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921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妈币
11650  
宝宝生日
2008-08-08 
积分
6840 

重庆通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13:4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在同远会举办的活动中,与画画相关的活动总是容易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在最近的鸡蛋画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形态各异的鸡蛋。其他包括手绘本、树叶画、沙画、陶土乐等活动,一方面备受孩子们欢迎,另一方面也爆发出孩子们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画画?
  在我们所接触到的孩子里,或多或少都有过喜欢画画的阶段。我们身边的成年人,大多也都能回忆起小时候爱画画的经历。
  其实,初级的画画是一种简单地把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的过程,这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苏醒,开始观察、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个阶段锻炼的是孩子的观察能力。而到了第二阶段,画画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就开始有了艺术性。因此,如何让孩子通过画画得到有益的成长,是我们教育中应该认真关注的。
  有经验的绘画老师都不会收取7岁甚至10岁以下的孩子系统地专业学画,原因很简单,技法的学习会影响孩子的创造力。没有创造力的绘画,是谈不上艺术的。我们看到的孩子们生涩的绘画作品有时候会惊叹其艺术性,其实那是一种从孩子角度的观察,是加入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那么,怎么看待孩子喜欢画画的天性?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创新都是通过想象,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新假设开始的。孩子特别是幼儿时期绘画,本来是在摩仿过程中,对事物的观察并不能达到足够仔细,绘画技法也不成熟,这个时候,由于缺乏旧知识的束缚,想象力成为最重要的弥补手段。通过联想、想象甚至幻想完成自己的画作,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物体认识,这是孩子们大多喜欢画画的原因之一,也是我们鼓励孩子通过画画来培养提升创造力的重要原因。
  而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画画爱好都比较支持,但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对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多的溺爱使孩子们自我实践机会少,养成依赖的性格,教师的传统做法和家长的“保姆式”教育方式,使幼儿在绘画方面形成完全依样画葫芦的方式,限制了想象力的自由,容易使兴趣和创造力减弱,潜能反而会受到限制和扼杀。
  对孩子的成长过程而言,创新=自由的想象+动手训练。不仅仅是想象被扼杀,动手训练也是中国教育里缺失的一环。前几年美国流行一种“木匠教学法”。这种方法并不复杂,其实非常简单甚至土气。学校开辟一间手工教室,给孩子们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低,然后拼造一些简单的物体。
  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了尺子的用途与方法,理解了线段长短间的加减关系。但其价值其实远远不止如此,美国学生从小培养动口、动手及勤工俭学的能力,例如做课题、登台演讲、参加音乐演奏、画展、卖报等,真正身体力行地去“学会生存”、“学会创造”。这样的成长活动和学习活动,由于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既有直接感知,也有系统思考,更会培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创造力。自己动手在美国是很受重视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比如矿物知识,学生可以先采石料,打磨加工成石珠项链;上艺术课,可以制作陶瓷的、纸的、瓦的、石膏的、木头的、金属的等等各种艺术品。有时一件作品有许多道工序,要花几个星期甚至一个学期去完成。孩子们从中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木匠教学法”的最大好处是使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具体的操作之中,极大地锻炼了孩子们自我发现问题和亲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是按教师事先规定的方法去做,从而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研究表明,人类个体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在童年,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决定的,而美术活动中的主要形式——绘画活动更是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中国孩子而言,要让孩子始终运用画画的兴趣增强自己的创造力和提高艺术修养,家长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教TA绘画技法,给TA买临摹的书这么简单,而是要不断鼓励夸奖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同时创造更多的实际动手机会,让孩子们参与绘画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比如画纸画笔的裁剪、颜料的购买搭配,甚至对画作进行装潢修饰。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家长的是,要保护好孩子的绘画天份,不要禁止孩子在生活中的乱画。生活中的一些小物件,比如贺卡、花瓶、文具袋等都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制作。只有在生活中不断汲取成果,孩子的绘画天分才能真正源源不断地得到生长。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画画?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