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0-3-22
- 帖子
- 1311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3272
- 精华
- 3
- UID
- 3958942
    
- 妈币
- 3411
- 宝宝生日
- 2010-02-17
- 积分
- 3272
|
关键字:2010年2月17日(正月初四)21点39分
西南医院
顺产
性别-男
体重- 3420千克
体长-51厘米
预产期是2010年2月28日宝宝,提前十一天就迫不及待地来和爸爸妈妈见面了......
2月15日(正月初二),午睡到下午四点半,起床发现动红了,这是临产的一大征兆,估计宝宝就要出来了,但是尚未出现有规律的宫缩,羊水也没有破。镇静!镇静!应该还不会非常快就生,感觉身体越来越重,骨盆的酸痛也越来越明显了。收拾了一下去医院的东西,随时备用,然后和老公一起回父母家吃晚饭。
2月16日(正月初三),盆骨酸痛了一夜,几乎没睡着。本来和医生约的初四做常规产检,由于动红,提前一天就到医院做检查。正月初三是西南医院门诊上班的第一天,前来就医的孕妇几乎都是情况相对紧急的“大肚子”,这里指的大肚子是即将生产的孕妇。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情况,以为医生会立即收我入院,可是医生说我才38+3周,虽然已经足月,但是还没有到立即就生的时候,而且还没有出现有规律的宫缩,于是让我回家“静候佳音”......有些失望的我回到家里待产。为了犒劳我,妈妈请客,全家人在一起到外面吃了一顿酸汤乌鱼。
2月17日(正月初四)凌晨,躺着睡不着,我一个人抱着被子在客厅的沙发半躺着,迷迷糊糊到了半夜,感觉肚子有点疼,继续睡,越来越难入眠。时间大概在凌晨两点半左右,我抱着被子回到卧室,疼痛继续着,但这种疼痛绝对可以忍受,我开始怀疑这就是最初的有规律的宫缩,于是自己默默地计时,...六七分钟痛一次,每次疼痛持续大概30秒...应该没有错了,终于忍不住叫醒了老公,让他一起和我计时,我的判断得到了他的认可。看来情况越来越紧急了,我们又叫醒了妈妈,商量着是否该马上去医院,老公和妈妈陪我坐下来,全神贯注地关注着肚子的动静,计算着疼痛的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由于这样的疼痛还不算厉害,去到医院估计医生又是建议回家待产,再加上晚上就诊门诊不开门得去住院部,我们便犹豫着静静等待。时间好容易熬到了六点左右,宫缩间隔六分钟,持续40几秒,我心里开始不踏实了,于是让妈妈和老公收拾东西往医院走。到医院不到七点,门诊还没有开门,我们只得先去住院部,在住院部护士简单询问了我的情况,得知我还处于六分钟宫缩一次的情况,护士建议我又回家待产,可我心里还是不踏实,出了住院部,老公开着车带着我在沙坪坝兜圈子,终于等到门诊部开门,见到医生后医生给我做了内检,觉得尽管我的宫缩还不是非常强烈,羊水也还没有破,但是宫颈开始流血,于是赶紧给我开了住院证,几经周折,医院终于收留我了。
2月17日上午,办理入院的手续非常复杂,老公忙着缴费,我被护士拉着填写各种表格,由于要应付几分钟一次的宫缩,我已经无暇顾及护士给我那些表格的内容,只管在上面按照她的吩咐签字。床位确定,两人间,产科1床。办完各种手续,住院医生来了,又要给我做内检,一听到内检二字我就难受,而且刚刚在门诊就做过,怎么又要做?!其实要知道,当经受了在这之后的强烈宫缩、分娩、阴道侧切和缝合等等之后,才会发现其实内检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算是非常温柔的啦。住院医生对我进行内检后说了句让我不懂得话,“宫口平了”,是什么意思呀?至今我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她告诉我,“由于还不到39周,我们不会给你进行人工催产,也就是不会给你注射催产素,所以必须靠你自己努力生,建议你多走动,不然是生不出来的。”听到医生的一席话,我算是被吓到了,好吧,走路,走路......接下来在医院的十几个小时,直到我进入待产室之前,老公和妈妈就轮流陪我在病房的走廊里面来回走路。
2月17日下午六点多,大概是我在走廊里面来来回回走路起了作用,我的宫缩强度开始加剧,宫缩间隔也从六分钟一次缩短到三四分钟一次,宫缩间隔期间和正常人一样,一开始宫缩我就必须通过之前学习的呼吸法来调整状态抑制疼痛。讲到这个呼吸法是否凑效的问题,我觉得在开始宫缩强度不是很大的时候是可以管点儿用,但是真正到了强烈的宫缩了,这个纯理论的玩意儿根本就完全丧失作用了。再说说这种三分钟一次的宫缩到底痛不痛,肯定痛啊,但是这种痛是完全可以忍受的。
记不清楚具体的时间了,大概在七点左右,老公回家给我稍晚餐还没有到医院,急促的宫缩开始了,妈妈通知了医生,两三分钟一次宫缩,强度大大增加,医生建议我进待产室待产。待产室是个什么地方?其实就是产房外面的一个专门的病房,和普通病房没有多大区别,仅仅是因为离产房只有一墙之隔而已,便于把产妇马上推进产房。妈妈扶着我走进待产室,当我再次躺倒病床上的时候,疼痛已经难以忍受了,估计是刚才的走动加剧了这种疼痛。呼吸法不再管用,咬牙强撑也不管用,但是意志力趋势我继续坚持下去,等到两分钟一次宫缩开始的时候,我只有死命抓住双手可以触及的任何东西,硬抗着经历持续几十秒的阵痛。这时待产室的医生建议我使用“无痛分娩”,一听到“无痛”二字,我犹如捡到救命稻草,立即同意,让医生赶紧给我用麻药,但事实上,在我同意进行无痛分娩到麻醉师到来,我在意识模糊中等待了不少于半小时,我实在不知道麻醉师当时到哪里去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公来了,看到我痛不欲生的样子,老公不停安慰着我,尽管我自认为自己一直以来很坚强,可是阵痛一来,眼泪就不由自主往外冒,整个走廊就听到我一个人的嚎叫,绝对可以用嚎叫二字来形容,也许当时也只有嚎叫可以稍微减轻一点点痛苦了。医生这时给我做了内检,可以想像在这个时候做内检有多么痛苦,内检的结果是,我的宫口开了“两指半”,医生觉得情况比较乐观,没有多久就可以生了。好容易等到麻醉师来了,终于可以给我实施麻醉,这时我已经有“向下用力”的感觉,估计是快要生了。麻醉的位置是背部脊椎的位置,我在痛苦中被老公帮助着侧过身体,使劲弯曲身体露出背部脊椎给麻醉师实施麻醉,这个过程都需要在家人的帮助下进行,宫缩持续进行着,我逐渐失去了耐心,不停询问着麻醉师麻药起作用的时间,估计这个问题麻醉师也不能准确回答,只告诉我让我再坚持一下。
大概在麻药上好十几分钟以后,宫缩的剧痛逐渐消退,但是一阵一阵“向下用力”的感觉仍然存在,估计是麻药起了作用,我也不像开始那么烦躁了,逐渐平静下来。这时医生又给我做了一次内检,在我印象中这是我进入医院的第四次内检,这次内检终于让我看到希望,医生告诉我,宫口已经开全了,马上进产房,于是我被医生和护士扶着走进了产房,家人全部在产房外等候,“独自迎战”的时刻终于来了。
产房的布局大家都可以想像,不同于手术室全无菌的环境,房间中间放置一张可以上下调节的产床,床的下侧有两个踏板用来让产妇放脚,两侧还有各有一个把手,便于产妇在用力的时候拉一把。我被安排躺在产床上,双腿蹬在踏板上,一切动作就绪,医生很镇静地告诉我,“好了,宫缩的时候就向下用力吧”。结果就这么简单?“用力即可”?但依然躺在这里,一切只有按照医生说的做,于是我在宫缩的时候就向下使劲用力,医生在一旁准备着其他东西,暂时也没有来“关心”我这个孤独的产妇,几次宫缩之后,医生终于过来了,告诉我用力没有到位,于是开始指导我正确的方法。经过指导,我的每次用力得法了,有了一定的效果,这时候医生拿了个工具,说是要给我破羊水,听到清脆的一个响声,一股热流从我的身体里面流出来,在检查了我的羊水之后,医生告诉我羊水有一度浑浊,意味着宝宝已经轻度缺氧了,医生说要是我几个小时无法自然娩出宝宝,他们会给我实施剖腹产,以避免宝宝发生危险。这样的情况是我始料未及的,不过更加坚定了我要努力自己生下宝宝的决心,于是我不停给自己鼓起,每次宫缩用力的时候,我都马足了劲拿出自己最大的气力去做。
旁边产房传出另外一个妈妈生产时医生们鼓励的声音,这动静听起来挺热闹,大家为迎接宝宝的诞生努力忙碌着,而我这个产房显得稍微有些冷清。正当我有些沮丧的时候,旁边产房的医生们到我的产房里面串场来了,医生们看了看我的情况,估计是觉得“加速”的时间到了,于是也像刚才鼓励旁边产房的产妇那样开始鼓励我,教我正确用力,在这个时候能听到医生的鼓励确实让我信心百倍,从而加快了生产的速度。正在这个时候,我听到旁边产房宝宝一阵清脆的啼哭,这个伟大的妈妈终于成功了,然后所有医生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我的身上,我是当晚最后一个产妇。很快,医生告诉我他们已经看到宝宝的头发了,最后再努把力,同时让助手准备阴道侧切的工具。在医生的帮助下,我觉得每一次用力都把宝宝往体外推了一把,这时医生告诉我让我休息一下,不要用力了,我知道宝宝马上就要出来了,接着医生让我宫缩的时候最后憋足一口劲,估计这股劲我足足憋了近十秒钟,就在手术刀侧切的一瞬间,一团暖暖的东西娩出了我的身体,然后被放在我的肚子上,这就是我的宝宝,我的宝宝终于出来和我见面了! 脐带剪断之后,宝宝就和母体分离了,宝宝就放在离我不到两米的平台上,助产士吸出了它口腔当中的污浊物,接下来一阵洪亮的啼哭响彻产房。很多过来人告诉我,生完宝宝会觉得肚子突然就空了,这种感觉在我身上不是很明显,但是当宝宝娩出的一瞬间,那种激动的心情是溢于言表的,作为妈妈,你会想知道很多--“宝宝有多重”、“宝宝是否健全”、“宝宝长什么样子”、“宝宝的性别”等等。接下来在我接受伤口缝合的同时,这些所有的问题助产士都为你解答着。
在为宝宝清洗、测量体重和体长、给妈妈确定身份、宝宝按小脚印同时给妈妈按手印等等手续完备之后,助产士就把用襁褓包裹好的小家伙抱出产房交给宝宝爸爸了,我也在接受缝合手术之后被推到之前的待产室接受分娩后的观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