奶粉制造商乃至国际乳业更重视中国市场。”李宜泽表示,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乳企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争夺。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国产奶粉吹响突围集结号 重夺市场主导权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