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回应结果也不同!
1、情感认同 比如说宝宝跟你说,“妈妈,这只小狗好可爱啊!”那妈妈可以回应说“妈妈看到了,真可爱!”重复对方表达出来的情绪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绪,彼此都会很幸福。
2、无关反应 “妈妈,我刚才看见了一只狗,好可爱的!”。妈妈说:“你作业写了吗?”。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父母的沟通中,经常得到无关反应,那么,长大后,他就会感觉到跟别人沟通是一种很愚蠢的事情,于是变得冷漠。当然,他也可能会非常聪明,当自闭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时候,思路很清晰,但他会感觉跟别人聊天是很无聊的事情。
3、情感逆转 “妈妈,这只小狗好可爱啊。”“报纸上刚报导一个人因为狂犬病死了!”。等等类似这种反情感的话,孩子被感觉活生生地拧巴回去。当孩子成年之后,他不会记得这个情节,但“愤怒”的感觉一直藏在心里,后来就会通过情感逆转表达出来。
4、不想回应。 做恶梦时或者是遇到危险时,一般都会呼喊“妈妈!”,但是妈妈不回应。这让孩子会感觉“要死了,妈都不会来救我!”。所以,如果你想暂时存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回应孩子,可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想和妈妈一起玩,你的要求很好,但妈妈想自己待一会儿,这不是你的错。半个小时后妈妈再陪你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