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 | 浏览: 1070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15333  
宝宝生日
 
积分
6303 

败家女王

楼主
发表于 2013-7-16 09:0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圆圆jxj 于 2013-7-16 09:21 编辑

      “这个暑期,幼小衔接班,孩子到底是上还是不上?”每年这时,总有家长会被哈姆雷特式的经典问题困扰。
        虽然教育部要求各地规范办园行为,但也有不少早教机构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幼小衔接班,家长们对此也很矛盾,到底有没有必要上幼小衔接班呢,欢迎各位美妈们参加讨论。

          1、是否赞成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
        2、觉得孩子上幼小衔接班有哪些利和弊?
        3、虽然不情愿,但是否会跟风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
        4、周围是否有孩子接触过幼小衔接班,孩子家长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二妞

高 一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币
6187  
宝宝生日
2009-10-13 
积分
1833 

败家女王

    现在我的孩子只有3岁,正在上幼儿园,还没有到上小学的年纪。我还是认为让他顺其自然,快快乐乐地成长。

    1、我不赞成,为什么非要孩子在应该玩的年纪去学习呢,应该趁机让孩子多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早点晚点上学我认为无所谓,既然孩子年龄达不到,就没必要拔苗助长。?

    2、我不会让孩子上的,太累了。我希望宝宝能有个快乐的童年。我只关注她智力的培养,而非过早的知识灌输。

    3、利弊问题的话,利就是孩子可以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
       弊端就是过早地学习了小学知识,到小学时反而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4、我们这里的幼小衔接班很少,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繁多。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15333  
宝宝生日
 
积分
6303 

败家女王

  那么,这个阶段,什么能力的培养更重要?
  “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家长做着老师的事,迫不及待地教孩子各种知识,而老师做着家长的事,教孩子怎么整理抽屉、怎么吃饭等。这是一种教育的错位。”曹爱卫直言。
  在她教过的学生中,那些优秀的孩子,往往有着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亲密的家庭成员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这些家庭,在孩子的学前教育阶段,更关注亲子阅读、亲近自然、人际交往等,而不是把孩子送进这个班,那个班。”她表示。
  这个阶段,孩子的知识方面,即便只是白纸一张,只要在前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后续也能赶上。”其实,许多小学不适应的表现,“并不是这个年龄段问题,而是前期家庭教育就出问题了。”
  学习能力、生活习惯与兴趣的养成,在幼小阶段,更重要。而这,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有意识地引导。
  “其实,这个幼小衔接段知识点的学习最多只占50%,更多的是能力的习惯培养,比如,独立能力、自控能力、倾听能力和注意力的集中。”杭州一家知名幼升小衔接专业培训机构的金老师也坦言。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15333  
宝宝生日
 
积分
6303 

败家女王

  学科老师:上知识灌输型的幼小衔接,效果适得其反
  如Penny一样,不少家长心中有一个疑问:“上幼小衔接有没有必要?”认为有必要的家长,理由多很简单,“小学进度快,不学怕跟不上。”
  那么,在幼升小阶段,学科知识大恶补真的如此重要吗?
  其实,学过拼音的,也并不都发音准确。去年暑假,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校长娄屹岚与一批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一起待了4天。
  “情况都不好,他们都没有掌握拼音中的难点。”娄屹岚说。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在于培训机构本身“不专业”;也可能出在家长心态,“想着先学一学,以后还会再学”。
  因此,在她看来,没有超前学拼音,“一点也不会有影响。”倒是学过拼音的孩子,“可能上课不专心,难点未掌握还错过了。”
  对此,杭州天长小学的语文老师蔡健也表示,“读过学前班的孩子有时会有一定弊端,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些孩子提前学过,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一些,书写汉字的笔顺、握笔姿势不正确。”
  杭州长寿桥小学副校长曹爱卫,就未送自己的孩子上幼小衔接班。她认为,“是否上过幼小衔接班,对后续的小学学习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观点:幼小衔接,学习能力与生活习惯的培养更重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15333  
宝宝生日
 
积分
6303 

败家女王

  小学校长:家长的教育理念不明确
  Penny孩子的问题,到底是否出在“没上幼小衔接班”上?就此,记者咨询了杭州长寿桥小学副校长曹爱卫。
  “她的孩子入学不适应,或者说一年后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能把原因归咎于没上幼小衔接班。”她表示。
  在曹爱卫看来,这位家长显然没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她以分数来衡量儿子的成长,但分数并非一切,不能涵盖孩子的成长。况且,一时的分数更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而“顺其自然”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自然”是“天性”,“顺其自然”则是顺应孩子的天性,是因“天性”实施引导和教育。“把‘放任自流’美其名曰为‘顺其自然’,是对孩子成长的不负责任。”她说。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他出生时就可开始。Penny不愿勉强孩子阅读,在曹爱卫看来,“她已经错过孩子学习语言、亲近阅读的一段大好时光。一个不爱阅读、对书没有感情的孩子怎么会对学习充满热忱?”
  其实,“这种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不是幼小衔接班能教授的,而是孩子在与书籍、与自然、与社会的亲密接触中,在成人的唤醒和激励下,慢慢形成的,这些才是学习的本质。”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15333  
宝宝生日
 
积分
6303 

败家女王

  家长的困惑:孩子语文垫底,是没上幼小衔接的错?
  去年11月,一年级家长Penny在杭州一家知名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孩子上一年级,每天哭着去上学》。帖子刊登5日,点击量超10万。
  “妈妈,我不想去上学。我的拼音读不好,字不认识,写得也不好。我成了全班最差的了,怕老师批评我。”她的儿子,仅上学两个月,每天上学前就这样哭着对妈妈说。
  她儿子的班上共有38名学生,其中30人上过幼小衔接班。她的儿子与同桌女孩,均没上过,字也不认识几个。在拼音测试中,他们俩的分数常垫底,只有80余分。
  Penny每天都在纠结中度过,“之前,我跟丈夫一直奉行顺其自然的原则。我们觉得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也就没有送孩子去读幼小衔接班。我们也试着让他看故事书,可他不愿意学,也就没有逼。可是现在,我开始怀疑,顺其自然的教育观,到底对不对?”
  上周,记者再次与她联系。儿子的小学一年级生活已结束,语文的期末成绩91分,仍是班上垫底。对此,儿子的心态已是“无所谓”。
  而Penny也转变了态度,“还是得提前学点,有优势。”她决定,小女儿念中班时,就教她认字,大班学20以内的加减,大班暑期学拼音。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币
15333  
宝宝生日
 
积分
6303 

败家女王

        抢跑一年级 心急妈妈押宝幼小衔接班
  小学老师提醒家长,知识灌输型的幼小衔接,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现象:幼小衔接培训班火速蹿红
  “最近几年来家长报名都很踊跃,经常出现大清早就有家长排队来报名却报不上名的现象出现。”杭州一家知名幼小衔接专业培训机构的暑期招生简章中提到。
  该机构的金老师明显感觉,“近3年,家长对幼小衔接特别重视。”同时,她坦言,部分家长受周围朋友影响,报名幼小衔接。
  今年,这家机构共开设12个班,每个班26人,而早在暑期开始前,招生就已满额。报名的学生中,大半为“老生”。他们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就已开始幼小衔接的培训。
  此外,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幼小衔接的火爆,也早已出名。每到报名阶段,家长熬夜守在电脑前等着摇号。秋季不进,报春季,再不行报暑期。
  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这两年,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参差不齐地冒出来。“有的是暑期临时开班,平时做其他的兴趣班,或者就是赚一票走人。这样做,太过急功近利。老师也不一定专业,大多是临时请的。”金老师说。
  暑期幼小衔接班的作息,与小学接轨。一般来说,上午为学科训练,如拼音识字口算等,下午为专业训练,如行为习惯培养等。
  现在,幼小衔接班的种类非常丰富。不少机构还开出了单科的培训,比如,阅读、写字和数学思维,甚至还有专门的手眼协调训练、静心训练等。当然,培训班的费用不低。最贵的,2周学费就得2800元。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幼儿班生小学,有木有妈妈给宝宝上幼小衔接班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